崔公花
(沂源县东里镇人民政府,山东 淄博 255000)
我国以农业立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及组织模式,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但在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思想和工业化社会的强烈冲击下,社会普遍认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于社会生产和国力提升方面重要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给经济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前景备受看好。农业在这两者的对比下则显得较为低调。事实上,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农业作为与民生高度相关的产业,都必须放在发展的首位,给予高度重视。为实现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专门对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调整,在中央的先进思想指导下,各地纷纷把农业发展作为地方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而随着产业机构调整进程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被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对区县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发展目标转变产生了明显影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能等闲视之。区县想要借助这股东风谋求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理解这一概念的真正意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部分共通之处,后者是前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前者的核心道路,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仅仅囊括这一个方面,还需要探讨农业体制的新建设思路,对生产思路进行更加符合民生需求及市场规律的调整。总体而言,这一概念的实施需要从三个角度同时推进。第一,即调整农业产业机构;第二,要积极转变不合适的旧生产方式;第三,要求以改革的目光看待农业相关生产要素的转化与利用。其中,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对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农产品结构方面,二是农村产业机构方面。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不单是针对生产而言,还包括了经营的部分;至于农业改革,则是重组农村生产要素,实现农村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农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首先,在农业发展的前期,为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高需求量,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应量呈上涨态势;其次,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活化,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平衡,国家调动经济杠杆调节农产品的价格,以此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的发展;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旧有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表现出与社会的不适应性,国家开始主导农村整体生产要素和生产机构的调整。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正在向最后一个阶段进发,因此当前需要在狠抓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助农惠农,帮助其对接市场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产出高需求量的产品,实现农业发展与民生稳定的共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这一背景下的可行路径,通过改革可以更大程度联动市场与地区农业生产,以供给需求为目标作出相应的产业调整,推动区县农业水平实现质和量的同时飞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单纯与农民及农村的利益相关,改革的深化与政策的推进实施可以综合调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多产业领域的综合发展。区县一级行政单位往往是各类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其与农业的关系最直接也最紧密,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必须尽量促使每一个区县都能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前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发展近市场化,产品销售额必将获得提升,而当前线上销售趋势的蔓延同样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县内物流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县经济的产业合作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需要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产品中,部分种类出现过剩现象,而另有部分则无法降低成本,导致市场价格长期走高,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太强。平衡这两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帮助农业生产者调整产品种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以玉米和猪肉为例,我国当前玉米种植面积较广,在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与优质育种的基础上,玉米的产量连年增长,导致市场无法及时进行转化,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猪肉价格长期走高,国内本土猪肉价格比进口猪肉高一倍左右,导致国民面临吃不起肉的窘境,猪肉出口无法打开国外市场。这两种情形都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借助政策优惠等方式引导农民改种其他市场缺口更大的作物,引导养殖者增加肉猪养殖数量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是宏观角度的问题,但其对于区县这样的末端行政单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区县内调配好资源的份额,紧跟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农业作为我国自古以来从未断层的传统产业,虽然在近现代接受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但整体产业环境还是偏向保守化。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仍旧坚持祖辈相传的生产技术,将一些过时的技术方法奉为圭臬,拒绝接受新事物,对经过科学研究和验证的新技术接受能力偏低,尤其抵触新型工具的应用。此外,农业经营中同样长期保持相对原始的方式,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少有农民能够进行产品宣传包装、品牌打造等工作,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不能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利用新的技术和销售途径,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若以创新的精神进行农业生产与经营,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转化,推动改革的落实。
农业产品不同于制造业产品,其生产加工的难度相对较低,且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难以形成较大的区别,产品加工手艺也往往趋同,因此很难形成具有独家优势的品牌。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交通便捷程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可售范围随之大范围拓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原本占据市场优势的产品出现优势消解的现象。例如城市周边农村养殖的家禽原本是附近城镇的不二货源,在冷链运输的冲击下必将受到冲击,甚至因市场饱和度的上升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保证销量。此外,在信息传递效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一类产品表现出收益后,农民往往在接下来倾向于跟风,使得市场在一段时间内涌入过量的同类产品,形成结构性过剩。
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大棚等,其中农田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我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导致城市周边用作耕地的农田被侵占;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则要求农村退耕还林、还草,以应对土地沙化、空气严重污染等生态危机,导致农田面积无法得到补充。在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当前我国农田面积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减少。此外,合成肥料的过度使用、工业废弃物的堆埋、工业废水的排放等因素使得农田质量不断降低,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农村田地往往面积较小,现代化水利设施与新型农业生产机械在我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农业发展难以学习西方大面积、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经验。
一方面,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中青壮年人口大多选择离开家乡进城闯荡,导致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重要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十分不利。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年轻一代人口多数不再愿意辛苦务农,从而使得现有农业人才年龄普遍较高,多数已经大于50岁,呈老龄化现象。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农业大学中培养出的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进入区县地区工作。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区县地区由于就业前景不被看好,因此难以招收到优质的人才,无法获得农业高新技术人才。
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但国民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如何通过政策及市场调节产品产能,是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前农业生产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权威性的支持,政策的制定往往是区县等底层行政机构发力,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更好地切中当地的农业发展痛点,但有时会矢之琐碎,不利于精准指导政策的投放。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有所区别。为了使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得到合理的控制,需要综合地理和市场等因素对不同地区的作物种植进行划片分区,使其产量符合国家农业战略规划的要求。对于区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深入调研本地自然条件,提出兼容当地农业历史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划区建议,推动区域内农业生产的核心化发展,并为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发展规划,是践行改革的重要方向。
耕地、水源等农业生产必备条件是区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重点。目前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优质耕地更为珍贵,区县想要发展农业,首先必须保证辖区内拥有面积足够的耕地。对于城市周边的耕地,要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科学衡量,平衡城市拓展用地与需要保留的耕地间的关系。同时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定期清点耕地面积,避免耕地挪作他用。若辖区内农村因人口外流而致使耕地荒废,可以由区县政府牵头组织田地外包等工作,将耕地充分利用起来。另外,对耕地等生产要素的保护还体现在整治污染方面,通过严抓企业和工厂排污问题,减轻土壤和水源污染负担,最大程度保障耕地的肥力。
虽然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不适合组织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不适合建设集约化的农场,但北方部分平原地区具有相应的条件。例如东北地区,其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十分优越,土地平坦肥沃,人口相对稀少,日照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经营。且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在谋求产业转型之路,农业发展对其而言是有利选择。此外,加强农业机械研究,制造适合我国环境的特色化机械也需要提上日程,只有尽早解放农业人才的劳动力,才能使我国农业取得本质提升。区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参照东北的范例,根据本地条件,加强对先机生产工具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区县农业发展中土地面积相对较小,是其劣势,但若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也能取得不菲的成绩。例如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业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猪、羊的畜牧养殖以及杂粮、瓜菜的种植两个方面,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确定“北畜”“南菜”的布局设计。在杂粮种植方面,参考本地自然环境和耕种历史,分别划分小麦和玉米两块种植区域,并根据国家粮食储备和市场需求,确定小麦种植面积为玉米的5倍。西峰区在产业布局上的优秀表现使其实现农业水平的大幅提高,并通过农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解决民生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农产品未来将占据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区县农业发展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只有坚持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才能使产品具有立足于市场的底气,而长期对产品质量的坚持,有助于打造以地域为品牌的产品口碑体系,为本地区农业的经久不衰奠定基础。质量兴农要求区县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严把检测关,对于相关加工产品,更要将生产标准的高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力争拿下市场竞争力。同时,还需提升产品的运营和宣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电商平台等途径将农产品的优势扩大化。
当前针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业人才的培养也受到更多的重视。但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数量仍旧稀少,农业新技术的普及也亟待加强。区县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帮助其抢占市场先机,因此需要建立农业服务机制,帮助农民学习相关知识,培训新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农业服务机制的建立也更方便各类优惠政策的宣传推广,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但农村的政策宣传问题向来较为困难,加强农业服务机制的农村公信力,可以更顺畅地传达政策要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撑起屏障。
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需要遵循这一要求。农业生产中,种植业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免损伤土壤肥力,阻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养殖业中,若需要对牛羊等家畜进行大规模养殖,则要注意草场的定期转移,给予草料修养生产的间隔期,避免涸泽而渔。面对病虫害问题,可以向农业专家寻求科学指导,最好使用生物灭虫的方式解决问题;水稻小麦等作物收割后,其余留的秸秆尽量避免直接焚烧,可以将其作为养料堆放在休耕田中,提高田地的肥力,人工打造优质田;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也可以通过建造沼气池的方式进行二次利用。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涉及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任务越复杂,越重要抓住关键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要推进区县地区的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则需要在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在运作过程中,既要保持粮食安全底线,又要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导作用,为农业结构改革提供支持动力,还要让农民不断分享改革成果,这样的改革才会赢得民心,看到实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区县地区的农业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应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增强农民机械化生产意识和现代化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