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党校 徐盼盼,王秀梅,张少宝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迭代加速,数量上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劳永逸”的学习方式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学习教育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一步和基础性工程,可以更好地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天津市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发展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天津市社区教育在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市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出台《天津市教委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对社区教育发展作出部署。并通过成立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加入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立社区学院等具体措施,积极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和“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教委等20多家部门和各区政府协同协作,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在实践中,发挥天津市“职继协同”“院校融入”的优势,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大力推进“五个全民”,加快构建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办学网络。建立高校与社区联动机制,树立共享观念,鼓励学校向公众开放。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服务“三农”发展。实施老年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计划项目,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促进“社老融合”。以科技为支撑,引导全民智慧学习。建设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如开通天津终身学习网,组建“京津冀川浙鲁”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等。推动各类学校参与“互联网+”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虚拟和现实相结合,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研究社区教育项目,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例如,天津市“省际协同、资源共享”特色品牌、西青区“纵横联动、智享悦学”、和平区“知行学社”等,深受居民群众喜爱。并通过活动周、讲座、观摩、培训等形式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参加学习活动,展示全民学习的成果,激发参与热情。同时,为做好学习型城市监测管理工作,市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天津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项目的工作方案》,对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及时跟进,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天津市在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建设学习型社区上进行有益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不断增长的学习教育需求,特别是目前我国对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社区教育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完善。总体来看,天津市社区教育在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忠实践行。社区教育发展的好坏决定着学习型社会建设所能达到的水平。虽然在实践中社区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见成效,但其应有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与整个社会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上做表面文章、下虚工夫,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发展好社区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居民群体,往往能使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总体来讲,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制度机制尚不健全,所以天津市也难免存在此类问题。在管理上,由于社区教育资源来源广泛,内容上交错混杂,涉及主体众多,给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天津市及下辖各区有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社区教育中心等部门单位来从事社区教育管理,但在多主体参与的情况下,由于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确,在统筹协调上难以形成合力。或者由于职能不健全,在管理上力不从心。在经费、人员保障上,针对社区教育缺乏规范的制度机制,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监督管理上,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缺乏常态化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奖罚制度,对建设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科学的考评,影响了社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天津市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开展全民教育的天然优势。但在发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中,对于教育资源未做充分、合理利用。例如,一些组织机构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流于形式,只是挂个牌子,未发挥实质作用。社区缺乏常态化、规范化教育培训机制,活动开展不能保证。社区活动参加者以老年人居多,学习走形式,重留痕,效果有限。社区教育内容体系相对单一,知识类、娱乐类、技能类内容较多,有关促进社区发展、关心公共事务等有利于强化公民意识的内容较少。由于条块分割,各参与单位,政府、社区、学校、志愿组织等沟通协调不畅,对社区教育资源难以做到有效统筹利用。只有探索出社区教育资源一体化和联动性的有效策略,构建起社区教育资源体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大见成效。
根据天津市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若干对策建议,以促进社区教育良性发展。
要推动社区教育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在思想上重视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社区教育发展中各种桎梏的最有力手段。虽然天津市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台了《天津市教委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天津市市级社区教育项目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和制度,以及2002年的《天津市老年人教育条例》这部专门法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更健全更有效的立法仍然必不可少。此外,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完善。成立从事社区教育专门机构,在实践中明确各参与主体职能、理顺关系、打破条块分割,举办联席会议,使社区教育工作在统筹协调上更为顺畅。同时,对社区教育发展情况要进行制度化的有效监督和考核,力避形式主义,保证实效。
鉴于社区资源有限,在社区教育发展上要充分分析各个区乃至各个社区的优势和特色,明确各社区教育的定位。在教育内容的配置上不求细而全,要注重专而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由此,在社区教育发展上既有利于品牌特色的打造,实现教育成效,又可以避免各社区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重复建设,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对不具备兴办社区教育条件的社区,可以采用“联合体”或者“互助组”的形式与其他社区合作发展社区教育,力争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西青区社区教育品牌“纵横联动、智享悦学”,就在此方面提供了良好示范。西青区本着“一街镇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原则,在社区教育发展上充分突出西青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例如杨柳青镇的年画传承、精武镇的武术品牌、李七庄街邓店书画院、辛口镇沙窝萝卜文化等,都是基于当地特色来发展。同时又与京冀、甘肃等西部相关单位互结社区教育友好互助单位,互通有无,深度合作,在社区教育上形成了自身特色。需要强调的是,要实现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需要以宏观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为前提,为现实实践提供有力遵循。
天津市社区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要优化整合、合理利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首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打破现有课程以活动类为主的现状,丰富学习内容。对应课程分类,从全市教育资源中挑选相应的优质课程实现与社区共享。其次,加强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活学习方式的深刻影响,线上学习已成为重要渠道。目前天津终身教育数字化平台有天津终身学习网、天津女性终身学习平台、天津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等,但网站活跃度不高,信息更新周期长,很多课程点击率仅为个位数。要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完善共享平台建设,及时更新数据,丰富平台功能,如预约、查询、服务评价、积分奖励等功能,提高平台点击率。同时,要提高高校教育资源对公众的开放程度,扩展资源链接网络,实现与共享平台的对接。最后,充分利用社区内线下教育资源。线下教育可以提供不同于线上教育的特殊学习体验,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一些社区内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开展线下社区教育的良好场所。各相关单位与社区应加强联系,通力协作共同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参与主体众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社区教育发展的专业化力量不足。发展社区教育首先要为社区教育配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保证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管理和考核,并进行制度化管理。例如,河西区健康天津社区教育榕树大讲堂,就是发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优势,由专业的医学主任专家深入社区进行医学知识普及,保证了居民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同时,配置专业的社区教育管理部门,做到人员到位,避免只挂牌不办事、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保证相关人员有精力、有时间来致力于社区教育发展。对现有的社区工作者也要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成为发展社区教育的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