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雄飞
(湖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上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学媒介的多样化、高速化不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语境,也增加了新的教学手段。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更是倡导基础性、创新性、高阶性的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儿童文学课程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常被视为“小儿科”。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如蒋风、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等)的不断呼吁,儿童文学的话语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其教学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痛点问题。
正视儿童文学教学过程的痛点问题是进行其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直击痛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变革。当前,制约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的痛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建设相比,儿童文学的学科发展非常不均衡,两极分化较严重。一些高校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并且较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也有很多师范院校根本没有开设儿童文学的课程,更无法谈及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一直以来,儿童文学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朱自强在《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文中强调: “儿童文学具有学科的自足性:儿童文学有自己的文艺学,有独立的文学史(又分为中国儿童文学史和外国儿童文学史),有自己的文学批评,有独立的儿童文学杂志和图书出版。这样的儿童文学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来确立。”[1]可见,儿童文学的课程定位既应强调学科的理论性,又应体现师范教育的应用性。儿童文学是中小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应该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
目前,在课程开发上,儿童文学的教材存在着“全面有余,细致不足”的问题。一部儿童文学教材多涵盖儿童文学的原理、基本文体、教学应用等多方面内容,但细致分析会发现,很多章节的内容多为概述性质,对作家、文本的分析往往只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对教学应用的探讨也不够多元和丰富,往往只阐述价值和意义。这种教材建设很难适应目前儿童文学创作的飞速发展,也无法满足儿童文学的教学实际。可以说,儿童文学的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系统性的网络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近年来,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网络慕课资源进入了一个黄金建设期,儿童文学课程也涌现出了不少慕课,但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还是较为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内容上看,儿童文学的文本语言浅显易懂,因而容易被学生轻视。对于儿歌、童话、寓言等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童年期已有一定的文本积累,反而不易进行阅读拓展,往往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儿童文学是一门“浅语的艺术”,其特点是语浅意深,对人与世界的认知直抵内核。与成人文学强调的“以真为美”的审美特质不同,儿童文学则强调“以善为美”,善于挖掘和呈现人性中的温暖和美好。然而,正是这种文学样貌,使儿童文学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呈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也是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主要注重对儿童文学理论的讲授和儿童文学作品的赏析,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问题意识不强,课堂教学往往以记笔记代替学生思考,课堂活跃度不强等问题。实质上,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自我建构活动。教师不仅要通过讲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并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考查课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考试课以试卷形式考核,其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往往在学期末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论文或考试,考后即忘,学习的收获感和成就感不强,效果不佳。成绩虽然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但却不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更不是学习的目的。儿童文学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文本创作和教学实践都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多维考核,不仅能够全面考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儿童文学的教学显性效果相对滞后,学生往往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才会意识到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掌握儿童文学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还有助于学生利用儿童文学进行生命教育和思想教育。但是由于学生毕业后对课程的相关情况反馈不及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基于对以往教学过程的痛点分析,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儿童文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了一套“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113211”课程设计整体思路,其具体指: “1”——开列1份儿童文学作品及理论阅读书单;“1”——举办一次儿童文学自由谈课程活动;“3”——进行三次儿童文学文体练笔;“2”——完成两次儿童文学教学设计;“1”——形成一篇儿童文学评论;“1”——进行一次儿童文学课程反馈。围绕“113211”课程设计思路,儿童文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遵循“五结合”的原则。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言: “所谓教学的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对话过程,一种同客观世界对话、同他人对话、同自身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性、技术性的实践,又是一种人际性、社会性的实践,同时,还是一种道德性、伦理性的实践。[2]可以说,一门优质课程不仅应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还应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人际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学活动不能仅限于90 min的课堂,而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课后进行有效且合理的安排,改变传统课堂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
儿童文学课程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文本阅读+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学习+课后教学实践”的立体式学习体系。同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以导学、助学、促学、督学为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学习通、云班课等app,建立网络学习班级,通过QQ、微信等信息平台,构建畅通的网络学习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课前安排学生学习网络慕课资源、文本阅读、拓展资料等,课堂教学采用“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讲解+讨论+汇报+答疑+总结”的形式凝练问题;课后以小组合作方式进一步探究,完成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并通过“网络展示+课堂展示”的形式进行汇报,并再次发布新的课程资源,预习新课,形成学习闭环。总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个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良性循环。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后时间,挖掘了学生各方面(如检索资料、视频剪辑、口语表达、科研思维)的潜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与世界对话。
所谓大学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特定的专业认知模型。‘学’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构建认知模型;‘教’是老师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模型。”[3]儿童文学的学科特点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属于“文化边陲族群”,这使得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起步晚、系统性弱,“但这种边缘化的好处在于其不至于成为任何一个族群或学科的‘私产’”[4]。因此,学生在面对儿童文学的文本和理论时可以进行深度解读和多元思考,不必局限于教材的讲解。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充实教学内容,例如:网络慕课资源(上海大学谭旭东教授的《成为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汤素兰教授的《中外儿童文学经典阅读与写作》)、《儿童文学百部经典阅读书目》《儿童文学理论阅读书单》等内容。在课程活动上,可利用课堂前15 min开展“儿童文学自由谈”专题汇报,要求学生采用PPT的方式就儿童文学的理论问题或者具体文本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文本分析能力,并以学术小论文的形式作为最终成果展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如: “儿童文学中的禁忌书写” “儿童文学中的淘气包形象”等),这样可以较好地补足儿童文学课程概论性教学的弊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深化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和理解。
与其他文学类课程不同,儿童文学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不只是纯理论的教学,也不局限于对文本的分析和阐释,同时强调学生应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创作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文学的文体创作相对简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在创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充分调动以往的成长经验、阅读经验和理论学习经验,并将其融入作品中,加深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儿童诗的教学为例,围绕着儿童诗的浅语之美、意象之美、具象之美、图画之美、情趣之美的美学特质,学生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但经过儿童诗的写作训练,学生在创作中就会有意识地呈现儿童诗的美学特质,加深对儿童文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围绕着“113211”课程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调创作的重要性,合理布置儿童文学的习作练笔,并举办诸如“年度最佳儿童文学习作奖”等课程活动,设置“最佳童诗” “金杯童话”等不同奖项,对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表彰,鼓励学生投稿发表。这种习作训练是教师有意识地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发现自我、探寻自我能力边界的一种尝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广泛地调动起来,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习作并被儿童文学的期刊所收录、发表,进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儿童文学是中小学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据调查表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指向性,其中,有2/3以上的学生将进入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因此,儿童文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李学斌在谈及儿童文学的课程建设时提出“儿童文学课程要适度淡化‘文学性’价值取向,不断强调‘教育化’课程目标。”[5]其实,这指出了儿童文学课程学习的教学应用价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收录儿童文学作品200篇(其中一年级68篇、二年级53篇、三年级39篇、四年级22篇、五年级11篇、六年级7篇)[6]。此外,还有大量需要小学生课后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使得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儿童文学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这也是一个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将小学语文教材纳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儿童文学视角对教材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这种教学训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儿童视角解读文本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强化学生树立卓越教师的理想信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教师培养的维度切实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夏正江在《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一书中谈道: “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必须有一个或者是一系列的目的,有了目的我们才能谈论成功与失败,质量与改进等。”[7]“教学目标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密切相关。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采用论文、试卷等单一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充分、合理地考评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儿童文学课程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过程+结果” “平面+立体”的评价机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材料主要包括:纸质材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音频或视频材料(诵童诗、讲童话、录微课等),课程活动(儿童文学自由谈、课堂讨论等)。其中,儿童文学阅读笔记、儿童文学习作练笔、儿童文学微格教学、儿童文学自由谈、儿童文学小论文在过程考核中各占一定比例,这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评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切实检验学生儿童文学的应用能力。同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凡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或“新苗计划”、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均另有奖励性加分。以多元考评机制倒逼学生不断深化学习,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课程对学生的主体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文学风貌不断唤醒学生沉睡的童心,培养学生以善的眼光凝视世界,相信人性之光,不断涵育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中提及: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9]儿童文学课程改革探索持续关注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应用意识和创作意识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师范技能的全方位训练,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课程建设的持续完善,为基础教育输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以更好地实现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