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诗,林 谦,李 冬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心房颤动患病率逐年递增[1-2]。心房颤动引起心房不规则颤动,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是心血管病病人住院和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药物及微创介入手术等手段治疗心房颤动,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术后易复发等诸多问题。中医药诊治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具有优势。林谦教授师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廖家桢教授,延续、传承气血理论学术思想,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现将林谦教授应用气血理论治疗心房颤动的经验总结如下。
1.1 古代医家对心房颤动的认识 心房颤动多以心悸不安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内经》虽无相关病名,但描述了心悸症状、病因等。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提到心悸病名,有“心动悸”“心中悸”“惊悸”等称谓,认为病因主要包括体虚劳倦、惊恐忧思、外邪侵袭、饮食不当等,多继发于胸痹、肺胀、痰饮等,并提出了炙甘草汤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严用和《济生方》记载:“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又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认为心血虚及外邪可致心悸。朱震亨提出“虚”和“痰”致病,“怔忡者血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王清任充实了瘀血致悸理论,《医林改错》记载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跳心忙”。后清代唐宗海《血证论》云:“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亦怔忡”。
1.2 现代医家对心房颤动病因病机的认识 段文慧等[3]从“风邪致病”论述,提出外感风邪及各种因素导致的内生风邪均可致病,辨证论治前提下酌加祛风熄风之品。王阶基于心悸之阴阳失调及脏腑理论,从肾论治心悸,将心房颤动之证归于营卫不调、心肾不交,治疗重在调和营卫、交通心肾,辅以健脾益气[4]。徐浩将心房颤动病机概括为“虚”“瘀”“风”,进而提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息风安神为主的治疗方法[5]。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与血,一阳一阴,互根互用,相互维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能化气,亦能载气,血为气之母。气血正常运行,脏腑阳气得以温煦,阴精得以滋养,人之身体平和健康。气血关系紊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造成多种疾病发生。《素问·调经论》记载:“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气血不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医林改错》记载:“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因此,治疗疾病应当调养气血,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达到气顺血和。
“心者生之本也”,心主血脉之基,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心气强健推动血液在脉道中环周流动,气血运行通畅;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液通行不畅,五脏六腑失于濡润滋养,产生瘀血、痰热等病理产物,造成气血不和,发为疾患。因此,心房颤动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林谦教授认为,心气虚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基本原因,也是发展的病机关键,即“本虚”。心气不足,血行滞涩造成血瘀;脾失健运,运化障碍产生痰饮;瘀血、痰饮进一步阻碍气机,郁而化为痰热;心气虚导致的瘀血、痰热等继发性病理产物,即为“标实”[6]。总之,心气不足,各种病理要素的干扰,使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悸动不安。临床辨证以气虚血瘀、痰热扰心较常见,此类证型多兼见胸闷气短、疲劳乏力、恶热喜凉、心烦失眠等症状,舌质紫黯或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腻,脉涩或结代等。李岩等[7]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病人以气虚(92.2%)、血瘀(74.5%)、痰浊(25.5%)为主要病机,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证候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可见气血理论治疗心房颤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1 参连复脉颗粒 林谦教授根据心房颤动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运用气血理论,总结出经验方参连复脉颗粒治疗本病,该方兼具益气活血、清心化痰、定神复脉之功。本方由党参、丹参、黄连、法半夏、鬼箭羽、川芎、赤芍、白芍、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党参、丹参合用为君,补气养血、凉血通瘀。《古今名医方论》记载:“丹参之寒以清血中之火,心血足而神自藏矣”。半夏、黄连相伍,辛开苦降、清心化痰、宁心安神。鬼箭羽、赤芍清热活血,配合川芎开郁散结、行气活血不留瘀;白芍养血柔肝,远志、磁石交通心肾、安神止悸;炙甘草补中兼通、益气复脉、宁心止悸。纵观全方,气血同调,以补气生血治本,以活血祛瘀、清热化痰治标,从而发挥益气活血、清心化痰、定神复脉之功效。
3.2 加减应用 临床兼具其他症状的心房颤动病人,在参连复脉颗粒基础上随症加减。乏力甚者,常加生黄芪补气治本;胸闷甚者,可加郁金、香附等行气开郁;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可加肉桂、补骨脂及附子等温阳散寒;汗出多者,可加山萸肉、黄芪、煅龙骨、煅牡蛎等益气敛汗;失眠不寐者,可加酸枣仁、珍珠粉、夜交藤等宁心安神;口苦甚者,可加黄连、柴胡清上中焦火;中焦虚寒者,可加白术、干姜温中祛寒;恶心、纳呆纳差者,可加生山楂、砂仁等健脾益气、调理肠胃。
3.3 参连复脉颗粒的其他应用及现代研究 参连复脉颗粒治疗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参连复脉颗粒(益气复脉合剂)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气虚血瘀、痰瘀互阻型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不良反应[8]。多项基础研究显示,益气复脉合剂能明显延迟乌头碱、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推断其可能是通过抑制Ca2+和K+电流,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9-10]。药理研究显示,本方中丹参、黄连、半夏、鬼箭羽等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病人,男,44岁,肥胖。主因“间断心慌2年”于2019年9月12日就诊。病人2017年因冠心病置入支架1枚,术后2周出现心慌、气短,动态心电图(Holter)提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2年来病人心慌间断发作,多与运动、劳累有关,未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余。规律口服阿司匹林50 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每日1次;瑞舒伐他汀钙10 mg,每日1次;氯沙坦钾50 mg,每日1次;达比加群酯胶囊110 mg,每日2次。刻下症:阵发心悸,发作频率每周3~5次,每次持续5~10 min,可自行缓解。病人乏力,气短,恶热,自汗,无胸闷、胸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血压:116/70 mmHg(1 mmHg=0.133 kPa)。病人就诊前已佩戴便携式长程心电仪1周,记录仪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每周发作3次,单次发作最长时间达6 min,最快心率为174次/min。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血压。中医诊断:胸痹,心悸(气虚血瘀证)。中医治则:益气活血,清心化痰,定神复脉。组方:党参15 g,丹参30 g,黄连10 g,法半夏9 g,鬼箭羽15 g,川芎15 g,赤芍15 g,白芍15 g,磁石30 g,远志10 g,炙甘草10 g。14剂,颗粒剂,水冲服。
二诊:病人自觉心悸程度较前减轻,乏力、气短、自汗症状均较前缓解;发作持续时间较前缩短,每次1~2 min。病人近1周工作忙碌,睡眠不安,醒后难以入睡;纳可,喜冷饮,二便调。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长程心电记录仪示:2周心房颤动共发作4次,单次发作最长时间2 min,最快心率129次/min。治疗在前方基础上去磁石、远志,加生黄芪20 g、肉桂3 g、夜交藤15 g、薏苡仁30 g。14剂,颗粒剂,水冲服。因症状改善,嘱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三诊:病人自诉近半个月心悸共发作3次,单次持续时间半分钟左右。纳可,睡眠稍有好转,二便调。舌质淡暗,胖大,苔薄白,脉细。治疗于前方基础上加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补骨脂15 g。14剂,颗粒剂,水冲服。
四诊:病人自诉偶感心悸,仅持续几秒钟,未诉其他明显不适,睡眠好转,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血压:126/94 mmHg。予参连复脉颗粒加减:党参15 g,丹参30 g,黄连10 g,法半夏9 g,鬼箭羽15 g,川芎15 g,赤芍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黄芪50 g,酸枣仁30 g。14剂,颗粒剂,水冲服。药后随访1个月,病人症状未复发。
林谦教授基于气血理论对心房颤动的认识较成熟。从病机发展分析,心气虚为本,瘀血、痰热等为标。临床辨证以气虚血瘀为重要病机,益气活血为基本治法,使气血通畅、神定悸止。应用参连复脉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益气行滞、温养血脉、宁心安神,能有效减少心悸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气血变化影响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及预后,因而在诊疗过程中,当调养气血,标本兼治,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