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温州市高校毕业生招引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1-01-03 05:38温州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陈星杰
区域治理 2021年47期
关键词:招聘会温州毕业生

温州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陈星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多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牢固树立人才是战略资源、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建设一流人才强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近年来,温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项目链、生态链深度融合,为“创业之都、创新之城、创富之市”注入强劲活力。在现今全国各地人才政策创新普遍进入2.0时代的背景下,对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的“抢夺”更加激烈。如何创新举措,提升温州市高校毕业生招引精准度,从而引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对于温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才现状

温州本地高校资源有限,自20世纪90年代末便开展赴外招才引智活动,招才引智力度日益加大,近两年每年开展的赴外引才活动都在50场以上。今年3月12日更是专门设立“温州人才日”,既彰显了温州重才、爱才、敬才的鲜明态度,也是温州向全世界发出温州求贤如渴、惜才如金的强烈信号。

(一)城市吸引力现状

百度地图慧眼团队《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以“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为重要参考目标,该指数是指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与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均值的比值。2019年度温州人口吸引力指数为2.867,排名全国第23位、全省第3位(位列杭州、宁波之后)。2020年度温州人口吸引力指数为3.071,排全国第21位、全省第4位(位列杭州、宁波、金华之后)。同期,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泽平宏观”课题组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人才吸引力指数”为排名依据,该指数是通过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等数据加权得到的结果。温州在2019年度该指数为10.0,全国排名第38位,居杭州、宁波、嘉兴之后,在省内排名第4位;温州在2020年该指数为39.2,全国排名第27位,居杭州、宁波、嘉兴、绍兴之后,在省内排名第5位。由此可见,温州城市活力、人才吸引力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30名左右、浙江省第3名左右,基本符合温州GDP总量在全国、全省的排名。

(二)人才政策现状

从温州人才政策40条,到温州人才政策40条2.0版本,从《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到即将迭代升级的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计划”10项人才政策,温州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升级都走在全省以及全国前列。率全国之先出台含金量十足的《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以市场价的3折配租、5-7折配售给人才,力度空前,使更多人才包括广大高校毕业生都能享受住房政策,年薪10万元以上的民企员工也可申领,大大降低了申领门槛。除此以外,在路费补贴、实习补贴、住宿补贴、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多方面都发放补贴,一名本科生在温州就业可以领取到的普惠性补贴就超过3万元。

温州的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快,基本上每年一更新,政策补贴普惠性高、力度大,对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引才活动现状

2019年之前,温州的赴外引才都是以市级主导、各县(市、区)参与为主。2019年之后,尤其是2020年9月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计划”攻坚行动方案出台以后,各县(市、区)积极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主动谋划赴外引才活动,形成市县联动、双线并进的模式。

2019年全市共举办赴外引才57场次,共1802家参会单位提供岗位41700个,达成意向7707人。

2020年全市共举办赴外引才67场次,共1671家参会单位提供岗位43605个,达成意向10329人。

2021年1月至10月共举办赴外引才216场次,共3659家参会单位提供岗位89951个,达成意向17101人(以上场次均为线下活动场次信息)。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得益于引才活动的高频开展,“百万人才聚温州”跑出发展加速度。2021年1月至9月,温州新引育大学生10.66万人,技能人才8.52万人。虽然引才效果喜人,但是在引才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困惑。

(一)引才思路缺发创新

1.追求高精尖,缺少接地气

在引才过程中,过度重视“知名高校”效益,追求“高大上”,不可否认,部分名校高学历人才在企业克难攻坚、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对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只在少数,在知名高校开展的引才活动往往存在曲高和寡现象,企业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需要的是普通高校的普通毕业生,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技术更新进步,就人岗适配原则,适用、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2.注重外地高校,忽视本地高校

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下来与外地高校毕业生引进来应该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温州本地高校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校,每年毕业生近3万人,温籍毕业生近万人,是人才招引对象的重要部分。但在2021年之前,温州无论是引才活动还是人才政策兑现方面,都是以外地高校人才为主,相比而言,对温州本地高校毕业生关注度较少,部分补贴(如路费补贴)申领对象只针对市外高校毕业生。

(二)引才岗位缺乏优势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先行地,温州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在温州企业中的占比达到99.5%,对GDP的贡献超过80%。在历次引才活动中,从参会单位数与提供岗位数上看,都是民营企业唱主角,且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上市或拟上市企业、规上企业数量少,难以提供大量高薪酬、高发展的岗位。

根据历次引才活动招聘岗位数据统计,民营企业提供的岗位薪酬处于中等水平,加之岗位晋升、职业发展等因素,很难与一二线城市企业竞争。在温州市,民营企业为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毕业生提供的普遍薪酬分别在4500元左右、5000元左右、7000元左右,略低于平均水平。根据智联招聘统计,2020届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毕业生的起薪分别为4562元、5012元、7337元。

近年来,温州也引进了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北航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入驻,在引才中也加大了国资委下属国企、教育、卫健岗位等带编制岗位的开拓,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求职者影响有限。

(三)引才效率有待提高

从2019年至2020年10月,温州市县联动,共赴全国51个城市开展340场引才活动,累计提供岗位175256个,达成意向35137人,岗位达成意向率(达成意向数/岗位数)为0.2。通过分析,造成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专业岗位匹配度低

在340场引才活动中,综合性招聘会占比95%以上,招聘会以大而全为特点,达到规模效应的同时缺少针对性,鲜有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岗位与专业缺少精准匹配,往往导致来求职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来参会的企业搜寻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2.温州专场占比少

温州开展引才活动有举行专场招聘会,参加部、厅人社部门组织及各地高校的招聘会等形式。参加部、厅人社部门组织及各地高校的招聘会,需与其他引才城市企业同场竞技,在岗位薪酬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加大了引才难度,而开展温州专场招聘会有利于宣传温州城市形象、企业岗位信息,有针对性地吸引毕业生前来参会,活动效果突出,但是因为举办难度,目前温州专场数量仅占引才活动总数的2.1%。

3.缺乏针对性宣传

一是宣传载体有限,在引才活动中,基本以当地高校的就业处网站或公众号为宣传载体,载体单一,宣传影响力有限。二是宣传对象不明确,主要通过学校层级就业老师开展撒网式宣传,未通过二级学院就业老师直接联系相关专业班级,采取点对点式宣传。

三、对策研究

(一)有的放矢,引才精准化

1.摸排企业用人需求

一是通过温州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号发布引才需求问卷调查表。目前,该公众号有粉丝12万余人,大部分都是在温企业HR。二是充分利用温州人才网这一官方招聘平台。温州人才网目前注册企业数量达到3.9万家,是温州最大的招聘平台之一,通过站内邮件、站内短信等方式广泛发动企业上报人才需求信息。三是市县联动。各县(市、区)人才中心带队走访本地区重点企业,深入企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包括岗位的专业要求、经验要求以及薪资福利等详细信息。

2.了解学校专业情况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全国共有2756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专科院校1486所、本科院校1270所(含137所“双一流高校”)。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形成了以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传统制造业和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5”产业,对人才专业需求以工科为主,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做到企业专业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匹配。同时,结合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划分专科、本科、硕博层次,做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层次的精准区分。

3.齐抓“来温回温留温”

一是做好非温籍毕业生来温工作,利用社保参保人员数据分析,筛选出非温籍毕业生来温就业人数多的城市,重点规划引才活动,提前进行宣传预热。二是做好温籍毕业生回温工作,利用教育部门高考高校录取信息,筛选出温籍毕业生集中的城市、高校,打好乡情牌,提高温籍毕业生返温率。三是做好在温高校毕业生留温工作,在温高校毕业生在温州生活时间长,对温州更了解、更适应、更有感情,应有针对性地在本地高校开展引才活动,留住本地人才。

(二)创新举措,引才立体化

一是引才计划精准化。根据温州企业岗位引才需求,汇总需求岗位目录,瞄定目标城市、目标高校,明确引才方向,制定详细的引才计划,以岗位和目标人才相互匹配为原则,开展小批量、高频次、精准化的校园引才活动。二是引才活动多样化。改变单一通过举办招聘会招引人才的模式,将引才模式多元化,举行人才政策宣介会,邀请高校毕业生现场聆听温州人才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来温就业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集中突出宣传引才信息、营造引才氛围;走访高校,选择专业对口的高校深入洽谈交流、寻求校地合作;举行高校就业处长座谈会,邀请意向高校就业处长座谈交流各地引才形式,为温引才提供合理化建议;授牌设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保持与高校长期联系、深耕校地引才新模式,通过以上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温州引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三是引才宣传层次化。“点对点”重点推介,精准收集岗位和政策信息、精准推送目标专业高校,力求引才宣传更为准确。“点对面”集中推介,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的作用,以联络站为媒介推介引才信息,提升温州企业知名度、温州人才政策知晓度。广覆盖延伸推介,打出温州品牌、讲好温州故事、树立温州形象,通过市内外社会媒体、校园媒体等渠道宣传温州城市良好形象,营造良好引才氛围。

(三)调整思路,引才务实化

一是调整引才模式,增加温州专场招聘会场次。举行专场招聘会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引才效果较好,自2019年以来,仅组织开展100家规模以上的温州专场招聘会7场,占引才活动总场次数的2.1%,提供岗位33240个,达成意向9504人,岗位达成意向率达到0.29,较平均水平提升45%。选择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举办温州专场招聘会,同时开展N场小型招聘会,以点带面,营造引才全氛围。二是调整引才形式,增加行业专场招聘会场次。市县联动引才,各县(市、区)聚焦五大基础优势产业、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围绕本地产业布局,形成“一业一策一方案”,根据产业发展特色,选择专业匹配度高的高校开展行业专场招聘会。三是调整引才方法,注重本地高校毕业生留温。把本地留才摆到与外地引才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留温活动,增加招聘会场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留温选择;增加本地实习岗位,让毕业生更早到在温企业实习工作,更好融入温州生活;开展人才政策宣介活动,第一时间推送最新人才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在人才政策中明确本地人才与外来人才在政策各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提供优质后续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招聘会温州毕业生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列车”招聘会可以有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阳春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