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刘一飞
当今时代,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生活垃圾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雾霾天气、酸雨现象、全球变暖等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治理政策和方针,积极推进治理工作,治理成效逐渐形成。在新形势背景下,如何创新治理思路和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成为环境保护工作改革的重点。
对于我国的城市功能体系建设而言,大气环境是其重要的保障,也是生态环境运行的前提条件,如果大气环境污染严重,不但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平衡,这对工农业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增加人口出现畸形的概率。常见的大气污染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工业制造中煤炭等资源的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其次是酸雨,污染了水资源和土壤,也会对生态环境的多样化造成破坏,降低生态自平衡的能力;最后,颗粒物污染物。除了降低大气能见度以外,也会减少阳光辐射量,在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的影响下,对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可见大气环境的破坏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工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受传统生产理念的影响,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了废气废水、治理,破坏了大气环境,引发了大气污染问题。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进入大气环境中会引发大气污染,虽然空气自身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难以承受过量的有害气体。尤其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违反国家废气排放规定,违规无序排放废气,影响了大气环境健康,不利于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生活污水、秸秆燃烧、油烟等都是常见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果没有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给大气环保造成不利影响。例如,部分农民环境意识薄弱,在处理秸秆垃圾时,常常采用焚烧的方式,而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浓烟气体会飘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给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前列,这一方面代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的问题。据调查,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人类长期生存在污染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不利于人体健康。同时,机动车尾气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是诱发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间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更多的人会在闲暇时间选择到大自然中放松自我,体验那种归隐山林的感觉。原始自然生态地区的开发,也会对当地大气环境、土壤资源、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景区建设方为了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会对树木植被造成大量的破坏,以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大量游人的到来,除了汽车尾气排放之外,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例如,丢弃生活垃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等等,非常容易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另外,一些固体废弃物也会对该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大气环境被破坏的可能性。
新形势背景下,城市建设倡导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方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生产经营活动增多,绿植森林面积减少,生活垃圾和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压力,违背了绿色生态经济的理念,给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满足绿色城市建设需求的同时,全面落实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居住幸福感,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形象,增加城市魅力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
社会建设涉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任何一个领域没有做好,都会影响社会均衡发展。生态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相关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发展建设不能只关注经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基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打造宜居住、适发展的生态社会,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保驾护航,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大气环境而言,保护和治理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不能单方面强调任何一方,需要从综合视角出发,既要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又要集中精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才能保障大气环境建设效果。本文分别从保护视角和治理视角,提出大气环境建设意见:
1.合理规划功能分区,保护生活居住区的大气环境
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具有危害性,会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规划工业生产区时,应该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风向频率等因素,尽量选择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的大气环境安全。以北方地区供热站的建设为例,因热电厂废气排放量大,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供热设施应该规划建设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小、空间开阔的下风向区域,并且需要严格计算烟气排放口高度,确保达到废气排放和稀释要求,才能减少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既能满足工业生产建设,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又能缓解大气环境的压力,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空气自净能力
绿色植物可以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工作,提升城市自身的大气净化能力,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通常情况下,城市绿化建设以草坪、矮灌木、树木为主,但为了提高绿化投资效益,可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征,打造独具风格的绿色景观带,实现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发展。以四川、成都绿化建设为例,在城区的重要区域,利用绿植盆栽、花卉,拼凑“四川欢迎您”、熊猫图像等这种既可以增添城市景观特色,又能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文化艺术植被,在美观城市形象的同时,又可以优化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支持国家的环境治理工作,才能共建美好家园。因此,加大大气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拓展信息宣传渠道,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城市宣传手册、公益广告等普及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危害、保护措施等知识,让人们认识到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人们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如植树活动、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让人们通过实际体验参与的方式,深化对大气环境保护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形成环境保护的共识,调动人们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城市大气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4.文明旅游
在原始生态旅游区,一方面,要对旅游区经营、管理部门做好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加强监管、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方面的宣传教育,这样一来游客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概率就会有所降低,让他们真正树立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导游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随意丢弃废弃物,不对植被树木进行破坏等等。另一方面,要对山林区域存在地放鞭炮和焚香等行为进行严厉禁止和惩治,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该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更强的道德法制观念,促进景区的和谐发展。
1.升级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的工作,因污染源、污染类型的差异,治理技术手段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以当地大气环境污染特点为基础,落实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例如,工业废气废水处理技术、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微颗粒污染处理技术、脱硫技术等,提高有害气体的处理效率和质量,科学控制大气污染。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通过设置专项研究经费、研发激励金,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技术研发工作。同时,为了保障人才资源的源源不断,可以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集中力量培养专业型、研究型人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优化研发人才储备,为大气环境治理奠定人才基础。
2.强化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工作
基于大气环境污染源的多元性,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控制体系,明确各行业废气、废水排放标准,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把污染源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切实优化大气环境。例如,针对尾气污染源,可通过汽车限号的方式,控制汽车出行量,也可鼓励大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同时,运用汽车尾气监测系统,实时监督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现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及时通知道路附近交警,对该车辆进行限行或处罚。针对工业污染源,可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工业废气排放处理工作,一旦发现违规排放、超标排放的情况,需立即要求工厂整改,并给予警告或惩罚,待整改合格后才能复工。通过认真落实污染源控制工作,把大气污染问题扼杀在摇篮中,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优化大气环境保护工作。
3.完善大气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规范大气污染治理行为,确保大气环境治理质量,应以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要求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有关保护工作、治理工作的法律制度。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条例、工业污染防治条例、重污染天气应对条例等,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加大对违规排放废气企业的惩罚力度也是提升大气环境保护质量的方法之一,通过提高罚款金额、停业整改等方式,规范工业生产企业的行为,让不遵守法律法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付出“代价”,净化工业市场环境,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落实和推进大气环境建设工作,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总结出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宣传工作、严格控制污染源、健全法律法规等策略,用以规范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行为,保障生态社会建设。总而言之,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素,只有保护好大气环境,才能营造舒适、健康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