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背景下甘肃供应链金融创新

2021-01-03 03:12
青海金融 2021年7期
关键词:区块供应链融资

■ 何 云 门 洁

(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 甘肃天水 741000)

一、甘肃供应链金融发展主要模式及痛点

(一)甘肃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目前,甘肃供应链金融发展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应收类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国内保理业务和票据融资业务。其中,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主要用于核心企业的上游融资,是当前甘肃所采用的最普遍的融资模式;二是存货类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浙商银行天水分行银租通业务为例,通过应用浙商银行总行应收款链平台并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将融资租赁公司与承租人之间的应收租金转化为区块链电子金融工具,实现租赁资产的流转、质押融资,满足承租人新购或盘活存量可租赁资产等融资需求;三是预付款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建设银行金昌分行“金银仓”业务为例,通过银行信誉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务贸易为核心,为企业下游经销商提供融资便利,有效保障核心企业货款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传统供应链金融痛点

1.企业进入门槛高,审批流程冗长。调研发现,大多数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供应链金融企业准入实行三位一体审批及风险评估,一般在2~3个月获得授信审批,审批通过后,放款时间在一周左右。若企业基本上只需要流动资金贷款,或者由于企业资质、可提供抵质押物、获得担保等条件不符合标准,该企业则较难以通过审批,此极大地影响融资效率以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对于核心企业首次纳入建设银行白名单条件为信用评级9级(含)以上,大部分公司类信贷客户达不到评级准入条件;金昌市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仅认定金川公司为核心企业。

2.链上信息不透明,信用跨级传递难。传统供应链金融“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由于供应链金融交易信息由核心企业的ERP系统记录,难以篡改,但交易本身的真实性难以验证,信息准确性不足,加之企业对于信息上链有多重顾虑,链上参与各方的系统相互割裂,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和途径。此外,银行不公开授信也是导致核心企业对所需获取的金融服务的链上主体情况掌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致使核心企业在竞争激烈时无法有效地对整个产业中的金融杠杆以及占比等因素进行充分分析与判断,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供应链业务中,与银行合作10年以上的企业在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较为顺利,但由于供应链上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银行出于风控考虑,服务对象也仅局限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一级供应商与经销商,较难满足处于供应链远端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3.核心企业增信成本高,供应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一是由于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目的是通过利用金融资源惠及其上下游企业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其在链上融资环节并不是直接融资主体,若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金融机构要求承担的增信及担保条件过高,会极大阻碍其对上下游企业的背书意愿。二是由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难以传递到供应链远端,大多数小微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银行的优质贷款,通过其他融资手段利息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严重。

4.供应链违约风险居高不下,监管难度大。现有供应链管理制度对企业约束力弱,供应链管理混乱、传递延迟等漏洞使得部分企业存在相互勾结、弄虚作假的现象,若涉及到多方交易、多级交易时,易产生更大风险隐患。此前甘肃省内金融机构在办理的全国范围内供应链融资业务企业就曾出现过还款风险,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电子化程度较低,纸质文件居多,操作也多依赖于人工,加之银行间信息不互通,监管信息获取滞后,举证追责难度大,给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区块链技术为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痛点提供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区块链以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优势,有效弥补传统供应链金融缺点,在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建立信任关系,降低参与门槛

区块链最大的优势是有效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设计使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可溯源,可承载价值,区块链分布式的数据结构保证供应链中所有用户均可平等地获取信息,大家彼此都清楚所有交易者的情况,信息公开透明。银行不再需要依赖核心企业来掌握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打通了各层级之间的交易壁垒,削减了繁琐核查程序,使得贸易审查和风险评估更加高效,即便是与核心企业没有直接交易的远端中小企业也实现了信用的有效传递,有效避免了金融机构惜贷拒贷现象。

(二)延展链路传递,提高融资效率

将金融资产进行数字化,更便于流转,有效克服资产不可拆分问题,方便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转让或抵押相关资产,解决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供应链尾端的难题。以应收账款模式为例,区块链技术实现应收账款的拆分、流通、转让、追溯,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之间的应收账款成为了数字资产,一级供应商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支付工具,拆分支付给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再次按比例向下游拆分传递,直至最低层级的N级供应商。第N级供应商收到的是可以追溯到核心企业信用的数字资产,其价值显然高于传统模式中一级供应商直接提供的应收账款。这种资产通过无限传递,始终保持着核心企业背书的资信。这种具备核心企业背书资信的应收账款对于中小供应商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获取银行、保理等融资也更为容易,有效解决以往融资难问题。

(三)降低履约风险,提高监管便利

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使供应链每个环节发生的时间、经办人等各种交易活动信息被详细记录,直接有效反映每笔交易的先后顺序,便于交易溯源、查询和检索且不可伪造,一旦发生经济纠纷便于厘清责任界定,也有利于市场监管。同时,通过区块链实现纸质文件的电子化以及对智能合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获取监管信息,对资金流分析预警,及时对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分析与核实。因此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大大便利了监管,顺应了当前金融监管趋势。

三、甘肃供应链金融引入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实践

(一)“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模式

2020年5月,外管局天水市中心支局助推辖内进出口

企业甘肃天水海林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取得“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链上出口票据贴现融资29.4万美元。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突破了跨境供应链金融中信任关系、监管方式、资金管控复杂的环境壁垒,建立起技术保证的刚性信任机制,同时利用数字货币无阻碍流通的方式可以提供畅通的跨境价值流通机制,为有效解决辖区涉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银行风控难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国内信用证福费廷模式

“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兼具信用证的部分特点和福费廷的融资功能,具有经济资本占用低、综合收益高、资产流动性强的特点。建设银行嘉峪关分行借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区块链福费廷平台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创新方式,2019年与陕西省兄弟行联动,成功办理2笔福费廷业务,金额共计7.5亿元。2020年建设银行嘉峪关分行、金昌分行等在区块链福费廷自营、买入、卖出等业务上全面实现突破,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三)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模式

天水昌吉商贸有限公司、天水祥元商贸有限公司、天水鼎泰豪盛工贸有限公司是龙城建筑有限公司上游的3户小微企业,对龙城建筑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累计3000万元,生产经营面临困难。2019年,浙商银行天水分行通过“应收款链平台”授信龙城建筑有限公司,将经该行银行保兑后的应收账款签发给3户企业,3户企业接收到应收账款后,又质押给该行进行融资。而3户企业只需支付利息,质押到期后由龙城建筑有限公司归还贷款本金即可,实现了应收账款的有效盘活,增加了流动资金。

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存在的障碍

(一)行业数字化水平不足阻碍区块链技术发展

甘肃省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基础薄弱,供应链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目前,供应链一级、二级供应商和经销商数字化难度较小,三级以上小微企业是数字化的难点。这些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低、核心业务系统不完善以及信息化系统冗杂无法进行有效集成等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沉淀、数据集成。例如银行要求待融资业务需要整合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等信息,而现有水平的线下物流还不能做到信息全程透明可视,存货质押业务的拓展需要新的科技助力。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引发参与方对改造成本及业务稳定性及数据隐私方面的担忧

以区块链应用为导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要求供应链金融业务各方投入成本对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存在大量纸质单据的情况,还需要解决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问题,再进行信息化系统改造,实现与区块链进行数据对接和流程打通。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为了引入金融资源,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系统及业务改造变更,核心企业对于原有业务稳定性影响及数据隐私存有极大顾虑,导致参与度低。

(三)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还需进一步发展成熟

由于供应链金融包含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商公司、银行、物流企业等多方主体,虽然现有法律对债权人有相应的保护,但其标准化程度较低,法律还很难完全覆盖;此外,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尚未形成集成管理,网络化建设滞后,核心企业的内在动力不强、中小企业普遍资质较弱,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匮乏,物流业发展水平偏低,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带动缺乏,互联互通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还未形成。

五、供应链金融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保障条件

(一)大力推进“数字甘肃”建设,加强企业数字化水平

区块链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数据基础之上。欲顺应新一轮数字化发展大趋势,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数字甘肃”,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制定区块链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区块链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化应用,全面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服务西北、连接全国,面向中西亚、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信枢纽、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及大数据服务输出地。同时,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意识教育,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探索由供应链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有偿但相对低成本地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辅助其建立轻量级的ERP系统,尽量丰富区块链上数据。

(二)实施区块链应用政策补贴,支持关键技术项目攻关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核心企业传统业务系统和业务模式流程的升级改造是一个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搭建区块链平台的费用和交易费用都较为统一,每笔链上打包价格3~5美元,这个价钱对于大额交易费用完全可以被接受,但是在小额交易中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压力较大。政府应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五方面制定补贴政策,设立政府扶持基金和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区块链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助力区块链技术落地。建立政府主导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放宽金融科技公司市场准入,投资扶持金融科技公司,提升为区块链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造有利于加快区块链发展的宽松环境。

(三)加大推广宣传力度,用好“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无论对于金融机构还是核心企业,聘请一支掌握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团队从零搭建平台是不现实的。在现有的、成熟的平台基础上发展甘肃供应链金融,是低成本入局的最佳方式。“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对于甘肃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银行业务运作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及可操作性,同时,由于目前甘肃还未建立起统一、高效、权威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也能有效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丰富监管手段。因此要大力推广普及平台成果优势,联合相关部门、银行机构、核心企业、科研机构深入了解学习掌握区块链知识及平台功能,创造大量供应链金融用户,产生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市场规模化效应。

(四)主动下沉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专业团队建设

金融机构应顺应金融科技潮流,积极打造金融科技银行优势,立足业务市场开展金融科技布局。转变融资交易中的被动姿态,抓住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共同探索搭建适合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场景。重视科技人才储备,培养“区块链+金融”供应链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鼓励银行、企业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联合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人才,推动高校供应链、区块链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

(五)全方位战略布局,构建完善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当前,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全方位的布局,除了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参与方之外,还需完善金融监管与法规,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合适的监管框架之内,探索制定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监督机制和认证体系。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建设政策,吸引技术服务提供商、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服务商、行业组织加入,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各参与方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来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猜你喜欢
区块供应链融资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