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冰,付桂英(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派驻第五医学中心药剂科,北京 100071)
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脑功能障碍所致,发病机制可能是维生素B1缺乏导致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脑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与慢性酒精中毒、神经性厌食、肿瘤、围术期、长期禁食(尤其再喂养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维生素B1摄入不足、过度消耗或者补充不足相关。欧洲指南[2]基于三分之一以上患者在生前未被确诊的尸检研究,认为韦尼克脑病的临床发病率被低估。维生素B1的需求量取决于代谢率,外科术后营养治疗阶段机体对维生素B1需求增加可导致神经系统维生素B1缺乏,乙酰胆碱分解增多,神经传导受阻,进一步发展为WE[3]。肿瘤患者因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征,同样可能发生维生素B1缺乏[4]。本文就1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后发生WE患者的药物治疗,探讨WE的合理用药以及药学干预的临床意义。
患者,女性,61岁,身高155 cm,体重63 kg,体表面积1.60 m2,BMI 26.22 kg·m-2,2020年10月14日外院胃镜病理提示胃窦腺癌,为行进一步手术治疗,于2020年10月22日因“胃窦腺癌”入住我院。既往脑梗病史7年。入院查体:T 36.1 ℃,P 76次·min-1,R 18次·min-1,BP 128/60 mm Hg(1 mm Hg = 0.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血常规示:WBC 5.3×109·L-1,NEUT 3.39×109·L-1,Hb 133 g·L-1。肝肾功能指标均正常。入院诊断:胃窦腺癌、幽门不完全梗阻、胃潴留、陈旧性脑梗死。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于2020年10月29日行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术程顺利,恢复良好,11月11日患者出现右下肢活动受限、肌力降低,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模糊等脑病症状,PLT 18×109·L-1,邀请神经内科、血液内科会诊,暂考虑急性脑梗死、继发原因导致轻度溶血性贫血,根据会诊意见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qn),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bid,ivgtt),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bid,ivgtt),注射用血塞通(400 mg,qd,ivgtt),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 mg,qd,iv),以及维生素K1注射液(20 mg,st,im)。患者症状未见改善。11月16日临床药师受邀会诊,查阅患者病历及用药记录后,考虑可能是由于围术期禁食而未及时给予维生素B1引发的WE。临床药师建议补充外源性维生素制剂,并特别针对WE的可能性建议给予维生素B1制剂。具体建议为立即向肠外营养处方中添加水溶性维生素制剂1支,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tid,im),适量使用维生素B12制剂,密切监护患者血磷水平、维生素B12水平;同时邀请神经内科再次会诊,会诊医生评估了患者药学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和神经查体认为WE诊断成立,患者于11月18日转入神经内科专科治疗,积极给予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肌力较前好转,体力改善,于术后29 d批准出院。
WE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疾病,其临床表现可能为脑病、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步态共济失调三联征[2]。包括眼征、小脑体征、轻度记忆障碍或精神状态改变,如果患者表现了以上四个特征中的两个,三联征诊断敏感度则由23%上升至85%。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诊断WE具有一定难度,若不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将进展至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诊断性检查不应使治疗推迟,对于疑似WE的患者,需立即给予补充维生素B1[5],其诊断是在对治疗呈阳性反应的情况下确认的[6]。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诊断、治疗和预防韦尼克脑病的指南》[2]建议治疗方案为维生素B1注射液200 mg,tid,并认为给药途径最好为静脉注射。
临床药师受邀会诊,查阅患者病历及用药记录,排查既往医嘱,发现患者入院以来,处于持续禁食状态,肠外营养是患者唯一的营养供给途径,而全肠外营养医嘱中未见复方维生素的补充。问诊患者家属,患者受疾病影响有偏食且胃口差等不良饮食习惯。肿瘤患者机体高代谢状态下的消耗、围术期的持续禁食、外源性补充不足等原因结合,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维生素缺乏。且患者医嘱中葡萄糖补充日剂量为225 g,大量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维生素B1的需求同样增大。
临床药师认为患者目前的全肠外营养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可能会造成患者处于维生素缺损的状态,从而引发维生素缺乏相关疾病,建议医师添加水溶性维生素复方制剂;临床药师考虑到患者存在脑病症状,可能是全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WE,由于患者对补充维生素的治疗呈阳性反应,可考虑诊断的特征,建议医生及时合理地补充维生素B1,适当使用维生素B12制剂[7],并邀请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在专科医师通过症状变化给予明确诊断为WE后,共同参与进一步诊疗,确定患者治疗方案。
尽管欧洲指南[2]认为静脉途径给予维生素B1注射剂疗效优于肌肉注射,但是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维生素B1注射液制剂生产质量标准,未见热源相关要求,不宜应用于静脉注射;大量溶媒配置后药物稳定性尚未可知。从制剂标准的角度考虑,目前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WE建议按照说明书给药途径,采取肌肉注射方式给药。临床药师基于以上理论建议将该患者用药方案制定为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tid,im)。
维生素B1用于治疗WE的给药时机十分重要。本例患者的维生素B1缺乏与碳水化合物的供给有直接关系,如果仅给予葡萄糖而未给予维生素B1,可能诱发或加重WE[8]。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已有WE的医疗纠纷个案报道[9],正确、及时、足量的使用药物是保证医师以及患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办法。药师根据欧洲指南[2]和国内共识[10-11],建议临床针对性的在给予碳水化合物前30 min给予维生素B1以备碳水化合物代谢使用,防止体内维生素B1存储的急剧消耗造成疾病进展。临床药师提醒医护在患者后期转为肠内营养时,维生素B1制剂的给药时机依然同上,以此符合WE患者代谢特征。故建议患者启动肠内营养喂养的同时,在正确用药时间给予维生素B1,并建议选用碳水化合物占比相对较低的肠内营养制剂,临床均采纳。
患者为胃癌围术期患者,存在再喂养综合征[12]发生风险,应至少每3天对其电解质指标进行一次密切监护。除非患者产生用药禁忌,在持续肠外营养途径下,复方维生素制剂需要每天都添加到肠外营养处方中。当患者可以接受口服或肠内营养时,关注维生素B1制剂作为治疗用药的给药时机,监护其可能的不良反应。药师在参与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加强用药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营养补充给予个体化指导。
经全肠外营养补充的患者,其处方的完整性、合理性有必要引起重视,尤其是胃肠道大手术围术期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意义大于治疗。术前的营养评估应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的筛查。对于可能存在再喂养综合征风险的患者,宜给予全程管理,包括维生素制剂的使用、碳水化合物的起始剂量、喂养目标的推进速度、肠内营养制剂的品种选择等。全肠外营养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钾、镁、磷等电解质异常及相关并发症,微量元素缺乏引发的肠炎性皮炎等[13-14],都需要获得关注。最后,患者的诊疗是结合病理、生理、生化、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过程,药物的使用不仅是药物品种的选择,更需要权衡多方面因素,如制剂技术、剂量调整、给药时机等。此时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积极参与临床用药过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保障医疗过程中医患共同的合法权益,同时临床药师工作的顺利与否与医师的信任度、临床护士医嘱执行度密不可分,医药护三方协作可共同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