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萍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南音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计算机连接的网络,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互相分享信息”[1],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借助宣传的一种传播媒介之一。“网络直播”,是互联网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传播手段,因其直观快捷、即时互动,以及不受地域和观众限制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南音人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应用“网络直播”手段,推出了许多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的成功案例。但是,具体如何应用“网络直播”手段,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还未有人做过总结和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案例的收集,总结各南音网络直播活动类型及其推广方式,分析各案例之优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今后网络直播类似的南音文化活动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传播和推广南音文化。
“网络直播”,是借助互联网并通过各直播平台所进行的实时播放,观赏者可在线参与实时的互动交流。“网络直播”分为两类:“一为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上传到网站上进行实时播放;二为建立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直播。”[2]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类型。网络直播具有直观性、便捷性和互动性强,以及不受地域和观众限制等优势,不仅可以实时记录活动内容,并且直播活动结束后,观众还可随时随地进行内容回放。网络直播因具有这样的优势,以及其多样表现形式,因此不断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而被广泛运用于会议、教育、美食、文化和培训等主题活动。例如,201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通过微博直播了故宫灯会,总观看量达1 924万人次;2019年,光明网通过“一直播”平台,实时播放“2019年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 艺考之音乐学院”,总观看量达90.9万人次;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中国庭审公开网,在网上进行庭审直播,截止至2020年2月22日,全国直播案件庭审累计达6 393 053宗,访问人次达22 318 659 510次;等等。可见,网络直播已被各界所普通接受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交流、推广效果。
泉州南音,亦称“弦管”“南管”,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延续着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3]24-25的表演形式,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南音,主要依靠“口传”(口传心授)和“谱传”(乐谱记录)相结合的传承方式。传统南音可称之为馆阁之乐,因其表演多在南音馆阁内进行,以弦友自娱、合乐为主,或择日被邀请应用于当地民间习俗,因此,在社会上传播的时间、空间、对象和途径都相当有限。现之南音虽慢慢走进学校、剧场和音乐厅,但其观赏群体仍相对单一,多为南音弦友及一些南音研究者。
近年来,当地各类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个人,也在积极寻求多方传承传播途径,来促进南音的有序传承和社会推广,以使其更好地走进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直播”就是大家乐于采用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不仅为推广南音文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直播可以充分弥补以往欣赏南音只能“现场参与体验”的局限,使观众可以在“任何一个时空”中都能实现“同步欣赏”。目前,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不仅深受大家喜欢,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据笔者收集整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南音文化活动的案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笔者将这些案例归纳分为“南音讲座和访谈”“南音表演会唱”“南音赛事”和“南音乐事活动”四种活动类型,下文对四种活动类型逐一进行介绍。
曾家阳南音讲座直播 2017年,南音名家曾家阳(1)曾家阳,省级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副团长,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武汉音乐学院开展的“丝竹更相合—南音(泉州弦管)”和“千年传承犹横弹—南音琵琶”南音系列学术讲座直播活动,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南音讲座直播。此次系列讲座由“习音堂”平台直播操作,前一场讲座主要是普及推广南音知识,后一讲座主要讲解介绍和教授南音琵琶。与传统讲座形式不同的是,本次直播讲座除了有现场的聆听者(高校师生)之外,还有来自五湖四海通过直播平台收看的观众,因此,这样的网络直播讲座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传播,突破了传统学术讲座观众只能在现场聆听的单一方式,大大拓展了讲座的空间和受众范围。
据“习音堂”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本场直播讲座的线上观看量达到3 919人次,收看者主要来自北京、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和福建等地区,观看总时长达140多小时。收看者大多数是通过“习音堂”平台小程序访问,也可通过QQ进行收看,收看的方式以PC端占主体,移动端为辅。
本次系列讲座直播活动,由于受学术讲座本身的性质局限,主讲者主要以讲解和传授知识技能为主,风格较为严肃,加之本次直播活动没有“主播”这一角色的引导,因此,与线上受众的互动交流偏少,网络直播所具有的强“交流互动性”特点也未能得以充分发挥。
王大浩南音访谈直播 2017年,“斗鱼直播”平台直播了对南音名家王大浩(2)王大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团洞箫演奏家,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致 非遗 敬 匠心”访谈活动,本次活动由光明网与“斗鱼直播”联合主办,主要向王大浩采访了解有关南音的知识和他制作洞箫的相关经历及工艺。与南音讲座类严肃的直播风格不同,南音访谈类直播比较随性休闲,与线上观众的互动更多。此次访谈活动,不仅只是定点实时直播与王大浩的随性交谈,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与嘉宾可随着话题的转换四处走动,直播镜头也随之跟踪切换,因此,直播画面不仅限于某一个访谈区域,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并且,直播过程中若有在线观众提问,嘉宾也可及时地给予解答。
据了解,本次访谈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影响面较大。这种访谈类的直播方式,符合现代人的观赏需求,也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后卫”变成了“时尚”,将“抽象”变成了“形象”,大众也不再觉得“世遗”文化离自己很远。直播过程中,有网友当即评论“听曲子像皇帝一样享受”“没听够”“想再听一曲”,而王大浩也称自己坚持南音传承多年,首次尝试网络直播这种新潮的传播形式,并且能得到众多年轻网友的喜爱,他感到十分开心[4]。
泉州南音国际大会唱活动直播 由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暨第十二届泉州南音国际大会唱开幕式”,于2017年12月8日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的36个海内外南音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唱活动,场面盛大、热闹非凡。泉州网“直播泉州”栏目现场直播了整个开幕式活动,观众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播网站等渠道,进行实时观看,据了解,本场开幕式的直播观看量达23 442人次。
“南音表演会唱类”的直播,有效解决了传统南音表演只有在场观众才可观赏的局限,使不能到临现场的弦友,也可通过网络直播实时共享现场的演出。另外,网络直播借助多机位的摄影镜头,可进行远景、中景和特写等取景的画面切换,突破了传统单一角度的观赏模式,使在线观众随镜头的切换而实现多角度的观赏。特写镜头能观赏南音表演者的细节动作乃至面部表情,中景镜头可观赏局部表演者之间的配合表演,远景镜头可观赏表演活动现场的全景及观众的情况。
南安市“霹雳狼杯”南音赛事直播 由南安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新局和市文联,联合主办的“2018年南安市‘霹雳狼杯’南音大赛”,于2018年12月8日在南安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比赛是南安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南音赛事”活动,共有21个乡镇的南音代表队参赛,参赛选手涵盖老中青三代南音弦友。网络直播平台——“目睹直播”,对本场赛事进行了现场操作播放。据统计,本场赛事的观看量达17 559人次,总观看时长806.8小时,观众有来自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澳门等地区,也有来自陕西、四川、广东、新疆、甘肃和福建等省。可见,网络直播的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南音赛事”活动的观众范围,这是传统一时一地的“南音赛事”活动远远无法达到的推广效果。此外,因为有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赛事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赛事受到更多人的监督,进而也促使比赛需更具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如此则又反过来提升赛事的含金量、品牌度和认可度。
南音乐事活动,是南音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南音赖以实践的土壤。从广义上来讲,一切围绕南音而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南音乐事活动”,但本文特指拜馆、郎君祭(春秋两季)、踩街和南音大会唱等南音传统乐事活动。传统南音生态,通过南音乐事活动的开展,对增进南音弦友间的情谊,推动南音文化的传承发展,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目前通过网络直播南音乐事活动的案例不在少数,例如,2019年,厦门市翔安区举办的南音大会唱之踩街活动,就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各种零散、片段式的南音乐事直播活动不计其数,因此,本文无法做到彻底统计。另外,南音乐事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开性,但都是在一时一地的特定时空内举行,因此,借助网络直播不仅提高了赛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也拓展来了传播范围。
不论是南音人主动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南音活动推广直播,还是直播平台以南音为主题邀请南音名家进行讲座或访谈直播,通过上文介绍可以发现,“世遗”南音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现在已然成了大家普遍选择的一种融合记录和传播的推广方式。综合说来,网络直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直观性和便捷性 网络直播的直观性和便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其一,从观赏方式来说,传统的南音表演,观众的观赏角度是单一的,与乐人之间的观赏距离是固定的;而网络直播,“镜头”虽是强制性给予的观赏角度,但观赏角度可以随镜头切换,实现直观立体地观赏;并且,随着网络智能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利用手机、ipad和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随时随地、非常便捷地从网络直播平台获取直播的信息与内容。其二,从网络平台设备和工作流程来说,网络直播相比以往电视转播更具便捷性。电视转播,从活动方案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等,不仅制作周期长,而且人力要求高,还要有足够的空间与设备支持。网络直播则非常方便快捷,不仅对人力的要求相对较低,现场也无需额外的电力支持及过大的工作空间,因为是直播,也就不存在制作周期的问题。
2.不受地域和受众的限制 网络直播“不受地域和受众限制”的特点,可以从前文所举案例的量化数据中直观体现出来。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在线上同步观看南音活动。以往的电视转播,在一定程度还是受到地域转播信号的限制,进而也就限制了受众。而网络直播,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有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任何人都能够在直播平台上实时观赏。对于那些不在活动现场而喜爱南音的人来说,网络直播的这一优势,无疑是他们的福音,使他们有机会以“在线的方式”参与南音活动。
3.互动性强 线上观众不仅能同步观看网络直播南音活动,而且,还可以在直播平台实时参与互动。互动的方式,从文字到图文,再到语音,不断发展。以往的电视转播,观众只能单方接受,而网络直播的双向互动,使观众的自主选择性提高了,参与度也得到了巨大的延伸,如此则越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兴趣,使南音推广的效果也愈加明显。
4.留存时间长且可点播回放 网络直播的南音文化活动内容,并不是随直播活动结束就消失,在进行网络直播的同时,网络直播平台也记录留存了直播的内容。因此,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直播平台上“点播回放”此次南音活动,这有效延长了南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对于自古以“谱传”和“口传”的传统南音来说,使其传承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
尽管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有上述优势,但实际操作过程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也具有一些局限性。
1.受网络速度影响 网络直播依赖“互联网”,网络的速度直接影响着直播的信号流畅和音视频质量。当网络存在拥挤、网速迟缓时,活动直播就会出现卡顿或延时,甚至无法收看等问题,从而就会影响活动的收看效果。
2.受现场人为因素干扰 网络直播是实时实况的活动现场播放,现场的环境和人为因素会直接影响直播的效果。上文笔者所分的四类“案例”中,“南音讲座和访谈类”直播,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固定安静,人员流动较少,而“其他三类”直播,活动现场一般参与人数众多,而且人员流动随意,如果现场没有合理组织管理,直播中就会收录许多现场杂音,甚至还会出现人员随意走动而遮挡镜头的问题,这样便会影响观赏效果。
前文已述,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现已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融合记录和传播的推广方式,当然,我们既要认识到它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所在,也要正视它的局限所在,鉴于此,如何在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时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笔者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南音圈现状,谈几点粗浅的策略,求教于方家。
1.加强政府政策推动和引导 泉州当地各级政府在南音保护、传承和推广等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诸多成效。在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方面,政府还要加强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例如,政府部门可主办一些官方的南音直播活动,邀请如“人民网”“光明网”等政府官媒及其他知名直播平台,同时也可邀请一些文化名人,共同参与制作南音文化直播活动,充分发挥“名平台”与“名人”的宣传效应,从而更好地引导社会开展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
2.加强活动现场管理 前文分析,“现场人为因素的干扰”会影响网络直播的效果。于此,笔者借鉴2018年“‘李光地与御前清曲’学术研讨会暨福建南音网十一周年庆典”直播活动的现场管理方案来说明。此次直播活动,主办方特意将南音会唱活动现场,分成“现场会唱区”和“直播会唱区”两个区域,对“直播会唱区”的现场管理非常严格,除演出人员、主播和拍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以确保活动直播的效果和质量。当然,活动现场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这对活动现场的管理难度就很大,笔者以为,当开展各种类型的南音文化活动直播时,加强活动现场管理,首先就需要对活动现场做必要的区分(如区域)和引导(如人员流动路径),做好预案。
3.设立南音系列直播专题 南音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大乐种,在闽南、台湾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虽然各自都拥有广泛的社会群体基础,但以往各地域的南音人联系得并不是太密切、频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有条件整合各地域各类型的南音文化资源,例如,各地域可联合设立各种形式的南音直播系列专题——南音传承人系列访谈、南音名师系列教学、南音匠人乐器制作、南音乐事活动等直播专题。这样不仅使不同地域的南音人实现资源整合和交流互动,也使南音圈外人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南音文化知识和内涵。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5]。在“互联网+”时代下,泉州当地政府、南音界和文化界等,都在积极利用“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体手段,来记录和传播南音文化活动。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将以往已开展的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分为“南音讲座和访谈” “南音表演会唱”“南音赛事”和“南音乐事活动”等四种类型,并从量化数据(如观看人数)来说明这些直播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当然,“网络直播”各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进而分析现之“网络直播”,既有“直观性和便捷性”“不受地域和受众的限制”“互动性强”和“留存时间长且可点播回放”等优势,又有“受网络速度影响”和“受现场人为因素干扰” 等方面的局限。最后,笔者结合网站直播的上述特点和南音活动的特性,从而提出“加强政府政策推动和引导”“加强活动现场管理”和“设立南音系列直播专题”等三点粗浅的建议。
“世遗”南音,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结合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体手段,已取得了一些较好的记录和传播效果,这说明“互联网+”的集成和优化作用,在网络直播南音文化活动中已初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