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思

2021-01-03 05:59:57郭仙鹤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循证护理教学效果

郭仙鹤

【摘要】目的:论证循序护理之于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以供教育者参考。方法:随机筛选100名高职护理专业在读学生,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学生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教学与循证护理教学;比较分析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两种教学模式的成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和所有考核成绩,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极具推广价值,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素养和专业素养,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循证护理;高职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关键学科,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可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基础。循证护理是一种先进的临床护理理论和办法,是循证医学的延伸,兼具实践与理论,将其运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育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素养、专业素养,实现教育目标。本文将选择1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循证护理模式的教育价值展开研究,论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高职院校2020年9月到2021年6月的大二学生,共100名,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且每组学生各50名,观察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9.16±0.37岁,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9.45±0.72岁。两组学生在同一时间段接受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且已完成基础护理、生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的学习。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不甚明显,P>0.05,极具可比性。所有参与学生均了解该研究的详细流程和目的,并自愿参加研究。

1.2方法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分为两个班参与教学。对照组班级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并依据常规计划定期考核教学成效。

观察组班级教师采取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其主要措施包含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小组练习和组内评价等。第一,明确问题。教师可以妇产科护理的临床工作诉求为依据,明确循证护理问题。以“护理产褥期产妇”为例,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以产褥期产妇的身体状态为依据,以课前预习结果和自身认知为参考,将相关知识整理成册;组长负责整理组员的讨论结果和收集的资料,制定完整、具体、专业的护理方案。第二,收集资料。高职学生普遍具备文献检索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指引小组成员自主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分享;了解并记录各位专业的产褥期产妇护理经验,对比专家经验与收集资料结果,评估其中差异。在资料收集之后,组长可根据组内讨论结果,总结其中差异,并与组内成员一起评估各项护理行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讨论并调整“明确问题”阶段的护理方案。第三,组内练习。实践操作是循证护理教学模式的重点。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契合医院环境和具备全套教学设备的实训室展开实践练习。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训室还原模拟临床工作场景,以调整后的护理方案为依据,在组长的统筹下划分护理角色,展开组内练习;在模拟过程中,组长可以教师的意见为参考,设置产妇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臨床护理、母乳指导等场景,助力组内成员快速融入护理角色,切实体验临床护理工作;此外,在模拟体验中,组内成员可交换护理角色,助力所有成员掌握各个护理角色的护理技巧,提高其实践能力。第四,组内评价。组长可组织组内成员,以模拟结果为依据,总结练习内容和心得,得出决定结论,指导临床工作。

1.3观察指标

以文献介绍的办法为参考,以百分制为标准,评估所有学生的所有考核结果,且成绩分数与学习成效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数据分析与处理中运用SPSS21.0软件,检验数据间的差异由t值表示,且P<0.05 时,检测数据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就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而言,常规护理教学的认可度低于循证护理教学的认可度,且P<0.05,极具统计学价值(比较结果见表1)。

就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与学习态度考核结果而言,观察组学生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且P< 0.05,极具统计学价值(比较结果见表2)。

3.讨论

循证护理是以各种护理问题为关键,以临床护理工作为核心,以患者诉求和研究结果为依据,循序改进护理方案,以期全面满足患者康复诉求的新型护理办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受欢迎度、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且教学模式更灵活,可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主动结合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独特见解,深度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循证护理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学生可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探究者的转变,引发学生对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指引其拓宽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专业知识产生独立见解,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知识的探讨中,将其内化为专业素养。此外,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护理方式,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观,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高职学生的护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波,胡晓洁,李婵娟,等.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年6卷18期,191-192页,2019.

[2]李敏莉.循证护理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No.226(52):236-237.

[3]张本娟,张梅香,曹兰兰.循证护理在提高妇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18卷3期,124-125页,2019.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循证护理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科技资讯(2016年33期)2017-03-31 02:35:19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7:55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0:28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试论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