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探究

2021-01-03 17:00:07蔡亮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脊柱骨折预防效果

蔡亮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脊柱骨折患者76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6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患者。甲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方式進行护理。结果 乙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是(34.6±2.1)h、住院时间为(11.2±4.1)d,乙组指标要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38),疼痛率为7.9%(3/38),乙组发生率均要低于甲组(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中,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缩短下床活动的时间与住院的时间,同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针对脊柱骨折现象,临床多会使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脊柱骨折手术的过程相对复杂,并且对手术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往往在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针对这一不良反应的预防,本次就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脊柱骨折患者76例作为对象,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脊柱骨折患者76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6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患者。甲组患者男性有18例,女性20例,年龄在25-76岁间,平均的年龄是(46.2±2.6)岁。乙组患者男性有19例,女性有21例,年龄在26-77岁间,平均年龄(46.8±2.7)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脊柱骨折手术的诊断标准,此次研究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与意识障碍性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性脊柱骨折术护理干预,包括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另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告诉患者手术室的环境,防止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之后有紧张心理出现。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加强巡视工作。

乙组:在甲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手术前教育,大多数患者往往在有骨折的现象发生时,会有焦虑与恐惧的心理情绪,并且会有比较大心理方面压力,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给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技术,和相关技术所进行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增强患者对于骨科治疗技术了解知识,减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与护理,因为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运动会减少,对患者下肢血液的回流有促进的效果,防止出现淤血的现象。手术后体位方面的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要让患者维持平卧的姿势,提高患者的双下肢,促使患者静脉血液回流。提前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让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率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与下肢的肿胀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发生率 指标以(%)表示,行X2检验。其余指标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乙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是(34.6±2.1)h、住院时间为(11.2±4.1)d,乙组指标要显著优于甲组(P<0.05)。如表1所示:

2.2乙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38),疼痛率为7.9%(3/38),乙组发生率均要低于甲组(P<0.05)。如表2所示:

3结论

脊柱骨折疾病在临床疾病当中较为常见,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因为患者对于临床骨科治疗方式不够了解,所以对患者状态会出现焦虑与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治疗后,要长期的卧床,运动量也会减少,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容易形成,对患者的身体也会有不利影响出现。所以在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是(34.6±2.1)h、住院时间为(11.2±4.1)d,乙组指标要显著优于甲组。乙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38),疼痛率为7.9%(3/38),乙组发生率均要低于甲组。说明在脊柱骨折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综合康复护理是在患者手术前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患者需要全面认识骨折疾病与对应治疗的技术,在实施手术期间,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还可以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在术后给患者进行双下肢的按摩护理,促使患者的下肢血液加速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淤血,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中,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缩短下床活动的时间与住院的时间,同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杰. 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8):140-141.

[2] 蔡秋艳. 对脊柱骨折术后的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64.

[3] 赵会,李雯敏,吴青霞. 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 西部医学,2011,23(6):1150-1151,1153.

猜你喜欢
综合康复护理脊柱骨折预防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7年5期)2017-03-18 14:45:22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
医学信息(2016年35期)2017-02-23 11:12:26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影响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