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1-01-03 04:56:30张静
启迪·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静

摘要: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融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数学教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此才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一、使用趣味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缺乏对抽象和复杂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融入一些趣味化元素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来传授和分析相关的数学问题以便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卡通人物的声音来讲解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的语气来进行教学,如此可以给学生营造出生动、趣味的教学氛围。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只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课堂教学的氛围更为枯燥和单一,缺乏生机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更不用谈及教学效果的提升。生动的语言不但会吸引学生参与的注意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角》这一节数学知识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语言魅力进行教学:“钝角是老大,直角是老二,锐角是老三宝宝。”这一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记住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这一数学道理。采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便于掌握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解决实际的问题,[1]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不充足,从而使学生無法将学到的知识应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并且主动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主动的探究和学习,并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平均分》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家里来了三个小客人,主人有六块糖果要分给他们,有几种分法?怎么分更公平?教师可以找学生上台演一演,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再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学生初步接触质量单位,不好理解。教师可以带一些物品进教室,例如面包,火腿肠,酸奶,盐,卫生纸,洗衣粉,洗洁精,黄豆等等生活用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拿一拿物品,自己感受一下一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什么物品的重量用克表示,什么物品的重量用千克表示。如此一来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设计出合理的问题,从而牢固地掌握相关的概念。

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原动力,兴趣的激发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数学知识的枯燥性和乏味性[2]。数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来说具有抽象性和立体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反感的情绪。这就需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学习“量一量、比一比”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好尺子、各种实物。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工用尺子测量实际的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要将不同物体的长宽高的测量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对比,辨别哪种物体长一些、宽一些和高一些。在具体实践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力量下还可以更为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分析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数学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思考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兰芳.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J].才智,2020(14):170.

[2]杨锦.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66.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