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摘要:德育始终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也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在今后的教育中会越来越重要。小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小学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质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小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能够让德育教育变得更加有效。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为小学生创造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对事物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就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是必要的。小学教师应该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的长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育教育始终被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更多地重视文化课成绩,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是比较弱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德育教育可以将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化,让德育教育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够寓教于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完整的德育环境,促进家校共育的进行,也能够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的方式,让德育评价的内容更加完整,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策略
1.借助媒体呈现资源,让德育形象化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下,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德育内容是比较枯燥的,甚至是令人感到厌烦的,教师习惯于说教式的德育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的积极性不会很高。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呈现德育教育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以及微视频等等方式都可以更好地辅助于德育教育,能够让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学校利用每周二和每周四上午的课前五分钟实践,在教室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方面。当然,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微课堂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针对一年级的新生,我校播放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系列短片进行引导教育;中年级的学生通过《诚信在我心中》等动画视频提升学生 的呈现和环保意识;高年级学生通过观看英雄楷模等事迹,更好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堂的内容还会定期地更新,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资源教育库。
2.借助微信家校沟通,让德育完整化
开展德育教育,離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参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当前的德育教育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德育教育中家校合作不够紧密,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观念都比较落后,认识不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因为家校合作需要家长付出时间来参与,但是传统的合作方式又比较耗费时间。但是通过微信进行家校沟通,可以让德育更加完整化。
例如,我们学校就创设了各班级的微信群,作为班级沟通的桥梁,并且让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除了充分地交换信息之外,还可以就德育话题进行探讨,共同协商来制定德育措施。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来解答家长的问题,也可以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德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德育教育能力。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进行家校合作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新桥梁,留言功能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
3.建立电子评价机制,让德育系统化
在德育教育中,教学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德育评价能够让德育教育更加有效。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下,不太注重德育评价,德育评价容易流于形式化,德育评价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不够系统和全面。但是在信息技术下,德育教育的评价能够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例如,针对学生的成长情况,我们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在电子档案中不仅包括学生的成绩情况,德育教育更是一个重要的版块,里面又划分许多细的内容,包括合作意识、竞争观念、奉献精神等内容。那么评价的主体也需要多元化,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属,而且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参与进来,这都可以通过电子评价机制很好地实现,更加省时省力,也保障了评价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能够为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作为小学教师,应该要不断创新和思考,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小学德育教育中。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J]. 隋金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1)
[2]构建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分析[J]. 祁燕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