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立
高一上学期,我加入了学校的RC社团。初出茅庐的我什么也不懂,是在指导老师和其他社员耐心的帮助下,才渐渐入了门。通过一学期的活动,我对科技创新有了亲身的体会和感悟。
在真正接触之前,遥控飞机在我看来非常简单:小孩子都能玩,有什么难的?可当我拿起遥控器操控,飞机却常常“横冲直撞”,甚至数次面临可怕的“撞机”危险。我这才知道,航空模型和小孩子玩的遥控飞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操控手法、站位等都会影响它的飞行,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无数次实验后,我才渐渐掌握了一些飞行技巧,飞机终于开始听从我的“指挥”了。
和遥控飞机接触更多后,我遇到了新的问题。在上学期的“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季”无人机编舞比赛中,我们的任务是编写程序并将其传输到无人机上,让按照程序飞行的无人机看起来就像是在空中翩翩起舞。看着老师只是简单地拖动程序块,飞机就在空中有模有样地飞了起来,我们的脑海里顿时有了飞机“曼妙的舞姿”的设想。可当我们想通过编程将脑海里的画面在现实中表现出来时,却发现自己低估了编程的难度。比如我们为了避免撞机而提高了某个动作的水平加速度与垂直加速度,却没有同步修改下一个动作的加速度数值,也没有相应地修改延时。因此,我们自信地改完了程序,预览却一直显示着“撞机”。就这样,我们的耐心被一点点磨灭。
老师看着被我们改得面目全非的程序,耐心地指导我们将程序简单化,让我们在纸上画出飞机坐标的草稿。于是我们先删去了灯光的修饰,把程序改成最简单的模样:直线移至A点……X方向移动,Y方向移动,Z方向移动……垂直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然后我们将每一个动作的坐标都在纸上构建出来,一一对应飞机坐标,勾画出飞机飞行的路线,排除撞机的可能。过了许久,我们终于把混乱的程序变得井井有条,飞机飞行的设想实现了!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编写程序一定不能天马行空。于是,后来再编写程序时,我总是會把自己的构想先在纸上一步步画出,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设想不切实际的问题。
当然,我也认识到,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只是存在于编写程序这一方面,在所有科研与实践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地拆分,每一步都反复尝试、思考、修改、落实、练习。我想,科研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我们会继续致力于将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创造令人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