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
绿豆虽小,却是夏日里清凉解暑的必备之物,也是粮食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绿豆这种植物,不蔓不枝,可爱的绿色叶子,细长的绿色豆荚,小巧玲珑的绿色豆粒,留给人们“小清新”的印象。
古人爱食绿豆,在食用上有许多经验之谈。像绿豆芽、绿豆粉、冰镇绿豆等,早在宋代就被开发出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林洪的《山家清供》等,都记载过绿豆的吃法。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记载过绿豆粉:“绿豆粉也,铺姜为羹。”一粒不起眼的小绿豆,经过厨师的巧思妙手,衍生出多少令人惊艳的美味?
绿豆糕是一款令人钟爱的消夏小食。把绿豆浸泡之后,去皮煮烂,碾压成泥,下锅翻炒,按个人的喜好加入冰糖、巧克力、薄荷等,如果你喜欢带馅的,亦可包入红豆沙、花生酱、芝麻酱等,然后用模具压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放到冰箱冰镇一下,口感会更好。绿豆糕小巧玲珑,配上一壶红茶,清香绵软,消暑解毒。
儿时,绿豆糕是稀罕物,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外祖母做的绿豆糕,松而不散,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每年夏天,凤仙花开的时候,外祖母都会做一些绿豆糕消夏。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儿总喜欢故意在外婆面前“演戏”,在外面疯跑累了,回到家蔫头耷脑,搬一个小板凳,一脸痛苦地对外祖母说:“热死了,热死了,我要中暑了,太难受了。”外祖母便笑眯眯地走进屋,拿几块绿豆糕塞进我们的小手里。我们笑逐颜开地吃起来,吃完后觉得神清气爽,心满意足地拍拍手。后来,我读作家张爱玲的《私语》,里面写道:“每天下午认两个字之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别人学习之后吃绿豆糕,我们是玩耍之后吃绿豆糕,两相比较,不免感到汗颜。
母亲不会做绿豆糕,但会煮绿豆汤。仲夏时节,人像待在蒸笼里,树叶没精打采,连猫儿、狗儿都躲到阴凉的地方,只有蝉不厌其烦地叫着。母亲抓一把绿豆丢进锅中,添两瓢清水,慢慢熬煮。窗外热浪蒸腾,锅内绿豆翻滚,袅袅的水汽中,一粒粒小小的绿豆随着水花上下翻腾起舞。等熬到绿豆开花,粒粒绵软,煮得汤色鲜翠,清香弥散,一锅绿豆汤就煮好了。母亲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凉,我们在热浪难抵的时候喝上一碗,立马心火熄灭,清凉来袭,心生惬意。犹记得,年少时,夏天我每每放学回家,热得心烦意乱,母亲便盛一碗晾凉的绿豆汤端过来,我咕嘟咕嘟喝下去,凉丝丝的,甜滋滋的,心中那个美啊!
绿豆绿,绿豆的绿是对颜色的固执和坚守,从娇小嫩芽到年华老去,从茎叶到果实。绿豆小,形容一件事情小,人们喜欢说“针头线脑,芝麻绿豆”,非常形象贴切。不过,绿豆虽小,却有大用处。一粒小小的绿豆,能衍生出各种味蕾上的享受,像绿豆冰、绿豆粉、绿豆糕、绿豆汤、绿豆芽、绿豆粥、绿豆粉丝等。明代医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绿豆为“真济世之良谷也”。绿豆是清热、败火、解毒的“济世良药”。绿豆是药食同源的杰出代表,生活中若少了绿豆,肯定会逊色不少。
一想到绿豆,我便顿觉清凉。我不会做绿豆糕,偶尔煮绿豆汤,最常做的是熬绿豆粥。整整一个夏天,有绿豆陪伴,清凉不少,浮躁的心境也会渐渐沉淀下来。匆匆忙忙的脚步,忙忙碌碌的人生,闲时,喝一碗清凉败火的绿豆汤,人们便可享受片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