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淮河,从这里出发,在大地上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淮河源文化陈列馆,我来了!
淮河源文化陈列馆,坐落在桐柏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淮源镇固庙村。它的前身是淮祠,又名淮渎庙,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是我国最早的治淮机构所在地。
陈列馆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口辘轳井,似乎在默默诉说着经年往事。据工作人员说,由于这里是淮河的源头,这附近的水质都非常好。这口井,水清冽甘甜,无杂质,水质特好,附近的居民都来这里取水吃。我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工作人员来提水,我也体验了一把辘轳汲水。轻轻摇动辘轳的手柄,灌满清冽甘甜淮源井水的木桶,徐徐上升,我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陈列馆的大门前,两头威武的石狮子,张大嘴巴,瞪着圆目,脖子上挂着大铃铛,爪子锋利无比,它们日夜守候在这里,为舍小家为大家的治水英雄——大禹,看家护院,守护家园。
几间门坊,红色的墙, 红色的筒状琉璃瓦,向四边突出的屋脊上,屹立着群兽,正上的屋脊上盘龙栖凤。廊檐上,以绿色、蓝色为主的装饰,古朴典雅,画有龙、兽、花等。墙与顶中间,是装饰精美的木制中国结。
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门坊共五间,中间的拱形门最大,两边各有两间。中间的大圆拱形门上,“淮源”,两个遒劲有力的烫金大字,字体圆润饱满,镶嵌在门坊的正中间,这是清朝县令高士铎亲手书写。刻有“淮源”二字的汉白玉石碑,还完好地保存在馆内,是这里的镇馆之宝。下边是一副苍劲有力的烫金对联: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大概就是大禹为官忧民一生的写照吧。“淮河源文化陈列馆”,一行黑色的印刷体大字,在白色木板的映衬下,非常醒目。
踏进大门,左边为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桐树,右边是一棵大柏树,寓意“桐柏”。
穿过古木参天的院落,拾级来到禹王店。台阶上,有浮雕的翻飞水花和苍松云雾,门口有一顶古色古香的雕龙香炉。
禹王殿为两层,雕龙画凤,比门房装饰得更加漂亮。大门上,康熙亲手书写的“灵渎安澜”的牌子格外醒目。
殿内,高四米、重八吨的汉白玉大禹雕像,巍然屹立!你看他头戴雨帽,身着短袍,脚穿高筒靴,手持铁锹,浓眉大眼,髯须飘飘,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守护着桐柏这片净美的土地。四周的墙壁上方,挂着历代文人、官员、朝廷对淮源的题词。下方是大禹治水的古铜色浮雕,上面刻着解说文。浮雕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大禹治水的情景,下面配有清晰明了的解说文,让人如临其境。
站在禹王殿的门前,对面的太白顶,尽入眼帘。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仿佛看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坐在禹王殿门前,遥望着太白顶,正在煮淮水品茶,吟诗作对,谈笑风生,衣袂飘飘……
穿过禹王殿,后院正对着的是淮池,淮池的两边各有一口井。左边的井台上,刻着全国各地水质排名,淮源水被誉为“天下第七佳水”。
右边为一亭子,亭子里是禹王锁蛟井。据说古时,淮水泛滥成灾,是因为有一个叫巫支祁的水妖作怪,后来,禹王派人把他捉住,投在这口井里,天下才太平。据古人考证,淮河的源头为太白顶的一口井,山高水长,水流下潜十多里,与馆内的淮井相通,被称为淮河的源头,千里淮源的零公里测量点就从这里开始。
顺着后院左边的小道,我来到了“淮源民俗馆。”
“淮源民俗馆”为展示独具特色的淮源民俗而建,分“农桑稼穑”“民风淳厚“男耕女织”“家和万事兴”“传世皮影”“淮源大讲堂”等展厅 。
西厢“农桑稼穑”展室里,摆放着农耕文明时期的用具,摆件的陈旧和粗笨,仿佛正在述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中的漫长和艰辛。
“家和万事兴”展室里,复制了过去老式中堂设施,古朴的中堂画悬挂后墙正中,中间摆放八仙桌、太师椅等物件,东头摆放古式牙子床、孩儿枕,西头还有一顶花轿,显示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中原文化与楚汉文化交汇处的桐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桐柏皮影与山西、陕西、唐山皮影并称为中国影戏四大庶派。宋时随岳家军传入,至清末民初时最为鼎盛,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表演时生旦净末丑皆由一人完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時农忙,乡亲们互帮互助,叫“打晚工”。吃饭时没有大桌子,就把门板拆下,摆上酒席招待客人,门板宴应运而生,讲究“一上鸡子,二上鱼,三碗上个红肉皮”,取吉利有余,红红火火之意。大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场面十分热烈。
“大木森森桐柏榆松枫杨,细水淼淼淮源溪流湖海”。悠悠桐柏山,千里淮河源,热情厚道的桐柏人民欢迎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