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好好看?卓歇图

2021-01-02 17:05田玉彬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女真人发式箜篌

田玉彬

五代·胡( 传)《卓歇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卓歇图》(本页下方是其画心全貌)是一幅从画名、形象到画意都让人感到新奇的古画。

先说画名,“卓歇”是什么意思?别说一般人不知道,就连清朝乾隆皇帝也纳闷儿,他说,“卓歇”二字,不见于经传,于是他查了《辽史》,见有“卓帐”“卓枪”之语,乃悟“卓者,立也”。帐篷需要支起来、立起来,所以叫卓帐;卓枪呢,卫兵站岗放哨持枪竖立,卓枪就是立枪。那么,卓歇就是歇息于卓帐,或者解释为站着歇会儿也行。乾隆考证完,想必为自己的勤学好问而自得,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余尝谓陶渊明不求甚解之语为未当,若斯类者,不求其解可乎?”是不是挺好玩的?我们几乎能看到他得意地笑了。

《卓歇图》相传为辽初(一作五代后唐)胡瓌(g u ī)所作,但不一定真是他画的。胡瓌是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属于契丹乌索固部落,画契丹人游牧生活很有名,就连宋徽宗也很喜欢他的画。后来,古人见到游牧骑猎题材的画作,往往就说是他画的。如果画得差一点,就说是他的儿子胡虔画的。

画中人物主要是草原民族,是哪一族呢?按说胡瓌画的应该是契丹人,对吧?可是从头发样式来看,画中主要是女真人。辽代契丹族、金代女真族、西夏党项族、元代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的族别标志,主要是发式,其共同点是都髡(kūn)顶,也就是剃除头顶的头发。但髡发不是剃光头,而是在两鬓、前额等处留少量余发,或散垂,或扎辫。大概地说,契丹人(右上图A)是留额前发,或留两缕长鬓发;女真人(图B)是脑后留两缕发;蒙古人发式(图C)和女真人相似,但在脑门多留了一撮头发;党项人(图D)是沿着头部两侧留发。请看本页下方牵马的人,他们的发式明显是女真人发式。要知道,辽初女真人还局限于东北白山黑水间,胡难得一见,更别说画他们了。那么,《卓歇图》画的是什么呢?

请看本页上部图,地毯上坐着两个人,左边是首领,这没什么疑问。右边那个是什么人呢?看上去,此人面容白净,似乎没有胡须,有人认为是那首领的妻子。啊,不是的!看他的脸部造型(右侧小图)就知道,他是男的。再看他的帽子,那是南宋文人流行戴的“东坡巾”。再看上部图左下角,有两人在弹一种拨弦乐器,那是箜篌。据《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早期乐器只有“鼓笛”罢了,金灭辽后礼乐中才出现箜篌。实际上,南宋高宗曾多次派遣宦官带使团出使金国,此白衣人,很可能是宦官担任的使臣。按照当时金国的规矩,南宋使团不是到后立即開始谈判,而要先跟着他们去打猎多日,然后才正式谈事。这幅画所画的,应该就是在游猎期间的一次小憩。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当时热门的主题都杳然无迹,但在当时却耗尽人的执着。《卓歇图》何尝不是如此,画中人物只是休息片刻,千年已过。只有后人再次关注这个画面,才会依稀听到箜篌的弦音。

猜你喜欢
女真人发式箜篌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启发式提问
箜篌城
浅析清代汉族女子发式造型对当代发式设计的影响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
金代的酒文化漫谈
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