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林文月在《清少纳言与〈枕草子〉——〈中外文学〉版代序》中这样概括道:“清少纳言把她仕宫近侍一条天皇皇后定子时期里,在宫中生活的种种体验,以随笔的形式记叙下来。内容牵涉的范围相当广,大体言之,有关于四季天象、山川自然、草木花虫、身边琐物,以及男女之情、赏心悦目之事、个人好恶之性、宫中节会之事等等,以多样形式缀连而出。”[1]4本文主要分析《枕草子》中清少纳言对瞬间美的把握以及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在《枕草子》中,清少纳言通过对瞬间美的把握来表现永恒的美感经验。金子元臣在《枕草子评议》(东京明治书院,增订版)中这样说道:“美的对象可能随时代变迁,但美感经验则永恒不变,唯其不变,故美感经验的底层乃具有永生不灭的原理。”[1]5对瞬间美的记录和表现,体现了清少纳言对时间流逝与对遗忘的反抗,正是在对瞬间的把握中,美被定格,从而达到永恒。
在第一篇《春曙》中,清少纳言打破常规,采用不同于以往审美旨趣的形式,表现对日常生活中美的关注,跳出了当时一般性的审美意识,“春不写樱花,秋不绘明月”。这是清少纳言对美的事物的挖掘与突破,正是在对春的美的描写中,它的瞬间美被定格,穿越千年,体现出一种永恒之美。清少纳言对日常生活细部也非常讲究。如碗、装水的容器、衣柜、草席等,虽然都是一些日常用品,但她却观察细致入微,对它们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在这样细致的描绘中,它们的美也被精致化、精细化。“妒羡他人,抱怨己事……”,清少纳言还善于用细腻的语言描写细腻的感情,不仅传达出那一瞬间的真实感受,而且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这种情感得以永恒。“想睡得不得了,躺下来,却有蚊子细微的声音……”这是清少纳言憎恨的事情,同时也是生活中微小的事情,却被真实记录了下来,跨越千年却仍让人感同身受,这种被定格的瞬间感受也通过引发情感共鸣而达到了永恒。这些都体现出清少纳言对美的感受的细腻体验和深度发掘。
《源氏物语》的第二十八回《朔风》,大风之中,各位主人公都带着淡淡的哀伤之情,对被风摧残的花草树木都带着同情和怜惜;而清少纳言却觉得台风过后最有情趣,东西都被吹得横七竖八,花草也都惨不忍睹。在清少纳言眼里,台风后的景是饶有趣味的,晨起被风吹乱头发的女人是极可赏的。她对细部的把握精准到位,因而能够把握瞬间之美。清少纳言还描写了一些家长里短,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不便,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都被真实细腻地记录下来,使人读来觉得亲切、真实。这种对瞬间美的精准把握使人不知不觉从瞬间中把握了永恒。
《日本文学史序说》中写道:“《古今和歌集》的美学,在10 世纪以来的贵族社会里被制度化了。平安朝女性日记的作者虽然接受了这一时代整个美学的价值,但却在封闭的小集团里磨炼着自己的感觉,将注意力集中在微妙的细部上……”[2]124而且,“与中国作家相比,可以看到日本作家对细节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通常不是对一般的东西而是对特殊的东西,不会对抽象的观念而是对具体的事物更格外关注,这种精神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这几乎是不容置疑的”[2]124。这种注重细部描写的风格与日本“古代歌谣”鲜明的肉体性是一脉相承的,即注重对细部的刻画,对具体的、特殊的事物的表现。这种通过对微妙细部感觉的磨炼从而达到对瞬间美的把握,正是清少纳言《枕草子》最吸引人的地方。
清少纳言的女性意识,在《枕草子》中从三方面表现了出来。首先,清少纳言强调男女平等。她认为女性不应该没有志向和指望,而应该像男性一样找机会和其他人相处。她对男人官位的讲解头头是道,对女人地位的分析鞭辟入里,“女人真是吃亏”表达出其作为有能力且独立的女性对男女平等的诉求。其次,她乐于讽刺、挖苦男性。在《枕草子》中,被她讽刺过的不仅有僧都、文章博士,而且有贵族男性。她戏弄藤原公信、打趣权中将、调侃大进生昌……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男子,没有望而生畏或者毕恭毕敬,反而是拿他们开玩笑。她并没有被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所束缚而唯唯诺诺、谨言慎行,相反,她当众品评男性,细数了男子种种的不是,言辞犀利。再次,她还在《枕草子》中塑造了许多完美的女性形象,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皇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高人一等能力的清少纳言……以此与男性形象形成强烈反差。总之,清少纳言的女性意识在清新脱俗的文字表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少纳言的这种女性意识并不是空穴来风。首先,它与古代日本女性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日本女性文学》中有这样的描述:“现存最古老的历史书《古事记》中就涉及两性神话和女性崇拜,在日本最早确立了神的母性原型以及母性生命的根源。……”[3]38因此,日本社会也是经历了从女性崇拜到男权社会的转变的。知识渊博的清少纳言从古老的历史书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女性意识的萌芽想必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其次,平安时代是日本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涌现出大量的女性作家。而平安朝才女辈出的现象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自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至镰仓幕府成立,贵族文化在约400 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兴盛起来。实力强劲的藤原一族确立了“摄关政治”,并通过与皇室联姻,进一步巩固地位。为让女儿日后入宫为妃,高级贵族往往会招收名门才女负责女儿的教育,在其入宫后也会挑选才学兼备的女官随侍在侧。而中层贵族也迎合这一趋势,为将女儿培养成后宫女官不遗余力。自从建立了摄政统治以后,藤原氏为维护家族的特权,便一心想把自家的女儿送至宫中做皇后、皇妃,借以左右天皇。因此,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活动大多以女性为中心,当时的贵族女子皆是从小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这些贵族女性最终仍是政治斗争中的诱饵和牺牲品,但在客观上给女性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认为女性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清少纳言多次在文中表现出对其身份以及职位的得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清少纳言的女性意识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再次,从日本土著的世界观[2]30来看清少纳言的女性意识。在平安朝时期,身份尊贵的妇人和女官都有着良好的汉学修养,汉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清少纳言,是如何与汉文化中“三从四德”的男尊女卑思想作斗争的呢?在9 世纪,日本将引进的汉文化加以“日本化”。紫式部与《源氏物语》也深受这种日本化的影响。紫式部在创作《源氏物语》时影响她的不仅有深深的汉意,而且有日本本土注重此岸的土著的世界观,且更注重现世的享受和体验。笔者认为,清少纳言在创作《枕草子》时情况亦是如此。对于这种土著的世界观,加藤周一评价:“以我个人的看法,那是表现时代的现实感,表现所有人的活动和喜怒哀乐的实际存在,以及表现作为人在今世走一回的感情世界。我们可以从‘任命本事不久长,寿命纵令只剩一两天,也应珍惜才是’中,找出‘人命’的有限性和‘一两天’背后的永恒。”[2]30加藤周一在这里也提到了有限性与永恒性。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白驹过隙,我们怎样才能将这短暂的生命活出永恒的价值,这与清少纳言的如何将瞬间之美定格从而成为永恒是相通的。表现时代的现实感,表现所有人的活动和喜怒哀乐的实际存在,与清少纳言用细腻的语言描写细腻的感情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因此,日本本土的世界观也是影响清少纳言女性意识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