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 12:10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工作财务

薛 洁

(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47)

在制造型企业的运营发展阶段,借助财务指标对业务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并不断提升监督管控力度,确保企业的各项行为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需求,确保各项业务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动态化监督。由于制造型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压力、矛盾因素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内部存在的不合理经济行为增多。因此,企业需要借助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出相应的约束策略,并消除经营过程中可能蕴藏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制定有效的财务管控制度,加强费用支出的管控力度,进而提升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发挥内部控制的实际效用,推动制造型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制造型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作为制造型企业最关键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在传统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为企业的相关利益人员提供价值较高的信息。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制造类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属于组织内部结构的基础,是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独立监测与评价活动的必要路径。与外部审计相比较,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审计效率更高,覆盖的范围较广,审计的目标更加明确。其不仅能保护相关利益人员的基本权益,还能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预防不必要的风险发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制造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

在制造型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与其他职能工作相比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时间较晚,导致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了解不充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部审计的地位不高。企业许多管理人员都将内部审计工作,视为财务审计、财务管理的辅助工作。如此定位不合理,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一定局限性,出现许多部门相关人员不配合的情况,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推进。②忽视内部审计的作用[1]。由于制造型企业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应有的重视,也不注重审计工程的实际成果,就无法及时发现审计存在的问题。由于各项整改问题无法贯彻落到实处,使得企业缺乏对审计工作作用的正确认知,直接影响内部审计质量。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独立性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制造型企业仍存在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①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许多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大都是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控,而财务负责人还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导致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监督作用。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不是专职岗位,还身兼其他岗位的工作,而且不单单是审计人员监督职能无法分离,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还可能存在相互协作的关系,进而使得内部审计监督效用无法落到实处。

(三)内部审计方法滞后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持续发展,制造型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的审计方法能提升审计的质量。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许多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具有滞后性:①审计方法单一陈旧。很多企业采用的审计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例如:核对法、分析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较为陈旧且缺乏合理性,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2]。②尚未引入信息化的新型审计技术。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并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企业没有引入信息化新型审计技术。究其根本,就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审计设施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所持的审计理念比较传统,进而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缺乏全面性的审计管理人才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较为复杂,审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不仅仅要掌握财务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基本原材料、性质、生产设备、设备维修与保养周期等。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市场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且了解内部审计这种缺乏全面性管理人才的情况。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管理人员审计理论与专业实践素质不匹配。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财务人员兼任,虽然了解税务专业与财务专业的知识,但是对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不足,进而对审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加强制造型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对策

(一)推动财务管理改革,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制造型企业进行内部审计,以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为基础内容。也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需要结合财务管理改革的需求,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推动财务管理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一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确定内部审计的地位。制造型企业需要借助制度建设的作用,明确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刚性,确保审计机构有单独审阅财务档案、单独工作的权责[3]。可以直接向董事会进行汇报与总结,为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制度化的保障。

二是在财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内部审计意识。采用宣传、教育等多元化的形势,确保内部审计传播到位,以便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以企业监事会为核心,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

对于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相关人员就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以企业监事会为核心,强化审计过程的监督与把控。监事会具有工作独立的特点,较为适合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在撰写内部审计报告的过程中,通过监事会管理,能有效消除外部影响因素,避免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干扰[4]。其次,要设立单独办公空间,建设完善的办公设施。制造型企业进行内部审计,需要杜绝外部因素的影响,才能保障审计效率不断提升。需要结合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内部审计工作创设独立的办公空间,还需要购置单独的办公设施,确保审计工作能独立完成。制造型企业还可以建设内部审计网络平台,提升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与及时性。最后,要避免出现审计人员兼职的风险问题。对于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审计人员不能由企业其他员工兼任。对于从外部选拔招聘的人员,需要经过保密培训才能上岗,以此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三)引入先进审计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造型企业需要立足于基本情况,引入先进的审计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战略目标等,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照搬其他优秀企业的成果经验,而是需要进行全局性的分析,了解实际的财务状况,并且逐步完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5]。制造型企业通过引入全新的审计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段,做好内部审计技术更新的工作,保证审计内容包括数据库建设、计算机平台建设等,并注重理论知识与技术更新的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

(四)注重审计人才培养,组建专业内部审计队伍

制造型企业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再培训工作。结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情况,落实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比如,对于理论性审计人才来说,需要提升其实践水平,配以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才帮助,使其迅速积累审计经验,并了解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使其能成为实用性的人才。通过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现代化的内部审计职业人才队伍建设阶段,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并结合项目培养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引入更多高素质人才,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制造类企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完善内部管控机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之外,还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措施,解决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更加关注内部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并且提升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控制。通过进一步提高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引入先进合理的审计方法以及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促进制造型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独立性审计工作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独立品格培养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