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振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筹建仅一年有余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要实现项目开工建设的目标。作为一座通往粤西地区的新跨海通道,黄茅海肩负着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建设条件错综复杂、工程线位悬而未决、通航用海迷离徜彷等,诸多难题横亘在黄茅海通道建设路上。为了攻克难关,实现项目开工的目标,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党支部(以下简称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开展了以“提升党建‘三力’,确保项目开工”为题的“开路先锋”工程,通过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行动力、创新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程建设优势,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全长31km,其中海域长度约15km,跨海段设置两座主桥,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工程。建成后,将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
工程项目拓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做到哪里,党组织、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提升党组织的行动力;通过不断提高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质量,提升党组织的创新力,以提升党组织的“三力”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斗堡垒,顺利完成通航、防洪、环评、地灾、压矿等数十项开工前置工作,实现项目2020 年开工建设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抓强政治建设,有机融合组织内的各个要素,形成整体合力,从而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政治功能。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019 年1 月,黄茅海大桥管理处党支部正式成立;2020 年2 月,更名为黄茅海通道党支部。同时,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2020年4 月,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完成支委增补选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5 名支委工作职责,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组织建设是我们党自身始终过硬的关键所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通过对党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促使管理中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推动了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为开工的前期各项工作发挥了“化学反应”作用,助力了项目加快建设。
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神经末梢”和“最小单元”。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通过发现和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见贤思齐;通过将主题党日搬到“工地建设一线”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强化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筑牢工程建设一线的战斗堡垒,提升党组织的行动力,为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设置组织工作党员责任区。一是做好调入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根据管理中心人员调任情况,对调入的党员认真进行档案的审查,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做到每月更新组织关系转接台账登记工作。通过规范化管理,让调入的党员同志第一时间进入到黄茅海的大家庭,有效壮大党支部的力量。二是做好调入人员人事关系接收工作。根据上级人事部门的安排,积极做好调入人员的人事关系的转接,为调入人员安排合适的岗位,确保管理中心工作运行高效有序。三是制定管理中心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牵头组织制定党建和行政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党支部和管理中心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设置筹建工作党员责任区。一是建立筹建工作台账。通过量化党员责任,结合项目筹建工作重难点问题,建立重难点推进、工程招标、征地拆迁和办公驻地等工作台账管理机制,每半月更新动态追踪筹建的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定期会议机制。通过发挥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头雁”作用,每月召开筹建工作协调会议或主任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详细部署。
设置宣传工作党员责任区。宣传工作也是生产力,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把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干部纳入党员责任区,确保建设者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一是在重大节点宣传中,充分结合新时代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求,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润物细无声中“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在典型事迹宣传中,深入挖掘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大国工匠、优秀党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高质量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围绕支部书记带头、党员骨干集中克难、广大党员示范引领的思路,突破固有的思维,搭建常态化党员突击队平台,进一步把精力和心思聚焦到实现党建引领开工建设这一核心目标上,促进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
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归根结底是看组织效能如何。为确保按期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党建融合到筹建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做到组织共融、任务共担,汇聚起基层组织集体智慧和力量,有效破解工程建设难题。
“函审+视频”,完成初步设计评审。初步设计评审是前期工作一个重要环节,评审会不开,后面的工作无法进行。一边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边是形势严峻的工程建设。怎么办?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多次讨论后,创新提出了以“函审+视频”的会议方式进行专家评审。硬件设备安装、多方沟通协调、各方意见汇集整理,为了开好此次会议,党支部牵头成立多个小组条分缕析的跟进各项工作。2020 年2 月28 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00 多名专家、代表同时在线开会,顺利通过了项目初步设计评审。这是广东省重大项目首次通过“函审+视频”的会议方式进行专家评审,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创立一体化清单,解决前期工作专题。针对项目推进需要开展十多项专题工作,存在流程交叉、错综复杂和政策变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统筹各项专题平行开展难度极高。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积极协调,通过逐项厘清批复流程、逻辑关系,细化工可前置专题、开工前置专题、方案设计专题和施工策划专题工作计划等,创立了项目专题工作一体化清单,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专题工作模式。
创立“双循环”工作机制,推进前期管理工作。在项目成立初期,人员配置不足,要同步管理工可修编、前期专题、开展招标以及项目筹划等多项工作。为此,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创新工作机制、巧借外部团队力量,通过创立内部的主任办公会、外部团队周例会的“双循环”工作机制,协调各方工作步调,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搭建“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扫清开工建设“障碍”。从项目组成立到项目正式开工,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解决现场的水通、电通、通信、路通、施工场地、永久用地用海用林等问题,党支部在充分考虑后,将各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表格化、清单化、由专人跟进,通过内部定期召开进展分析会、找出进展受阻根源后逐个击破,借助地方政府和上级单位的力量稳步推动项目顺利开工。
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激发创新动力,通过创新工可修编范式、创新专题工作机制及创新前期管理机制等创新工作方式,解决专题开展、方案设计、前期管理和开工筹划等筹建领域的重难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 年6 月6 日,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的见证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在江门台山市黄茅海海面上打下了第一根钢管桩,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了半年。
站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新起点上,黄茅海跨海通道党支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懈奋斗,为高质量建设好黄茅海跨海通道和实现交通强国梦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