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网民心理分析与网络舆论引导

2021-01-02 22:02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领袖网民观点

马 征

(中共阜新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室,辽宁 阜新 123000)

据统计,截止到2020 年3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04 亿,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4.5%[1]。互联网的普及为信息的传输带来了便利,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场所。舆论又被称为“民意”或“公众意见”,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上出现的焦点事件或社会公共事务等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或做出评价,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了占一定数量的大体比较一致的民意或公众意见,即产生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在推动社会发展、反映民意民情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网络舆论也是把双刃剑,负面的网络舆论或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所以,对负面的或非理性的网络舆论进行积极引导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舆论的引导要充分考虑网民的心理及心理变化,所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影响网络舆论的心理机制

网络舆论的形成受网民个体心理的影响,同时受群体心理的影响。

(一)个体心理

1.焦虑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尽管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快节奏的生活也让人们感到越来越焦虑,开始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当从网络上看到与教育、食品安全、医疗等相关的负面信息时,会不自觉地产生焦虑情绪,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进而形成网络舆论。

2.受个体已有认知图式的影响

在面对同一种外部刺激时,个体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已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对其进行解读,进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在网络上看到同一件事,个体会根据固有的认知图式自动筛选信息,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信息再次进行加工处理,得出主观结论,然后会通过获取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强化和证实自己的判断,由此可见,个体已有的认知图式是个体应对网络舆论的基础[2]。

3.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个体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能会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寻求实现。有些个体由于性格、环境等束缚,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畅所欲言,或者是自己表达的观点得不到他人关注或认可,可能会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言论,为引起他人关注,甚至会夸大事实、传播谣言等,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肆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群体心理

1.从众心理

个体在受到群体压力或群体影响时,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或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态度、行为等方面努力与他人保持一致,这就是从众心理。网络舆论中的从众心理,表现为网民在网络中受到其他网民相对一致的舆论观点和群体压力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或认知,形成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或观点。

2.去个体化

一个人融入群体,就容易失去自己的个性。人们隐藏在网络背后,网络的匿名性在某种程度上给个体带来了“安全感”,使得他们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时可以尽情表达,不必考虑后果,因为在网民这一大的群体里,个体的责任也被分散,所以,在制造网络舆论时网民的顾虑会减少,因为个体单独承担责任的风险被降低,这使得网民在网络中发表观点更容易肆无忌惮[3]。

3.偏见心理

偏见主要是指对一个群体包括群体内成员预先存在的负面判断[4]。例如:地域偏见、种族偏见等。在网络舆论中,网民因为偏见心理,很容易对一些社会事件或热点问题作出带有歧视性的判断,并对这些事件或问题作出不准确的批判性评价。

二、心理学视角下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一)注重首因效应,政府相关部门及官方媒体快速做出回应

首因效应也被称为第一印象效应,即首先出现的信息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先入为主的主导作用。网络舆论形成初期,政府相关部门或官方媒体应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例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对新闻事件及时作出回应,掌握网络舆论事件的舆论引导权,避免出现谣言惑众的情况。

(二)重视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权威效应”

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依靠其拥有的众多粉丝群体,发布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信息、观点和看法,通过其群众基础带来的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5]。网络意见领袖通过互联网可以无限制地对全球网络用户产生影响,所以,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6]。

媒体和政府可以与各领域权威人士合作,将其培养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例如,流感季节,容易出现某某药品是“神药”的谣言,造成市民疯狂抢购囤药、药品脱销的局面,如果医药界权威人士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第一时间出来发声辟谣,就会避免市民盲目囤药。

一些知名、权威的官方媒体或官方微博也是重要的网络意见领袖,应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例如,2016 年关于“江西地震”的网络谣言,人民网第一时间出来辟谣,及时制止了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政府和官方媒体还应与微博大V、各论坛版主等网络意见领袖积极沟通、交流,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网络意见领袖共同努力,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

(三)严格实行网络实名制

互联网帮助网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去个性化”,人们隐藏在网络背后,发布虚假消息时不会考虑自己可能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面对的不良后果,内心还可能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目前,在我国,微信、微博、网站和各直播平台等在用户使用之前基本都需要实名注册,但发布消息时人们使用昵称或网名,所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用昵称发布或散播消息时并未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为此,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例如,微博平台在显示网民发布的消息或评论别人的消息时必须是实名或者昵称之后的括号里同时显示网民的真实姓名,人们看到自己的名字显示在信息上方,在发布消息或评论他人观点时会十分慎重,“三思而后行”。

(四)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7]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贫富差异显著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很多人面对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等心态失衡,会选择借助互联网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形成负面的或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为缓解网民的心理压力,维护好网络秩序,需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首先,可以邀请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等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定期为网民提供心理健康相关课程,通过宣传帮助网民更多地了解心理学知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引导其用合理的方法宣泄不满情绪。其次,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心理人士可以借助网络直播、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为网民提供个人心理咨询和群体心理辅导,随时了解网民的心理动态,通过线上咨询掌握网民的舆论动态,引导网民发布正面、积极的舆论观点,避免网民因为偏见、错误的认知片面看待社会问题,发布过激的言论,形成负面的网络舆论;同时,心理学专家和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政府官方微博等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发布评论文章或合理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引导网民正确认识社会热点事件,避免歪曲事实真相。

猜你喜欢
领袖网民观点
领袖风范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观点
追寻领袖足迹 奋力追赶超越——学习《梁家河》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平民领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有感“网民节”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