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02 22:11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朱 丹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生处,广州 510640)

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校劳动教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等实践,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为构建全面的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以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之一,直接决定新时代人才的劳动素养,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锤炼大学生坚强意志

大学时期是培育和锤炼年轻人意志的关键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在动手实践、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磨炼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培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有效促进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深化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伟大飞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是人才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新起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体验生活,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自身才能和智慧,创造并实现自身价值。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其自身的价值就越大。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使新时代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主动将自身的理想和信念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三)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生活幸福感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可贵。只有经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个体才会更加珍惜,才能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劳动与人的生存、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1],进一步领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内涵,进而提升生活幸福感。

二、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遇到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坚持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传统,为实践育人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尊重普通劳动者、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一定程度上被忽视,高校劳动教育被淡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得到实际锻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这种性质导致高校容易把劳动教育仅仅作为实施德智体美“四育”任务的载体,使其难以取得与“四育”平等的地位。[2]这种认识偏差导致高校淡化了劳动教育的实际落实,仅将其作为口号呐喊,最终导致高校劳动教育被边缘化。有的高校的确将“劳”纳入了人才培养目标,但在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等具体内容设计中却鲜少涉及劳动教育内容与实施细则。同时,相比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劳动教育及其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低。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很多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不仅缺少宏观的顶层设计,而且缺少详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即使部分高校开设劳动实践课,其内容也缺乏综合性和针对性,对劳动实践课的实践目标、活动安排、操作规范、操作技能评价、劳动安全保障等未提出可行性强的指导方案。另外,还有部分高校将劳动实践课设置为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纳入必修课,进而出现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的情况,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覆盖面不高、影响力不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不健全,致使有些高校劳动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失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相关制度理应包含在校园制度文化之中,而当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都缺乏劳动教育,既缺乏劳动教育的制度规定,也缺乏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同时,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应包含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并通过校园舆论宣传、人文景观等载体进行呈现,但很多高校却忽视了劳动教育的精神文化营造。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只有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然而,许多可以由大学生独立完成的劳动事务,却被高校服务业包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劳动教育氛围的营造。

(四)忽视劳动教育技能的培养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细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劳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应与时俱进,重点培养大学生与当前社会分工发展相适应的劳动技能。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且生活能力较差。究其原因,受经费、师资、设施保障等方面的限制,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等同于劳动教育,内容单一、以偏概全,模糊了劳动教育的宗旨,忽视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极个别高校将劳动教育活动作为树立学校社会公益形象的渠道作秀,背离了劳动教育技能培养的初衷。

三、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优化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这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新时代高校必须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为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3]同时,高校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密切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深入了解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诉求,努力走出一条适合院校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路子。

1.高校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根本宗旨。劳动教育在于正确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让学生在亲身劳动的过程中领悟劳动不分贵贱的精神内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以便将来更好地奉献社会。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指导下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劳动,更要培养学生奉献、勤俭、创新的劳动精神,使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高校要正确把握和深入理解新时代劳动的创造性。社会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创新创造成为了新时代的主旋律,这为新时代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4]高校要把大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劳动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

(二)开发课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为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备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意见》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对此,高校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完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真正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认真研究和学习《意见》提出的高校劳动教育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建立一整套包含劳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在内的系统化制度体系。同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合理设置相应的课时学分。高校可结合院校特色和地方实际,积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并完善对应的评价考核体系。

2.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微观层面,高校要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如劳动教育通论等课程,力争通过理论课程知识的熏陶使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宏观层面,高校要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既要体现综合性,也要体现创新性,促进大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类实践。

3.填充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内容。高校要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将劳动教育巧妙地融入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5]例如,绘画、雕塑等艺术类专业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功能;文科类专业可开展公益性劳动实践,发挥志愿服务在培养学生奉献、合作、奋斗等新时代劳动精神方面的育人价值;理工类专业可让学生在科学实验、实习锻炼的过程中手脑并用,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劳动精神。

(三)营造劳动教育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劳动教育的氛围,对其劳动素养的提高必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必须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爱好,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选择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时,高校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诉求,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决反对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观念。同时,高校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必备的生存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塑造勤劳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态度和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勤劳朴素为荣的意识。久而久之,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形成见贤思齐、互相学习的氛围,全校范围内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风尚。

1.加强校园隐性劳动文化建设。高校要在规章制度中体现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以制度的力量鞭策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实现劳动教育制度化。此外,高校还可在校园内设计劳模塑像等人文景观,在学校走廊、餐厅、学生公寓、教学楼等场所悬挂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宣传标语,大力宣传勤劳朴素、诚实劳动、艰苦奋斗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传播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正能量,彰显新时代先进的劳动文化。

2.加强校园显性劳动文化建设。高校可充分结合传统校报、广播站的优势,积极利用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线上和线下的延伸。例如,高校可在线上与线下同时开辟劳动教育专栏,广泛宣传在抗疫救灾等突发事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坚韧顽强、忘我奉献的高尚劳动精神,启发青年学生,引导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校形成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高校可开展关于弘扬优秀劳动精神的主题征文、演讲、朗诵等比赛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刻苦、奋发有为。另外,高校可组织与劳动实践相关的社团活动,方便学生进行劳动技能与劳动成果的交流,激发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的热情。[6]高校还可结合植树节、劳动节、雷锋月等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认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四)加强劳动技能培养

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良好劳动习惯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需切实以《意见》为基本遵循,强化劳动实践,重视劳动技能培养。

1.高校要重视专业性劳动实践。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习,夯实专业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造性劳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高校可将院校实验室对学生完全开放,为学生营造创业孵化空间,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7]高校可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技能大比拼、劳动竞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高校要重视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等各行各业的广泛联系,充分调研和了解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劳动分工的新形态及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突出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实践平台。高校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参加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着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内容,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而在大学生心中树立懒惰可耻、劳动光荣的观念。

3.高校要重点完善劳动实践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劳动实践评价考核应将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态度作为考核重点,一方面要设置量化指标,另一方面要进行劳动精神方面的定性考量。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劳动实践内容,探索技能展示及成果展示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同时,高校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劳动实践成效,全方面、多角度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对于学生劳动实践的意见和建议,与社会各界共同制定出更为科学、客观、合理的劳动实践考核制度。

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高校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大学生成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良好风尚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