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启示

2021-01-02 20:00陈根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院校

陈根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植根于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丰富。既是建立在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践基础之上,又是基于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近5 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力,增长势头良好,发展水平稳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却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将精神依赖和环境需求纳入“美好生活”的范畴,全方位多维度阐述了一系列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对高职院校生态教育也有启示作用。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生态与文明“共兴衰”思想

“生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生物的生活、生存状态,另一个是非生物的自然环境,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界限,而是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文明”则更多的印刻着人类活动的痕迹,它是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来“生态”和“文明”是两个不相交的概念,但如果违背自然生态规律进行财富创造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将是一种不文明的社会状态,2003 年习近平发现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后,开创性提出生态文明“共兴衰”的科学论断,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

生态与文明“共兴衰”思想是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之一,它科学的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历史进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生态是否生态,文明是否文明,两者其实是互为标准的辩证关系。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

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绿色发展根本目标,也是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就是维护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该发展观的指引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

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时就为“生态浙江”“绿色浙江”的建设有所思、有所谋,不管何种发展思路,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思路指导下,习主席又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思路、美丽中国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又不断推行“蓝天保卫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以人居为中心的环境整治活动。这一系列的建设思路和实践行动完美的诠释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即把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发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优先解决的位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明确阐述,表明党和国家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的阐述回应了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

(三)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经济立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是为使生态环境能承受经济发展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目标的思想。[3]

生态经济思想是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就有体现,如“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经济系统论诠释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与自然进行合理考量的重要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论揭示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关系论诠释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展现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协调发展思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目标论则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四)生态民生思想

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去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为“生态民生”。“生态民生思想”兼顾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包含了生态为民生的现实考虑,也包含生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关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论断即是最好的诠释。[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吃饱穿好阶段,还应有更高层次对精神生活和良好环境等的需求,涵盖民主、法制、和谐、公正、安全、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5]生态与民生相辅相成,其中生态是民生的保障,民生是生态的终极目标,党的十七大期间,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分别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单列民生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列生态文明问题,到了党的十九大时,民生、生态问题的融合问题凸显,又将民生纳入生态文明范畴之内,可见民生与生态文明之间的重要关系。总之,习近平的生态民生思想,深刻阐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

(五)生态安全思想

习近平“生态安全”思想强调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表现为通过合理、规范的将生态理念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制度设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安全的推进。

21 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生态问题也波及全球,全球气候变暖、世界能源资源紧缺、全球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全球面临着生态危机。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习近平提出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点,认为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严格、最可靠的保障,被称为“史上最严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是生态安全思想的最好诠释。

二、 高职院校生态教育面临的困境与不足

(一)生态教育思想不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与文明“共兴衰”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完美诠释,也为生态教育指明了方向,是所有进行生态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旗帜、行动纲领。

大部分高职院校“常规性”的生态教育也开展了10 年有余了,虽然国家一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实践教育活动,常规性、临时性的环境治理也不间断出现,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育领域,生态教育思想仍不坚定,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主管领导对生态教育仍有观望态度,造成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生态教育的信念飘忽不定。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支持力度疲软,在课程归属、教师筛选、经费管理、学生活动等方面都有体现,生态教育开展步入的“可有可无”“或左或右”的尴尬境地。

(二)生态教育定位不精准

国内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直接或间接的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但至少生态教育并未体现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民本性特点,一些高校的生态教育并不是真正为了学生而开展,或是为了别的目的,亦或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一切为了学生”并不真实。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但对授课老师的要求几乎为零,因为潜意识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很简单,谁都可以上,如果真正是为了学生,为了社会整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在老师筛选上应该要有一套规范的标准体系;还比如一些高校开展的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材料看是风风火火,成果满满,但实际上学校最关注的的往往是活动对学校有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社会效应,活动经费有没有超标的情况等等。所以,目前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定位于教育政绩,并未将生态教育活动服务对象框定为学生,出现了实质定位偏差。

(三)生态教育的封闭性

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封闭性源自目前高校教育体制,高校的生态教育,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建设是起点。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近10 年,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开设了基础性生态(环境)学课程,做到了普及、宣传生态环境知识的作用,也为大学生体验生态环境、关怀生态环境等创造了条件,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但是生态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中生态价值观的建立、生态意识的养成并非简单的环境认知课程或者几个生态宣传活动能实现的。观念、意识的撬动不仅需要基础性生态教育课程的铺垫,还需要其他课程潜在的“生态”优势共同完成。在这个方面,国内的生态教育的基本途径就只能依靠基础性生态学课程,没有其他课程的支持和辅助,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从而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要跨学科、跨专业开展教学活动实属不易,才有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单兵作战的局面。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态教育现状,思维单一、其他相关课程生态教育的渗透力不强的劣势凸显无疑。

(四)生态教育的随意性

我国的生态教育有较大的随意性,近几年,生态教育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教育职能部门也多次下文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但对高职院校如何落实生态教育,生态教育环节如何融入现行的教育课程体系却少有论及,比如很多高职院校设置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名称上就各不相同,而且该课程是放置于专业课课程体系之中还是置于选修课课程体系之中仍无统一标准,各高职院校对生态文明课程课时、学分等事项的规定也是各自为政。

美国就有所不同,13%的高校都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分为基础性的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两大类别,具体又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7]可见,相对于我国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美国等生态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的生态教育的规范性和连贯性较强。

生态教育的随意性还表现在生态教育活动方面,一些高校有时候会迫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生态教育活动,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或者为引人眼球,开展“过节性”生态教育活动,如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的校园生态教育活动,此类活动具有临时性、不规范性的特点,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有时候反而会令学生厌恶和反感,从而难以达到生态教育的目的。[8]

三、贯彻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优化高职院校生态教育体系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把握生态教育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发展性的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10]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是生态民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完美的诠释了价值“民本性”的特点,即习近平生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其价值取向和核心宗旨始终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顺应民意,体现民情。[11]

“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是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应有之意,“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维护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来讲,开展生态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在高校,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人,学生培养效果的好坏才是判断高校生态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除了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外还有两个方面应引起注意:第一,教师“管”“教”观念向“服务”观念的转变。生态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引导、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变依赖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需求引导式教学。第二,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明确自身“服务者”的定位。“管理是引导,不是去左右;管理是影响,不是去支配;管理是感染,不是去教训;管理是解放,不是去控制。”以学生为中心是对学生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教学理念会慢慢感染整个校园,从而影响师生,受益的不仅是生态教育,其他所有教育活动终将受益。

(二)领悟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内涵,深化生态教育内容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覆盖生态与文明“共兴衰”思想、生态经济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安全观、“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等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与社会其他各方面的紧密联系。

相比之下,我国生态教育的内容上则略显单薄,不仅广度不够,而且深度也不够,因此,在深化生态教育内容方面着重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态教育知识的覆盖面上应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应包括目前初级的生态常识、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的简单认知,应更为广泛,从目前的生态知识系统来看,生态技术、生态健康、生态标识、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美学等都可以是生态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筛选相关内容进行课程教学。比如,某高职院校开设有园林专业,则可以在专业课中设置生态工艺课程;某高职院校开设有美术设计专业,则可以在专业课中设置生态美学课程;第二,生态教育还应注重深度的把握。传统的生态教育不仅零散,而且“蜻蜓点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会设置一些基础性的生态教育课程,而且多是通识课或者选修课,知识点的传授上也是一带而过。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专业课程,如果不能设置专业课程,则应在选修课范围内加深教学层级。

(三)吃透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精髓,提升生态教育感染力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价值“民本性”、思维“全局性”的特点,追求发展,但绝不放弃对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驾护航,追求发展,也绝不急功近利、因小失大,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生态教育是言传身教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注重感染力的教育,这与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民本性”和“全局性”精髓也是一脉相承。提升生态教育感染力要做到:一要孕育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能对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潜在的影响还将持续到学生毕业之后,甚至影响他们终生。“民本性”所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和“全局性”所要求的可持续教育理念都在生态校园文化孕育中能够体现。二要打造典型的生态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是针对生态教育的专门性的教育场所,典型的生态教育基地能有效的融生态理论知识与生态实践感受于一体完成生态教育,就好比一个加工厂,出来之后就都达到了生态加工的要求。总之,典型的生态教育基地的生态教育是一种较好的提升感染力的教育形态。“民本性”所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和“全局性”所要求的可持续教育理念同样都在生态教育基地的教育中能够体现。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院校
绿色低碳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漫说文明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