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究

2021-01-02 00:01冼志机卢慧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基地学校建设

冼志机 卢慧仪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1 我国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模式

1.1 单一实践基地模式

所谓的单一实践基地模式,主要是指单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模式,这一模式一般是由企业建设的,在建设完成之后会与学校达成协作,供学校学生进行实践和实习。学生要在企业当中到具体的岗位上进行实践,并且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按照企业的规定流程进行实践和训练。由此可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1]

1.2 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度在发达国家是一种常用的人才培养制度,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传统的师傅学徒制度和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制度进行相互结合,最终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可以得到综合性的提升,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度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模式当中,一般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1.3 职教集团合作模式

职教集团合作模式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使用这一模式比较多的主要是高职院校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指由高等院校和企业来牵头,在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协调下,将学校和社会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集中,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情况。在集团当中,由院校、企业、政府机构、中介机构等多种不同的成员和组织构成。所以在这一种全新合作模式下,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1.4 科教园区合作模式

科教园区合作模式主要是由政府规划设立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在这一种模式当中,实现了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建设等相互结合,是一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模式。[2]在这种模式当中,科技园区一般便是学校的园区,所以这些园区大多都具有人才的优势,同时还具有科研、实验等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高科技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基地。从科教园区合作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发现,虽然这一种模式的定位相对较高,但是依然具有一定的校外实践功能。

2 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很多高校在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因为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很多高校在选择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时候,会主动选择那些知名度较高、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型企业,但是又因为很多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导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人员之间存在着比较疏远的关系,这就使得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便会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而且缺乏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践基地工作人员的评价不科学准确,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2 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高校在建设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的时候,还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从当前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并没有明确的部门对具体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负责。学校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进行宏观的指导,并不会对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具体的管理。学校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只由学校的二级单位对其进行管理和负责,或者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3]这样的情况存在较大的表面性,而且合作形式过于松散,无法明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教学基地的优势。

2.3 学校和企业缺乏深度合作

很多高校会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进行混淆,但实际上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出发点是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但是同时又可以获得学校提供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还方便企业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企业既不需要主动增加合作的内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价值取向、利益等都有所不同,这也导致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范围比较狭窄,无法形成深度合作,不利于企业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2.4 学校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高校在招聘学校教师的时候,大多注重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能力,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却不高。在高校当中有很多刚毕业但是学历高的年轻教师,他们凭借自身的高学历便通过了高校的招聘,[4]但是这些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有些高校会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时候,让学校教师去企业接受培训和深造。但是因为学校教师无法适应企业的评估和考核,所以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实际的实践过程当中。

3 加强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措施

3.1 构建科学的实践评价标准体系

为了能够保证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稳定的使用,高校应当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同时,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且要保证实践教育基地可以将企业的具体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在设置指标的过程中不宜过多,防止出现指标重复的情况,但是也不能出现指标国少的情况,否则会因此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内容。另外还要保证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原则,保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同的指标体系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循序渐进。当然,指标体系的专业性原则也非常重要,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制定。

3.2 完善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体系

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具有实力的企业和相关单位,在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并且由学校和企业指定共同的负责人对基地进行管理。在校外实践基地当中,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将学生教学、学生管理和学生的安全保障等工作纳入重点。[5]在人才实践方案、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需要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参与制定,最终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案,保证课外教学实践教育的实效性。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将企业的一些实际案例融入到其中,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由教师和工程师共同构成的团队,参与教材的编写,保证教学体系的完善性。

3.3 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为了能够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加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不断深化发展。除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遇到的问题,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之间也可以直接进行合作。[6]当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可以直接和企业的专家进行联系,寻求解决办法。总之,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彼此深入合作,最终促进两者之间的发展。

3.4 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为了能够确实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实践基地建设效果,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要认识到教师对于专业技能操作掌握程度的重要性,加强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最终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践和实践基地的训练中,以此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7]对于学校招收的青年优秀教师,可以先组织他们进入企业参加一线的生产活动,让他们对当前企业的生产技术等有一个了解,并且积攒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等多个方面从而开展工作,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 结语

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仅要调动学校的参与积极性,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效果。因此,相关主体应当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并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基地学校建设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