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1-01-02 14:52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邢 琳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基础教学部,上海 2002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同时,该会议也对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在上海高校试点成功,随后,“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展开。但是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所面临的难题

(一)协同认识不到位,协同效果不明显

在理念上,教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关系认识不到位,未能认识到二者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准确,缺乏整体协作的意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多还处于各自奋战的状态,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没有真正达到“1+1>2”的效果。

(二)协同育人缺乏统筹管理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实践中,高校缺乏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纵向和横向的统筹管理,管理“碎片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难以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

(三)教学评价机制难以契合协同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标是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评价的重心应在教学过程,但是目前的教学评价大多沿用重“量”轻“质”和重“结果”轻“过程”的旧体系,难以契合协同育人的评价需求。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实践过程遇到的种种难题与挑战,与对二者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把握不准确有密切关系。所以,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是发挥二者协同育人作用的重要前提。

(一)主渠道与支渠道的区别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主要渠道,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在学校课程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的首要载体,办好“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是指其他各门课同样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学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所以,“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支渠道,与“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相辅相成,共同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

(二)“面”与“点”的区别

从思政内容看,“思政课程”的思政内容是“面”,是系统化、体系化、结构化的。“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内容是“点”,是从其他课程中挖掘出来的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者的思政内容应协同,做到“点”“面”结合,共同促进课堂教学阵地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区别

“思政课程”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它通过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所以它属于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2]。因此,二者实质上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区别。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强化“思政课程”,引领和推动“课程思政”

1.强化“思政课程”,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政课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结合实际推进思政课程的思路创新、教材优化、教法改进、师资提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首先,思路要创新,教材要优化。在原有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基础上,结合党的理论创新、时代要求和国内外热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重点加强“四个自信”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其次,教学方法要科学化、多样化。教学方法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研讨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好课。再次,提升思政教师整体素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要”的要求,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思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可信可敬可亲的思想引路人。最后,“思政课程”建设还要积极借鉴吸收“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经验,吸取其他学科教学的营养,让思政课程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专业实际,富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2.以“思政课程”引领和推动“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共同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在政治方向、思政内容、教学规范等方面引领和推动“课程思政”。一方面,“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应为“课程思政”指引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在思政的内容上应主动接受“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统一起来。

(二)细化“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门课程协同发挥作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都能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法治精神等方面的育人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实现价值引领和精神指引。1.转变观念,构建思政共同体

观念指导行动。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其他课程教师,都应把思想统一提升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共同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责,由原来的“专人思政”向“人人思政”转变,构建思政共同体。所有教师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以制度保障,推进协同育人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实施,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育人制度体系。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统筹协调、院系落实推进、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让思政教师充分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的团结协作作用;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突出学校自身特色,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直接责任人,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育人能力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所有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3]。首先,高校要加强对所有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其次,各高校要注重校际间的“课程思政”典型经验交流,优质资源共享,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再次,要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开展联合教学和教研,促进协同育人能力的共同提升。最后,要鼓励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联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久久为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的发挥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