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思路与保障机制

2021-03-13 12:27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专业

周 波

(吉首大学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一、高校改革的背景及方向

按照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表示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表示进入普及化阶段[1]。1978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7%。随着1999 年的扩招,高等教育供给迅速扩大。2003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9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2],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短短40 余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的跨越。但与此同时,伴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众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和凸显。一是各地高等教育同质化严重。在扩招开始时,许多地方和高校“上规模”的动机非常强烈,在生均拨款跟不上扩招速度的情况下,就采取了尽可能在培养成本较低的专业多招收学生的办法[3]。这一做法既没有全面考虑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也未从整体上注意专业分布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这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趋同的重要历史原因。二是过度注重规模导致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出现问题。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要求日益严格,实质上反映了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逐渐下移,本科毕业生去向基层化的特征愈发明显。三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根据学术型大学的标准来制定,没有针对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评估标准,分类指导不够[4]。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许多地方院校以“重科研”为抓手,以“上层次”为目标,与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的办学初衷背道而驰。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出台管理文件和规定等办法,引导高校进行渐进式改革。2001 年8 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2012年3 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并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展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集中力量引导一批有基础的高等院校和学科向上突围。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017 年9 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要“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二、高校改革的要点及其相互关系

综观以上高校改革的要求,不难发现其中的一条主线,即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余,要避免同质化、低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的结构性问题。当前的高校改革,实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通过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锚点已经发生了时代变化。20 世纪50 年代,我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许多专业性学院,当时的专业教育是“面向行业”;80 年代后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总体思路,走依据学科设置专业的道路,专业教育开始“面向学科”;而当下,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今的专业教育需要“面向职场”[5]。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面向社会需求。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尚未结束,第四次工业革命又扑面而来,“后发优势”使我国得以同时享用多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推动着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在这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需求面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定被摈弃。因此,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科学分层分类,集中资源培育各自的比较优势,改革办学模式,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如图1 所示),使不同高校的特色专业在宏观上实现分工协作、系统配合。

图1 高校改革关键词及其相互关系

三、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调整思路与保障机制

(一)完善分类标准,找准办学定位

分类不准,就容易出现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问题。早在2009 年潘懋元教授就建议将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3 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或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6]。但在现实中,不少高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大学定位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 类[7]。这样的分类本质上遵循的是与精英教育相契合的“研究与教学统一”的办学原则,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已不具备普适性。要求每一所高校都承担科学研究任务,并将科研成果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未免矫枉过正[8],并且容易导致高校办学目标与模式趋同。

2017 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9]这种分类,事实上是对长期以来大学分类方法的纠偏和统一,有利于引导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

在供给侧改革、存量竞争的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定位时,不宜再盲目追求“上层次、上规模”,而是要做精、做强。在这样的思路下,各个高校应依托本区域的产业特点、自身的资源特色、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重新审视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定位。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在定位时,更应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做好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合理对接,构建以推动区域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所培养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和从事的岗位职业来界定学校或者学科的定位,反倒是一种简单且务实的选择。

(二)加强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是知识的分类,一个学科代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组建大学的基石,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和特色[10]。专业是学科所能对应的就业方向,专业建设对应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是学科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群支撑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5]。因此,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应用型本科专业办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注意科教融合,教师应通过科学研究和一线实践,将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最新的应用成果融于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大力发展慕课等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也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主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条件。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全面提高认识,深刻意识到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应用型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由于历史及区位等原因,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地区往往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基础薄弱,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更导致许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实践形式多以模拟演示为主,实验类型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效果较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彻底改变封闭办学的传统观念,树立开放办学的新理念,积极倡导产教融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拓展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要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较好的比较优势,在进行学科建设时有针对性地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在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高校基本职能的同时,大力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的能力。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师资是一个高校最核心的资源,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克服地域劣势,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同时结合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办法,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等方面下足功夫,努力培育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队伍。

要依据应用型专业的办学特点,加大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尽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外聘一部分企业教师来改善,但仍存在管理不便、费用较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有所倾斜,首先,通过项目合作、顶岗工作、师资培训等多种形式,鼓励中青年一线教师深入企业和地方,丰富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其次,放宽进入标准,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再次,因校制宜,改革人才的评聘办法,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就通过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改变了以往专任教师职称晋升时的单一考评机制。这种人才评聘办法,对于应用型专业的教师有极强的正向激励效果,有利于鼓励和支持一批教师潜心教学,不断提升专业课、实验实践课教学质量,是“机制留人”的直接体现。

(四)多方协同参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流失是制约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原因。如何发挥政策、环境和制度的优势,打造人才洼地是地方政府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当地高校与企业联合改进育人模式,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促进人才本地就业,推动企业发展,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再将更多资源投入高校和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打破封闭办学的传统,倡导大学的第三种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能,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主管部门应依据学校、专业类型建立分层次、多维度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授予地方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效果对比来看,大学享有的自主权越大,往往竞争力越强,产生创新成果的动力也越大[11]。

此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需要配套机制。目前我国仍缺乏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政策环境,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企业欠缺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最终往往呈现的是高校“一头热”的局面。因此,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从制度层面破解制约人才培养的障碍,才是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