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2021-01-02 14:52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中职

杜 华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轨道信号工程系,河南 洛阳 471900)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主要内容、教育途径和评价体系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并对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提出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中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输出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课程改革中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积极践行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实现实践育人目标。

一、中职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中职院校都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地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健全的课程标准和师资配备

在教育部下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了要求。但目前,在中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实践中,未能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对于不少于16 个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状况不一。有的中职学校以劳动服务周的形式实施劳动教育,每个班轮流开展;有的学校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在德育课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另外,劳动课程的开设缺乏健全的课程标准和师资配备,加之没有指导性意见,只能自行确定劳动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授课教师也一般由德育教师来担任。因此,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普遍存在开设情况不统一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单一

经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不高。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以劳动活动为主,例如:打扫卫生、美化校园等。即使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也普遍存在劳动教育理论教学不够,且多以实习和实训课为主,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勤工助学等方式,形式固定且单一,缺乏吸引力。

(三)劳动情感教育重视不够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侧重于课外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或者是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为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劳动政策教育,并未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内隐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因此,在中职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未能阐释诚实劳动、合法劳动、艰苦奋斗以及勤劳、节俭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容的价值。因此,中职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迫切面临改变。

二、解决中职劳动教育课程问题的对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德技双修”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使命与任务,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厚植劳动情感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一切[1]。在中职院校中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必修课,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课程开设过程中,不仅要有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劳动,而且要厚植学生的劳动情感,以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内容,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为内容,加强学生的诚实劳动、合法劳动、辛勤劳动等劳动情感教育,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效果。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深厚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积极倡导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对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不劳动不得食”的观点。在他看来,只有劳动,才能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才会去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才能具有善良、热情、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另外,劳动具有美育的作用[2]。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日常教育去实现。要想开展健康的劳动教育,就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概念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做出更准确更专业的把握。劳动教育需要正确的精神指引、深厚的理论基础,而目前劳动教育现状是,可借鉴的教育经验和理念较多,而理论构建较少,针对劳动教育实施中的一些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为中职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新的理论成果。

(三)创新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如果劳动教育课只是单一地打扫卫生,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为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以及教育的实效性,劳动教育课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一般来说,劳动教育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的劳动技能、劳动职业能力和劳动方法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在劳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重点围绕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建设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岗位和场所等,提升学生的日常劳动能力和专业劳动能力。同时,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如文学课中,可以适当增加歌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用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或者是介绍传统劳动技艺的文章,使学生懂得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又如,数学课上,如果能将枯燥的数学公式、计算变成劳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生产的息息相通。

(四)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渠道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观。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接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紧密协同,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在专业类课程中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强化学生的劳动品质培养。其次,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创造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生态圈,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假期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集体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等。比如:通过走进大师工作室,认识工匠名人,参观劳动成果,领略大匠风采,感悟劳动精神等。

结语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人才的中等职业院校更应该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劳动最崇高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习积极的劳动精神,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就应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和劳动精神的熏陶,将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中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