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妃英
(湛江市第十中学 广东湛江 524000)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班级管理,更离不开班主任的精选管理。随着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的深入,班级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老师把班级划分为小组进行管理和教学,取得了喜人的效果。班主任运用科学的理念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和班级活动的顺利实施。下面,笔者谈谈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所实施的小组管理。
把全班同学按每个小组5-6人的模式分成若干小组。高一一开始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能根据学生成绩和男女搭配来安排小组成员。一个学期后编排小组除了考虑成绩和男女比率,还要顾及每个成员的纪律、课堂表现还有性格特点。高二开始按照他们的意愿选择小组。也就是我指定每个小组的组长,然后组员选择想成为哪个小组的成员,也可以选择不想成为哪个小组的成员。同时,组长也可以拒绝某个同学,不要他成为其组员。然后,我根据他们的意愿协调小组,如果有同学被所有组长拒绝的,那就让他自己找组长协调。实在不行,我最后出面协调。高三就让他们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小组,组长由他们自己推选而定。有落单的同学,自己去找想加入的小组或老师帮忙。小组管理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组员的编排。如果一个小组里全是无视校规校纪的同学,那么这个小组,即使小组长很有管理能力也难力挽狂澜。因此,小组组员的合理安排是实施小组管理的基石[1]。
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即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的班级,因此,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职责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管理。首先,小组长是小组管理的核心人物,要全面监督整个小组。评分员负责公平公正地给其他小组评分。卫生员监督管理本小组的卫生清洁。纪律员对本小组成员进行纪律管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收发员的任务是收发和检查作业,并把结果汇报给科代表。记录员的工作是记录小组里的违规事件并向班长汇报。组员的分工由组员之间互相协调执行。组员按照自己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这已经是事半功倍了。在接下来的管理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人人明确责任,人人有事可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小组长是小组管理成败的关键角色,因此组长的选拔至关重要。高一时的小组长主要是学生自我推荐,不够人数的话老师再指定。这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二时的小组长是由老师物色有能力的同学担任。因为在高二时期,学生不太好管理了,必须由有魄力的学生才能胜任小组长的工作。高三时的小组长由组员轮流担任。这个时期的学生都普遍成熟了,且行为习惯也已经养成,小组管理已经是水到渠成,所以让每个人都参与磨练,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2]。
一个大组有三列,每个小组就坐两行,成绩优秀的同学坐中间,小组长坐中间,其余的坐两边。这样安排座位是为了小组长可以随时监控到其余同学,并有利于小组沟通交流。成绩好的同学坐中间自然是方便其他同学请教。成绩差的同学靠近成绩好的同学,结成一对一辅导。遵守纪律的同学隔开爱搞小动作的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小组管理。高一是老师安排座位,高二是小组长安排座位,高三是组员之间自己协调座位。一开始是小组长抓阄选座位区域,然后是小组按顺序轮流坐,最后按小组累积分选座位,两个星期更换一次座位。座位的合理安排对小组管理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理所当然不能被忽视[3][4]。
在班级分组管理中,小组量化评比的具体操作是很关键而且是比较难以实施的一环,评分细则一定是精细再精细,更重要的是,负责人绝对要客观地实施细则。下面的这份评分细则是征求学生的意见后形成的,切实可行。
附评分细则:
1.组员迟到或早退罚5分,请假罚1分,缺席一节课罚10分;不按时完成作业罚5分;仪容仪表不合格罚5分;讲不文明用语罚5分;乱扔垃圾、小组区域不干净罚5分;没有课本上课罚5分;不按时完成劳动任务罚5分;上课睡觉罚5分;课堂上看课外书罚5分;打架、打牌、玩手机和电子游戏罚20分;组员不履行职责罚5分;小组没有完成任务罚20分;总成绩退步按退步数量罚分。
2.全勤奖20分;做好事奖10分;小组活动成果按排名奖30分,20分,10分;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奖5分一次;大考总成绩在前三奖30分,进步按进步数量奖分,单科成绩在前三奖20分;平时各科小测在前三加10分,进步5分以上加5分。
温馨提示:每周积分落后的两个小组要负责教室及清洁区的劳动任务;按各个小组两周的积分排序选择座位;每次大考就把所有积分累加起来进行奖励。以小组积分排位进行奖励,总分排在前三是优秀奖,积分进步是进步奖。奖品既可以是红包也可以是文具和食物,老师出资赞助。大考奖励之后积分归零,又重新开始累积分数迎接下一次大考的到来。
没有奖罚制度就很难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家为了获得奖励或是进步,就会团结一致,克服自身的困难,为了小组而努力,进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分小组管理,其作用不仅是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而且使学生养成了团结合作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5]。
我一开始接高一(1)班时,第一天的学前教育就有五分之三的人迟到,4人缺勤。在反复强调按时到位之后,第二天还是有二分之一的人迟到。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还有13人迟到。我意识到这个班集体肯定是个烂摊子,所以决定再次实施小组管理制度。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月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迟到了。按照量化制度,涉及惩罚,组长、组员之间互相监督,谁也不能给小组拖后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优点。每一个小组都积极努力。组员团结积极起来,班集体的氛围就团结和谐,良好的班风快速形成。课堂氛围活跃,所有科任都喜欢在我班上课。学生也养成了为集体而努力的习惯,有责任、有担当、有礼貌,积极向上,总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实施小组管理后,活动成果尤其突出。以前在班里布置一项任务,比如出黑板报、制作手抄报、文艺节目等,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没人愿意做。然而,在实行小组管理之后,布置到小组里,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只为拿到奖分,个个都拼了。让人意外地发现,每个小组都是卧虎藏龙,每个都由“十八般武艺”。因为有了一对一的辅导以及小组圈的交流学习,互相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更是因为有了量化奖罚制度,学生的学习动力十足,学习效果显著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我的高一(1)班是次重点班,能与重点班比拼,甚至后来超越重点班,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分小组管理只不过是一种管理班级的方式。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上的体会。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管理这种方式,能让后进生有机会获奖,优生也有挑战成功的成就感,人人都是主角,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显而易见的良好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