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2021-01-02 13:07:27张晓明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直线方程数学知识

张晓明

(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1)

近年来,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其在抽象的思维训练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数学与普通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广泛性、严谨性和抽象性,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加连贯地学习。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中的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1 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

在高中扩招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甚至还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在中职数学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系统性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际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尚存在不足,还需要加以改进,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第三,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只是浅显地学习数学知识,没有深入分析其中蕴含的抽象思维,难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逐渐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不良习惯,而且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只能机械地进行记忆,不利于逻辑判断能力的培养,对其长久发展产生一定阻碍;第四,部分教师在讲解技巧时缺乏有效的讲解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1]。

2 数学教育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对自身进行正确认知,准确分析未来的职业规划,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充分挖掘潜能,防止出现盲目就业的情况;其次,可以对空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再次,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现状,缩短职业适应期,快速适应从学生到就业人员的转变,更好地与企业进行衔接;最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最大化发挥专业特长,实现人生价值。

数学思维是在不断实践应用中训练形成的,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另一种是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直接运用概念进行创新思考而摆脱具体的经验与例子,以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习数学知识,形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仔细观察与思考数学知识,使其深刻探讨其中的内涵,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对数学实用性的理解,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观察时抓住重点,从整体出发对杂乱无章的顺序进行仔细观察,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从而更好地培养观察能力。

3 中职数学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结合生活实际

当前中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发现问题,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与思路,养成正确的思考模式,获得思想上的进一步提高。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复杂性,增加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低,甚至出现厌学等负面情绪,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数学知识虽然是抽象内容,但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例如,当教师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每个城市都会定期出售福利彩票,虽然具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是大致原理是相同的,可以让学生根据排列组合计算中奖的概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增强数学教育效果[2]。正所谓学无止境,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为生存提供保障。从每年报考成人大专院校的人数可以看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日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详细的市场信息与专业需求,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例如使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将动画、文字、图像、声音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图像和动画,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等平面解析几何,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等立体几何。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让学生对概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但打造了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解题的步骤,使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感受思维的变化,从而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养良好的思考模式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可以使学生掌握综合内容,其中包括综合分析、独立观察与实验、演绎与推理、总结与概括,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由此可见,在中职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知识竞赛、小组合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为提高其学习成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和表达等综合能力,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付诸行动勇于探索。

首先,需要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研究表明,一般思维能力强的人都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解决。教师需要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质疑,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概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思考概念的内涵,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与广泛性,在不断深化概念认识的过程中培养辩证性思维。最后,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一道数学题往往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命题、数学概念等,学生需要分析题中的要点,进行相关的推理,从而掌握新的解题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讲解解题技巧以扩展算法思维

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可以看作“算法思维”,通过不同的运算方式可以加强实践应用效果。在素质教育中,数学建模属于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增强数学知识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具备基本的能力与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当教师讲解“直线方程”时,需要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学生需要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点式、点斜式,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具体的直线方程;第二,通过直线方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讨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敏捷的思维,增进对直线方程概念的理解[3]。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直线斜率与方程的概念,通过点斜式的引入导出两点式和斜截式,一般式和特殊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

在讲解解题技巧时需要注意方程的局限性。例如,在使用特殊形式时,若是选择斜截式和点斜式,必须要求直线的斜率,学生需要综合分析不存在斜率的情况;若是选择两点式,学生需要考虑过原点的直线,以及重合或平行坐标的直线,应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合的表示方式。此外,解直线方程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当已知某点的具体位置时,需要考虑斜率k 不存在的情况,若是选择斜截式,则需要知晓斜率k,从而求出截距b。教师在讲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时需要重点分析思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使学生科学严谨地进行分析,掌握各种形式的转换特点,理解参数的意义与几何特征。例如,最基础的几何定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已知两点可以求出斜率,可以更好地掌握直线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为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敏捷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因此在中职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打破常规,引入适合的问题,完整呈现出教学内容,并且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寻求新的解题思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直线方程数学知识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圆的方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画直线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