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与契约制管理模式分析

2021-01-02 12:10:49谢双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契约化契约国有企业

谢双霜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契约制管理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契约制管理,企业人员不再墨守成规,上传下达,各级人员严格履行契约,规范契约,按照契约办事,并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突破企业发展瓶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强有力措施。本文旨在探索国有企业契约制改革方式,并深入分析契约制管理在企业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改革探究

改革和创新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国有企业改革犹如在原有体制中注入涓涓清流,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契约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一部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是保持国有企业生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1]。

(一)目前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发展问题上存在某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管理理念方面的制约。管理者存在过度追求政绩最大化,以及片面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理念。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思维没有紧跟市场化的时代步伐。其二是在企业决策方面。管理层的决策以主观和经验判断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缺乏科学的经营决策手段。部分企业传统的经验和方法理论根深蒂固,新兴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很难在企业中运用和发展。其三是企业发展战略以生产管理为主,忽视经营管理。在现有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下,如果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其自身的发展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受其管理模式的制约,技术改革创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和技术革新,但并没有使国有企业现状发生巨大的转变,科研创新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根本,主要是国有企业管理层次不清晰、管理机构过于庞大、管理职能交叉所致。

(二)国有企业创新与改革的主要领域

一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市场化的企业管理,需要有职业化的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及决策水平,并有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思路,要从单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向生产与经营齐抓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场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持续有力地发展。

二是决策管理的创新。企业管理者要改变依靠经验与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及信息平台,以科学的分析方法,综合所掌握的最新信息,进行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并不断蓬勃发展。

三是组织结构的创新。国有企业应进行深化机制改革,优化企业组织机构,简化不必要的办事流程与程序,加强关键路径的风险管控,提高企业整体办事效率,使企业精干起来。同时,要强化企业市场及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积极性,确保企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2]。

(三)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必须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同时,要强化国有企业的使命和担当,承担起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责,使国有企业改革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全面协调,统筹推进,并健康发展。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要想把国有企业做得更大更强,那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就势在必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保障国有资本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探索阶段,制度创新阶段以及纵向推进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是国家发展理论和地方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为适应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传统的国有企业势必在机制、体制以及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契约制管理模式分析

契约制管理是依据《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营行为以契约书面形式确认下来,用以明确企业内部职工和机构的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监督,从而促进企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一)契约化管理的作用

契约化管理是市场化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机制,是提高国有企业人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方式。国企员工凭借能力决定职位高低、收入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企业制度单一、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给有能力、敢承担、愿付出的职员提供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及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使得企业职工人人机会平等,人人做事高效率。

契约制管理制度旨在通过更精干的管理模式,简化精炼管理队伍。契约制管理制度更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持企业活力,促使企业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契约制管理制度可以充分地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把以往上传下达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契约制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把企业的利益转化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将员工命运和企业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二)契约化管理的原则

契约化管理的原则是坚持以企业利益为中心,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自主经营权,增强企业及基层单位的自我生产发展能力。同时,坚持“人才聘选,契约化管理企业”的原则,形成“干部人员凭能力升迁,按劳分配”的用人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建立“责任、权利、义务”对等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内部经营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形成契约化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契约制管理,企业内部首先应建立契约化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内部应首先规范企业内部契约化管理条例与机制,并聘选专人负责契约化管理,规定契约化管理小组的任务和审核标准,专人负责契约化方案与考核标准的制定,企业内部职工共同监督,并及时解决重大契约化管理问题。

(四)规范契约化管理的内容

首先,应组织并确定好契约化管理小组的人员及职责。领导小组需根据企业内部现状,确定契约化管理小组的工作指标,并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

其次,对于企业内部负责人的选举,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契约化管理的企业要确定好自身的经营方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内部要对各级员工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职能划分及业务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规模及人员数量,使各部门人员数量与业务量及发展要求相匹配,避免人员分配不均。对于干部的选聘,应重点评价人员与现岗位的适应性,不应受人员原有岗位的制约。

最后,企业与契约化管理单位人员签订合同,内容包括任期指标、考核机制、工作办法、薪酬构成、解聘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契约化管理单位如果在任期内因管理不当造成企业损失,或者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企业应依照合同内容,对契约化管理单位负责人进行重新聘选。

(五)严格契约化管理考核

1.考核指标

契约化管理单位应严格追踪月度考核标准,对考核结果进行季度性通报,并在年终累计兑现考核要求,同时要严格执行企业规定,以及企业与国家规定的考核制度。

2.考核程序

每月由企业内部有关考核监督部门,对契约化管理单位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每季度由企业领导班子,对契约化管理单位进行季度核查,及时协调并解决生产单位产生的问题,并将优秀生产单位具有借鉴性的方法,推广至企业内部进行学习交流。每年根据契约化管理单位的契约合同内容,进行薪酬奖励,并对人员进行调整、聘任。

3.薪酬兑现

对于实施契约化管理的企业,员工的薪酬发放是基于对员工的考核,由企业本身自行决定。每月末,契约化管理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薪酬按照基本薪资标准进行发放。年终,根据工作能力、任务完成度、契约合同的履行度,以及员工的工龄进行绩效工资的发放。对于无法完成契约合同各项指标的员工将不予奖励。对于工作出色,并完成合同契约指标的员工,根据契约合同约定由企业管理层商讨决定绩效奖金的发放。

三、结语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深化国企改革,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增强国有经济的生命力,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建设,提高人民经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契约化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契约化管理,国有企业发展将更有活力,并更具生命力。通过契约化管理,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转向市场化、经济化、科学化的管理。将契约化管理深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可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并逐步提高契约化管理的经济效益,促使国有企业在市场化轨道上快速平稳的发展[3]。

猜你喜欢
契约化契约国有企业
煤炭企业契约化成本管理承包成本指标的确定与考核:以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为例
中国矿业(2024年2期)2024-03-08 06:47:52
契约化管理对国有企业的正向激励影响
中国经贸(2024年4期)2024-03-06 08:41:30
饮食契约
智族GQ(2023年10期)2023-11-02 08:34:16
一纸契约保权益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0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契约化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球市场(2020年18期)2020-01-19 04:29:29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煤炭企业集团契约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