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慧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富民强市的根基所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1]和曲靖市“十四五”规划[2]提出:打造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在于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及时转变增长方式和转换增长动力,这就需要整合制造业发展的动力要素,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来源。曲靖市建设先进制造基地,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顺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因此,研究曲靖市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达到40家左右”[3],浙江、上海、重庆、安徽等省(市区)出台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细则,截至2020年底,国家已累计批复了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各地认定了1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与此同时,各地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浙江省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江门市构建区域性制造业中心、徐州市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心、柳州市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德市培育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等等,虽然提法上有差异、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涵与特征具有同一性,有效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大工程之首,是未来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4]。先进制造基地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侧重点不同,先进制造基地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备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强以及管理先进的产业区[5]。
先进制造基地具有规模性、先进性和外向性三个鲜明的特征。规模性,即先进制造基地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是本地区的生产中心,较高的市场占有水平。先进性,主要指行业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拥有高新技术行业和先进的设备制造业。外向性,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的竞争,基地的资金流、商品流、人流、技术流等经济流快速流动。
先进制造基地并不是空洞虚设,它需要一些要素作为支撑和保障。综合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先进制造基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涵盖技术、人才、金融、创新、品牌、较好产业集群、政府大力支持、较好生产性服务业、发达交通网络和较好工业体系等十个要素。这十个要素在构建先进制造基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基地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
近年来,曲靖市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制造业已形成体系,具备了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现实基础和优势。据统计,2020年,曲靖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7.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5%,制造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凸显。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663户,较“十三五”初增加122户;2015至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9.9%,比地区生产总值快1.1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每年均超过20%。“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352.6万吨,化解过剩产能1441万吨,煤电化冶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曲靖市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中,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四大工业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99.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5.4亿元、年均增长9.7%;非烟工业增速远高于烟草制品业增速,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66%提高到2020年的73.8%(1)数据来源于曲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曲靖市“十三五”及2020年工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和“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打算》,载《政府工作报告背景说明材料》,2021年2月。。绿色硅、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液态金属、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曲靖市制造业呈现重化工型、中低端型、小而散型、内源型“四型”特征。一是重化工型。从产业类型看,曲靖市制造业主导产业基本为重化工业,传统制造业比重过大,冶金、化工、建材等占全部工业比重达74.3%。二是中低端型。产业附加值较低,产业环节集中在微笑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科技含量和品牌对产业的贡献不够,处于依靠要素成本优势的阶段。三是小而散型。曲靖市制造业体量规模较小,特别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产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同质竞争矛盾突出。同一类型的企业多分布在不同的工业园区,没有形成企业集聚,如麒麟区、沾益区、宣威市、富源县都存在化工企业布局。四是内源型。曲靖市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资源,人口呈现向外迁移趋势,外来人力资源占比相对较低,利用外资偏少,进出口额较小,吸引国内外资本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较弱。2020年曲靖市进出口总额13.9亿美元,仅相当于云南省的3.57%,与昆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大;进出口总额与GDP比重也远低于昆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实施“五大提升”,按照“4+3+8”的思路,即着力打造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4个千亿级产业,壮大烟草、钢铁、稀贵和液态金属3个百亿级产业,建设8个高水平产业园区[6],建设先进制造基地。
对曲靖市制造业企业分类建库、分档施策、分层推进,大企业抓龙头带动,中小企业抓“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抓升规入统。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5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100户、云南省民营小巨人企业5户。
推动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和数字赋能,每年推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在绿色化改造方面,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开展节能改造、清洁生产,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8户、省级绿色工厂10户、绿色供应链10个、省级绿色园区2个;每年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年节约标准煤2万吨以上,淘汰落后产能项目9个以上,关停产能置换项目12个。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促进智能装备升级和机器人应用,加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培育力度,到2025年,创建数字车间20个、智能工厂3个,推动曲靖阳光能源、蒙牛乳业、今飞轮毂等一批重大项目数字化改造,培育省级以上“三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20户。
结合曲靖产业发展实际,瞄准高端、发展高端,按照“传统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在重塑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新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稀贵液态金属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0%,制造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四个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硅光伏产业基地参与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
加大烟草、冶金等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做好省级平台试点应用、示范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省级平台支撑作用。到2025年,打造曲靖烟厂、驰宏锌锗、一汽红塔等一批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标杆企业。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流程、能耗资源等上云联网。加快工业APP应用推广和培育力度,将烟草、冶金、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生物资源加工等各行业共同需要的共性知识和经验进行软件化、模块化、封装化、网络化,发挥对全市工业行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坚持把园区作为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的重要载体,按照《曲靖市工业园区三年行动方案》,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高标准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以规划引领园区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开发区优化提升工作,推动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实施“县区融合”管理发展模式,尽快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职责明晰的运行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开展土地预收储工作,确保每个园区动态持有“熟地”1000亩以上,全面保障项目落地建设需要。围绕规划土地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启动建设,实现园区“五通一平”,确保项目随招随落。
抢抓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机遇,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曲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核心引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持之以恒走深走精走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先进制造基地。
科学编制曲靖市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曲靖市先进制造基地实施方案。按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多点支撑”的发展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市域经济空间布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7]。一是做强中心城市。坚持多中心、多组团、多社区模式,集约式、内涵式发展,实现“麒沾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发展,努力将珠江源大城市核心区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珠江源山水园林城市。二是强化多点支撑。大力促进富源、宣威、会泽、陆良、师宗和罗平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一县一业”创建,提升县城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其中,富源县按照“保安全、稳增长、促转型”工作思路,促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冶金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宣威市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山地牧业、高原特色农业、煤电冶一体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液态金属等主导产业,打造成为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以液态金属为主的新材料基地。会泽县依托古城古镇、铜商文化、生态农业、山地牧业、淡水渔业等优势,重点谋划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能源、冶金化工及建材、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成为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生态文化旅游名县。陆良县促进纤维(含蚕桑)、电子、印刷包装等特色轻工产业提质增效,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以蔬菜(含食用菌)产业为依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打响陆良农业品牌,打造成为全市特色轻工业基地、西南茧丝绸交易中心和全市蔬菜产业基地。师宗县以生产终端不锈钢产品和建筑陶瓷为重点,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和云南重要的陶瓷建材产业基地。罗平县以旅游文化和健康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为核心,以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为支撑,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生物产业生产加工基地。
新时期,科技和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明确产业定位,加快动能转换成为曲靖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曲靖应以自身产业特点、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快将曲靖现有支柱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前瞻性布局未来具有决定性的前沿产业。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要加速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向价值链中高端。战略型新兴产业要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实现高端化发展,并逐步接轨最前沿领域。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8],延伸绿色能源产业链,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着力建设以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稀贵液态金属新材料为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牌”,以绿色烟草产业、新型煤化工、现代商贸物流三大基地和转型发展钢铁产业、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四大产业推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成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数字曲靖”建设,依托曲靖经开区打造光伏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宣威经济开发区等打造液态金属谷;重点推进曲靖卷烟厂打叶复烤易地技改及新建烟叶仓库,打造“两烟”及配套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型钢、优钢、特钢、不锈钢、复合板材等产品,推进曲钢集团转型升级和曲靖不锈钢产业园建设;加强园区仓储、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方式,打造智慧物流,大力发展冷链、城乡配送等曲靖区域物流节点。
按照前瞻化布局、智能化引领、高端化发展的建设要求,积极推动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推动全市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全市开发区优化提升方案,指导各园区管委会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落实总规中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要求[9]。发挥好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加快曲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及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筹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申建曲靖综合保税区,将各类园区打造为汇聚资源要素、服务和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载体,打造成特色创新集群现代产业园区。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国科发创〔2016〕370号)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紧扣“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这一根本要求,围绕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推动作用[10]。完善财政资金和能源、环保等资源要素指标,重点支持技术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梯队培育。按照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对在重点区域的集群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11]。推进实施差别化用电、用水、用能、排污等政策,建立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导向机制,及时调整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倾斜。全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5%用于工业,积极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和土地精准供应,完善工业用地流转机制,积极盘活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等资源。
强化与国家战略方向的协同和衔接,深化国内国际合作,提高共建共享、互连互通水平,形成东、南、西、北四条市域发展轴带。一是面向东部珠三角地区,强化与贵安经济区经济联系,依托珠江西江大通道建设,承接珠三角新型装备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二是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通过连接北部湾经济区,衔接海上丝绸之路。三是面向西部滇中地区,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最具竞争力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四是面向北部内陆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入并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开展境内外融资租赁业务,拓展“银税互动”受惠面;打造区域跨境物流中心,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多式联运试点,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拓宽开放平台载体,逐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力交易平台,不断增强曲靖市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