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社区立体花园营造策略研究*

2021-01-02 10:31:07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崔艺桐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园立体营造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崔艺桐

一、绪论

有关“立体花园”的起源,最早的历史记录是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属于古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根据历史文本的有关记载,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原貌是一个建立在庞大梯形高台上的叠层花园,位于巴比伦皇宫的正中心处。其建筑形式采用了立体叠园的建造手法,每层平台都建有独立花园,花园中种植各类奇珍异草,供人游乐玩赏。远处望去其外观似乎直通云霄,故称之“空中花园”。除此之外,其灌溉系统的建造更是令人为之惊叹,建造者在空中花园顶层设立蓄水池,通过齿轮将地下水通过抽水系统汇入花园顶层的蓄水池,水流再经过人工水槽,流入各层花园植物进行日常灌溉。这样的蓄水系统使这个常年干旱少雨的国度出现了令人无比惊叹的空中绿洲。

溯源人类从古至今对花园的追求与向往,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立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巨大瑰宝,虽然,现如今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早已消失殆尽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它对后世景观建筑的建造仍有着毋容置疑的深远影响。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规划,无论是政府提出的保护城市“绿肺”的规划建设概念,还是新加坡大型人工湖蓄水池的建设,规划者与建筑师都深受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启发。与此相似的还有我国上海的天安千树工建项目,山峰型的建筑与成片的屋顶绿植成为商业建筑的新宠与众多网红的打卡地。也正是因为人类从古至今对自然生态居住环境的向往,才使得花园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

二、我国第四代住房革命

现如今,在我国城市快速化的更新迭代进程当中,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拆迁重建,高层住宅鳞次栉比。在建设过程中,社区房屋大多由原来第二代的4-6层的多层建筑,或2-3层的低层楼房向第三代高层“电梯房”住宅进行拆改改建。但由于长期以往的旧城改造计划大都倾向于以物质为基础的房屋配套建设为主,却忽视了社区中以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交生态圈和以绿色空间为主体环境生态圈的保护。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与向往,传统的第三代住宅越来越受到建筑界相关专家学者的质疑,有专家学者将其称之为“鸟笼房”和“火柴盒房”。为解决第三代住宅所带来的千城一面,居住舒适度差等问题,与之相应而来的是城市居住社区中多维度的绿色空间、立体花园的建设,复合型绿色花园式住房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出现了我国第四代的住房革命——城市森林花园的“庭院式”建筑。

第四代“庭院房”不仅满足了第三代“电梯房”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优势,同时还结合了中国传统庭院的多维度立体花园建设,是实现了家家有花园,户户有绿地的宜居性绿色空间设计。垂直森林建筑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空间的环境品质,更是完善了社区内的低碳与生态系统。与此同时,立体花园的建设也成为了未来新型住宅设计的大趋势。

如今城市居住社区中复合型绿色空间的建设与营造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重视。现代城市社区也正在经历着从单一居住模式的建筑群落向功能复合的建筑空间生态社区场所的转化过程,而传统的社区单一化绿地景观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如今复合型的人居需求。由此看来,立体花园的建构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建筑理念的革命。

三、居住社区中立体花园的营建方法

未来居住社区中复合型立体花园的营造,可通过在社区中建设个性化、泛在化的绿色公共空间,从而打造绿色立体的社区生态环境。依托社区住宅的阳台绿槽、营造社区文化公园、屋顶农园花园等等设计手法,提高社区整体的立体复合绿化率。通过立体绿化的运用与维护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力求在未来社区的立体化营造当中,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的复合型未来建筑场景与立体花园的完美融合。

宏观而言,立体花园、垂直森林社区建筑的发展能够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绿化率、涵养水源、建构生态宜居的系统复合的生态效益。微观而言,立体复合型的社区绿色空间更能为社区空间的功能活化、新旧居民的多元共生、创新业态的活力融合提供持续有效的系统支持。从而探索由立体花园生态景观做为空间媒介,居民之间互动交往生活的生态空间载体。

社区立体花园的建构是结合社区中的开放性公共活动空间和私密、半私密空间共同打造的复合型、多维度的绿色基础设施。对于立体花园体系的综合营造,不再只是单纯的停留于传统的种植与绿化模式的运用,同时还需结合建筑整体方案设计、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垃圾精细化处理、社区全域数字化运营维护等,从多个维度共同构建低碳生态、面向未来的立体花园基础设施复合型空间体系。

关于立体花园建构的综合营建策略主要包括:建构生活性空间体系策略、建构生产性空间体系策略、建构生态性空间体系策略三方面。

(一)立体花园生活性空间体系建构方法

立体花园生活性空间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运用垂直绿化的方式实现家家有花园,户户有绿地。同时对绿色空间实现综合管理与运营,通过物业方提供绿色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从而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社会交往,最终形成社区内的绿色经济。

生活性空间的实施载体可通过邻里公园的营造、阳台花园的建构等,同时结合各类居民组织、各类运营机构或经营机构的实现社区立体花园建设的合力维护。其主要实现方式包括了社区中公园绿地营造、阳台花园的绿化管理和社区对立体绿化空间的综合管理组织三方面。通过社区中多维度的立体花园绿色空间营造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动空间,通过绿色空间的营造,使老年群体增加其活动半径及丰富其退休生活;使中青年群众缓解邻里关系淡漠,增强邻里互动交流;使得青少年儿童自由接触自然教育,增加户外运动玩耍空间。

由此可见,立体花园建构中生活性空间既是城市社区中绿色空间的重要载体,也是社区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交互交往的最基本空间。通过生活性景观空间的营造,为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交空间,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二)立体花园生产性空间体系建构方法

对于生产性空间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建构完善的社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农业生产能力;通过空间的活化与运营增强社区居民自建参与;保障社区农经济效益和整合绿色空间生态技术。

生产性空间的实施载体通常为社区内的屋顶花园农场,家庭阳台菜园等。结合立体花园生态系统,如雨水收集系统、厨余堆肥系统等,实现居民自建的社区农业经济模式。其主要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建构屋顶农园的绿化空间,通过居民自发自建的参与运维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建构以社区物业牵头的志愿者团队,形成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社区农园经济模式,从而达成具有生产性的绿色空间生态系统。通过完善社区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农作物生产能力,增强社区居民自建参与,从而形成良性的、可供社区自我造血的农作物绿色循环经济。

因此,生产性体系的建构是社区立体花园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其设立可为社区驻入新活力与新机遇,为社区原本的消极空间进行赋能。为社区居民搭建全龄段可参与、可互动、可体验的社区交往与自然教育平台。

(三)立体花园生态性空间体系建构方法

对于生态型空间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在社区内建构三维绿色空间网络,助力社区中立体花园循环体系的建构。通过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植物种植方法,结合社区智能化低碳系统管理,及能源回收系统的配置形成多维度的绿色模块化的社区景观生态系统。

生态性空间的实施载体主要包括:植物的选种与种植、智能化的社区维护平台、除虫除害的治理防护、自动灌溉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垃圾精细化分类处理、动物友好等社区生态系统的营造。建构复合型绿色空间生态系统,助力社区复合型绿色空间全方位的运营建设。通过生态网络空间的系统建设,保障社区生态的可持续化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性空间体系的建构,是社区立体花园长久运营的有效保障,是维护社区绿色体系和功能复合的低成本运营系统。生态性空间的营造是通过建构安全的保护措施体系、低碳节能技术与长期的运营维护策略三方面实现社区立体花园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立体花园的营造是城市未来社区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理念的革命。是建设个性化、泛在化的绿色公共空间体系,也是打造绿色立体社区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生活性空间建构——立体绿化空间的多为养护;生产性空间建构——社区交往空间农业种植;生态空间——生态网络空间的系统建设三部分来论述未来社区复合型色空间的综合营造方法,从而助力于未来城市绿色、低碳、宜居的复合型立体花园社区营造。

立体花园综合体系的建构有助于未来社区的可持续化发展,从而形成社区居民的公共绿色生活。着力打造复合开放的未来社区复合型绿色空间,助力营造城市中的社区“森林”,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城市居住用房的无限向往。

注释

①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代住房革命[M].天地集团建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成都,2019-4:5.

猜你喜欢
花园立体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念个立体咒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立体登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炫酷立体卡
爱护小花园
童话世界(2016年26期)2016-08-22 12:17:52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