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 10:2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预算编制绩效考核

李 妍

(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经济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难以有机结合。因此,分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探寻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采用科学有效的编制方法,对企业未来经营、财务等方面进行预测,将实际数据与预算目标数据做对比分析,对预算执行情况实行监控,改善和调整企业经营活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从而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不仅仅需要财务部门编制,而且更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全员参与编制,并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开展全面预算,使其贯穿于企业各个方面,形成自上而下的全级次预算管理体系。

2.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基础编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引导和战略保障功能。制定符合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措施与方案,把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将国有企业各部门有效连接起来实现协作发展,从而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

(2)有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一是国有企业能有效提高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的能力,对国有资产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有效防止国有企业部分资产闲置或过度使用;二是对全面预算进行有效执行和监控,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管理风险

通过对国有企业全面执行情况分析,定期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纠偏,对于经营管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能够有效降低经营管理风险,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三、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战略目标指导

全面预算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层层分解,但实际工作中下属企业往往不够重视,预算编制过于简单,未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未从企业全局出发,导致预算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很多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负责和操作,其他部门和人员参与很少。财务部门依据有限的财务数据简单汇总编制,未能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实际相匹配,全面预算编制只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与国有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脱节。

2.全面预算管理未能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执行缺乏积极性

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完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很多国有企业考核仅仅认定利润指标、总资产、营业收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考核权重过低甚至没有,预算管理未能与绩效考核指标相结合,缺乏全面性。绩效考核与公司预算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与考核“两张皮”。

3.预算编制的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适用性和全局性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固定预算、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等几种,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但是很多国有企业为了简化预算,往往选择较为简单或一成不变的预算编制方法,没有考虑方法的适用性和全局性,预算内容不够全面,未实现对预算数据、实际数据的有效分析,忽略了外部市场的调整及变化。预算分析不完善,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预算分析仅停留在财务数据分析上,不能深入业务层面,导致预算分析不全面不透彻,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预算编制往往以年度为单位,缺乏季度和月度的滚动预算,不利于日后对预算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4.全面预算管理监督管理机制软弱乏力

预算执行监控力度较弱,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导致项目之间随意调节,甚至超预算执行。预算和管控相脱节,导致管控不利,最终无法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监控和分析不到位,未能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未能建立完善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

5.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和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全面预算管理一系列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并且这些数据信息来源于不同的部门,仅仅依靠传统表格等方式将大量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传输会加大差错率,导致各级部门预算编制信息出现不对称、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此外,由于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超预算项目不能及时掌控。

四、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探讨

1.建立以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应以发展战略为目标导向,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国有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应将预算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将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起来。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管理决策层必须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全员参与、全部业务和全程管理的全覆盖预算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协调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第一,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考评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分类,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提升预算执行积极性。要科学制定预算考核指标,优化考核考评目标,突出绩效考核考评目标导向,执行部门要尽量避免只顾及部门利益,不考虑公司全局利益甚至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二,设立财务考核指标和非财务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考评标准,只有综合全面的考核指标,才能达到全面预算的目标。第三,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预算管理应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从而强化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具体需要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分析,结合预算目标以及岗位的性质,设定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权重,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第四,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执行预算的全员参与性和工作热情,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差异、找出原因,根据差异提出具体的纠正措施,修正预算指标,以便更好地执行预算。

3.提高预算基础数据质量,优化预算编制方法

国有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经济研判来科学选取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依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经营预算、财务预算、投融资预算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不仅仅要关注财务预算,还要关注经营预算等。国有企业各个部门都是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预算编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完成,才能提高全面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

国有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预算约束,合理的预算监管机制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加强对预算执行控制流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事中控制为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加大预算指标考核力度,重点抓过程控制,及时反映和揭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实行预算动态管理,强化预算硬约束性,加大预算执行、分析和考核力度,确保预算执行到位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5.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系统管理实施预算控制,自下而上全员进行预算填报并归集,最终实现所有预算数据的自动化。预算数据在系统中进行传递能够有效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同时信息化系统为数据提供备份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并降低了人工编制预算的差错率,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使预算编制更全面、更科学合理。此外,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要有机对接,使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对比分析更清晰,有效监控业务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执行情况,促使企业降低成本、完成经营预算目标。目前,多数国有企业财务及业务管理的ERP系统均已建立,为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时效性,需要针对现有的系统模块进行梳理和对接,做到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预算执行过程中可接入企业的ERP操作系统及财务核算系统,实时监督各个经营单元的预算执行情况,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做到“事中控制”,达到预警的目的。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层层穿透查询、即时汇总、数据分析、重大财务业务实时监控等功能。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司对经营业务的制约管理,提高国有企业资源使用的效率。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预算编制绩效考核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