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明确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所以其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寓意深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种感情, 应当是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发挥语文教材的心理教育功效,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帮助学生协调与老师、家长,同辈群体、异性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
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在课堂上,这不仅仅有助于教学相长,提升教师的自我专业素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营造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认可的平等交流关系,在交流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这才是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探界者”钟扬》中钟扬老师一直在做“接盘导师”。身为研究生院院长的钟扬在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选择中,对“流浪街头”的学生总是负责兜底,鼓励底子薄的少数民族学生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在钟扬老师的因材施教下,他的学生“各显神通”,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活跃在各个领域,让每个学生梦想的种子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学生对老师称呼为伯乐,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语文老师通过课本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通过本文本课的学习提升语文素养,更有助于他们对当前师生关系进行思考,以此指引未来的学习生涯。
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建立水乳交融有责任有担当的亲情关系。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中家人的叮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母亲的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母亲的担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里回忆中家人的温暖;《背影》中父亲跨越栏杆去买橘子的深沉父爱;《木兰辞》中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建立军功的孝心;《我与地坛》中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痛悔和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的乳娘大堰河是勤劳、善良、真挚、朴素的,作者娓娓动情地陈述了大堰河饱受生活的磨难,历尽沧桑,还依然不失去母性和母爱的伟大光辉,用这曲赞歌来抒发对伟大母亲由衷的感恩之情;《陈情表》中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祖孙情”,等等。这些是语文教师对学生正确亲情观的最佳文本。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总是摇着轮椅去地坛的园子里逃避现实生活。在“我”认为上天对“我”不公,将“怨恨”发泄在母亲身上,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陪着忽然截瘫的“我”度过漫长不幸的岁月,直至“我”找到通往自己幸福的这条路——作家。母亲的苦难从未与“我”诉说,她的坚忍让“我”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写下这篇文章。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阅读能力,更要将文中的亲情理念渗入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当中。
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 友观,建立坦诚相对、患难与共的朋友关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结交让学生受益匪浅的朋友,不能结交一味讲究哥们义气而整天寻欢作乐的朋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朋友就像一面镜子,面对朋友的行为,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习朋友身上优秀的品质。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学生真正结交的应是惺惺相惜的真心朋友。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爱情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二性征出现时期,生理心理进一步发育,语文教师需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与异性相处中的尺度。《上邪》中女子连用“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来表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充满着对爱情磐石般艰定的信念,如此之感人肺腑,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爱情的纯洁和专一之美。《氓》是弃妇自述婚姻悲剧的长诗。用两百多个字讲述婚前、婚时、婚变的恋爱婚姻悲剧。婚前男子“蚩蚩”地假借抱布贸丝表达爱意,请求女子同意婚事。在婚后尽管有初婚的幸福,但好景不长,氓却“二三其德”,这与婚前描述氓嬉皮笑脸的“蚩蚩”不谋而合,甚至“至于暴矣”。女子在婚后日夜劳作,依然得不到尊敬。劝诫学生不要被爱情的甜言蜜语冲昏头脑,要用恰当的方法表达爱,用恰当的方式接受爱。特别是在学生时代做学生该做的事是最睿智的表现,拥有正确的恋爱观,为未来学习、生活做好铺垫。选自《诗经·邶风》中的《静女》亦是一首古老而又美好的爱情诗。以男子的口吻引出这位娴静的女子,“于城隅”见面时,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反而增添了爱情的最初懵懂和羞涩,让这份美好更为真实。转折在于解释彤管之所以美,是因为“美人贻之”,用爱屋及乌来表达对静女的爱意。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象征的抒情手法及反复、逆转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什么样的爱情才最为美好和真挚。
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语文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使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最终激发生命的潜能。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用人生苦难磨砺着生命的真谛,以及母爱的细节理解着生命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情感。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以“小我”直通“大我”,表达以天下为己任,与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一起改造旧世界、主宰国家命运的伟大抱负,培养学生激发生命潜能的热情。《老人与海》的主人公老渔夫的生命观是“打不败的失败者”,即面对挫折永不低头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缓解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身残志坚依旧热爱生活,心怀感恩,勇于挑战命运,突破生命的阈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到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语文就是这么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充满了生命的情感。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生命意识。
部编本语文教材蕴含大量的意蕴深厚的学习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特殊优势。语文教师利用教材渗透,掌握阅读写作的方法,可以培养自律精神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积累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成绩,发挥语文教材的心理教育功效。
以《劝学》为例:开篇中“学不可以已”传达给学生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提醒学生不可以“死”读书,要更加注重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明白思考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告诫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不仅仅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也要善于假借外物的力量,也要寻求语文老师的教诲、同辈群体的帮助。“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在课内外阅读中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字词句篇等语文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彰显了学习中恒心、坚持和毅力,这些高贵品格的重要性。“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培养学习中专注的品质。
以《师说》为例:开篇中“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告知学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在学习中不可或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以此来告诫学生不耻下问的重要性。“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醒学生只要是知识存在的地方,就有师道的存在。“术业有专攻”启迪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专门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各科老师擅长的领域,然后不耻下问,潜心学习。文章中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则强调,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多多效仿他人,这也是修养提升自己最好的途径。
语文教师只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认真指导课内外阅读,就不难寻找出促进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的资源。而这些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将会让语文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要让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指南。”综上所述,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创设应用型情景,利用教学机智,巧妙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