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明
(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中心幼儿园 广东·湛江 524000)
游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游戏是一种行为,一种情境,《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我们旨在充分利用本土的各种资源,即发挥人文优势,挖掘自然和社区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有特色的本真环境,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许多乡土体育游戏的内容是几代人口口传授积累下来的财富宝藏,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敲,有旺盛的传播力和生命力,简单易学,操作性特别强,是其他游戏形式所无法媲美的,并且乡土体育游戏中还蕴含着无穷的教育性,孩子们在乡土体育游戏中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在我们认同并推行主题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不让乡土体育游戏始终游离在主题活动之外,不流于形式,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下我们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我参加了区级课题《基于体育游戏发展3—6岁幼儿灵活与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后,感受较多,如何开展在主题背景下的乡土体育游戏活动,更成为了我们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新一轮探索。
乡土体育游戏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随机性、简便性、趣味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它符合孩子们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特点,如果在主题背景下,我们能恰当地开展一些乡土体育游戏活动,不管是对幼儿的体能、智能,还是审美、创造、表达以及个性和品德培养,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因此在乡土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不能先立足于乡土体育游戏的目标内容体系然后“打进主题”,而是要立足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去发掘乡土体育游戏的教育内容,寻找乡土体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的最佳链接点,使乡土体育游戏自然融入主题,使之成为主题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在小班主题活动《真好玩》中,我们选择开展了乡土体育游戏《推车圈》,用硬铁线绕制成一个圆圈,再用铁线简单做成一个手持的护圈钩。小孩通过护圈钩推动铁圈前进。玩法可单独表演花式,也可多人比赛,以最快到达终点者取胜。铁圈也可以用包装铁皮制成,或是用废旧自行车铃代替。从易于取材的游戏入手,进行相应的环境创设,练习脚手行进跑跳和按指定方向跑跳的动作,锻炼持物跑跳的能力及协调能力,从中萌发幼儿对乡土体育游戏及乡土文化的喜爱。这样使乡土体育游戏与主题教育内容相联系,使得孩子们的活动更具情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幼儿提高了相应的情感、运动、知识等技能。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唯有给幼儿提供适合于其自身发展的“百花园”,才能引起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有效焕发积极性、主动性等内部动机;幼儿对于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游戏感兴趣,愿意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因此,我们教师要追随幼儿,敏锐地觉察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即时需要,把握教育契机,生成有潜在价值的主题内容。
开发幼儿游戏活动要立足本园实际和本地区的特色,强调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挖掘离幼儿生活很近的可利用的资源,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突出“农”味,为幼儿动手、动脑发展提供条件,真正起到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熟悉的环境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我们在中班开展《团团转》游戏,游戏方法与北方的“丢手绢”类似:众人围一圈,一孩绕圈外跑唱儿歌,偷偷丢下手帕,捉到不被发现者,互相更替进行。但湛江及广东这边的儿歌与北方不一样:“团团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丸,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元……”曾经人人都玩过的游戏,现在连道具都难找到了——谁还在用手绢?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起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开发乡土体育游戏,能让大家认识到过去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和文化价值,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让体育健康课程散发“土”味。我们在开展主题背景下乡土体育游戏,要给幼儿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放手让孩子自主玩,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地为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有物可玩。
在我们有些传统乡土体育游戏中,方言儿歌伴随着游戏的开展,方言儿歌本身内容非常简单、易学,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大力宣传发展普通话的今天,我们许多孩子已经不会说方言了,教授这些方言儿歌本身对幼儿就是一种新的刺激,幼儿们兴趣都极高。而乡土体育游戏的开展有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为基础,结合身体动作表现一定的游戏情境,更是吸引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真正玩起来,并从中发展语言与动作结合的能力。在开展中班主题活动《大家都是好朋友》时,我们就根据中班幼儿同伴交往需求与能力的发展,并且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的特点,开展了乡土体育游戏《过城门》。在活动中幼儿要先学会方言儿歌,然后请两个幼儿搭手做成城门,并给予他们两个不同的名称:如飞机、轮船;香蕉、苹果等等。其余幼儿边唱着儿歌边钻过“城门”,当唱到“操一操”时,“城门”(手)迅速落下来,被抓到的幼儿要进行自由选择,要飞机还是轮船;或者要香蕉还是苹果,选好了站到你选择的那一方去,用手搂住前面人的腰,等全部幼儿都有了归属,两边进行拔河游戏,瞧一瞧到底是“飞机”厉害还是“轮船”强悍……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组合,不但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还在语言发展中来锻炼了身体协调、快速反应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虽然乡土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活动的开展一般不受材料、场地、时间的限制,具有灵活的可操作性,但为了让乡土体育游戏与主题背景保持一致,使幼儿的思维围绕在主题的氛围之中,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开展主题探索,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不断推进主题教学的开展。在实践中,我们还是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努力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的可供幼儿操作学习的游戏内容,创设活动区域,整合相关的主题内容,使孩子们能够自主开展主题探索,不断推进主题教学的开展。
在开展主题活动《地球村》中,我们师幼探讨了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让幼儿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在此,我们开展了大班乡土益智游戏“猫鼠棋”。传统的“猫鼠棋”只要找上16块石子,把最大的一块当猫,其余的小石子就是“老鼠”,在地上画上非常简单的格子棋盘,游戏就可以开始了。小时候,大孩子最喜欢找小一点的孩子玩这个游戏了,因为“石头剪刀布”之后,往往大孩子都是执到“猫”石块,横冲直撞,一会儿就能把那些“小老鼠”一起收至麾下;如果运气好,小一点的孩子执到“猫”石块,大孩子就会指挥着那些“小老鼠”,让“猫”筋疲力尽也不能完全消灭“小老鼠”,还有着被“小老鼠”围死的可能。大孩子在游戏中享受着完胜的喜悦,小一点的孩子就在游戏中不断长大、成熟……游戏中,孩子们要把大石块想象成猫,小石块想象成老鼠,要不断地思考、观察、出击、防卫、保护,各种思维能力在游戏中不断得到提高。在现今条件下,让孩子们收集石子,还不如用各种饮料、矿泉水瓶盖,既卫生又十分轻巧,可以用不同大小瓶盖或不同颜色瓶盖来区分“猫鼠”,大班的孩子们玩起来照样其乐融融。
乡土体育游戏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自发的,所以也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凸显了游戏的娱乐功能,而隐含了发展功能,现在我们对乡土体育游戏活动加以引导,其目的是在幼儿享受游戏的娱乐过程中将隐含的发展功能进行挖掘,为此我们要在不破坏乡土体育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对游戏加以改造,使之变成系统、有序的主题活动方案。
在开展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中,我们中班组进行了《芒果螺旋》乡土体育游戏教学研讨活动。这个游戏是很有湛江特色的,因为湛江盛产热带水果,其中包括芒果。芒果是小班孩子喜欢玩的一个乡土体育游戏材料,在小班开展这个活动时,我们还自编了一首《螺旋歌》:“乾塘海滩热闹多,海边听涛我去过,遍岛芒果摘一个,做成螺旋玩起来。螺旋螺旋真好玩,一路摇着往前赶,螺旋螺旋真有趣,轮子飞跑不离地,螺旋螺旋真听话,左转右转不打架,你推我跑大家乐,人人玩得笑哈哈。”中班组教师们在研讨中,认为可以围绕《丰收的季节》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螺旋的多种玩法。教师们将自己小时候参与的“赶野猪”活动进行了游戏化的改造,以保护农作物,感受丰收的喜悦作为活动的情感目标;以提高幼儿钻、跨、跑及探索、合作能力为技能目标开展了教学研讨,并进行了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特别是在“赶野猪”环节,孩子们经过“摇着螺旋过小桥、钻过轱辘山洞、跨过轱辘小河”后,摇起螺旋用力敲击一声破脸盆吓跑了“野猪”,到此,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又摇着螺旋快速回跑,在愉快的氛围中达成了活动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正因为这样,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百玩不厌。
进步教育先驱杜威说过:“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他敏捷地和欣然地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不意识到转变和中断;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兴趣的统一性,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乡土体育游戏是一个自然、自信、轻松、积极的娱乐过程,是一个培养幼儿乐观、健康个性的过程,对促进幼儿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在当今幼儿园主题背景下,探索主题活动与乡土体育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乡土体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乡土体育游戏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有效整合,从而使我们的乡土体育游戏能够代代相传下去,并且让我们的孩子在主题背景下的乡土体育游戏中得到发展,得到快乐,将是我们无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