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400)
企业生产经营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有效地发现和管理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国家加大税制改革力度,通过扩大减税降费,修改个税等系列举措调节税收环境。同时,不断取消各类税务证明事项,通过备案声明制度等方式便利办税。国地税机构改革合并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建立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面临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形势,很多企业忽视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使税务风险防控成为企业风险管理薄弱环节。一些知名企业存在因税务风险防范不严导致遭受财务损失等问题。国内外经济发展暴露出税务问题较多,1992年COSO发布《内控整合框架》奠定内控管理基调,将内控内涵延伸为风险管理,为企业从内控角度防范税务风险提供行动指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种类不断增多。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控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1]。当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生产经营中产品集资等环节涉及税务风险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使得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发生变化。企业管理层通常优选利润最大方案,未考虑企业隐藏的税务风险,企业处于很大的税务风险中,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非常迫切。阐明企业税务风险与内控理论是研究企业税务风险内控的基础。
目前,理论界对税务风险定义众说纷纭。通过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分析总结,本文认为,税务风险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企业对税务风险把控存在不确定性,税务风险发生具有客观性,企业成立到注销无法避免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发生具有潜在性,可控性特点,爆发后为企业带来利益损失[2]。税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违反税收规定,对税收政策理解偏差等。税务风险非税务机关执法风险,不仅在纳税义务发生前,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始终。企业都是要以盈利为目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降低成本,税务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将税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内控是基础管理控制活动,有效的内控是企业防范风险的必要条件。美国注会师协会最早提出内控,最初用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内控是在组织内部采用保证资产安全性,提高运营效率的方法。内控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监督反馈等内容。内控相关要素形成完整有效的流程框架,核心要素是控制环境,缺乏管理层的认可重视其余要素无法实现执行。风险评估是分析风险危害性,通过风险分析等环节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控制活动是风评基础上采取的各类手段,规避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搜集利用对内控关系密切,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消除风险。监督反馈对内控系统起到保证作用,必要时可结合外部监督评估,发现制度漏洞后完善体系[3]。企业需集合相关要素,共同为控制体系服务。
内控框架是实现组织经营目标与报告目标的管理工具。经营目标是对组织运营效果的期望,报告目标是对内外部相关财务数据及时规范进行公开说明,使组织活动在法规限定内进行[4]。使管理者看到内控机制是否正常运转,税务事项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国家税法与企业财务核算实务相关,大多数企业期望减少税务风险。要明确企业从内控角度防范税务风险的目标,对风险识别控制实施等为实现目标服务。内控视角下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是使企业涉税业务符合国家税法,正确计算缴纳税款,避免逾期缴税与偷漏税,对税务日常检查评估做到有理有据说明,采取有效手段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2017年后财税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如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法规稳步推行,包括扩大兼营定义范围,提高职工教育经费,国家扶持行业未弥补亏损可结转年限延长等,2019年国家推行减税降费等系列政策,企业外部税务环境变化快,税务风险引起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由于对税务风险防控缺乏认识,导致企业问题不断涌现。风险企业税收规模可以揭示企业存在的税务问题,企业税务风险与内控机制建设密切相关。从内控角度分析防范税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企业内控税务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估识别水平低,控制活动不到位,监督反馈机制运转失灵等。企业管理层认为税务事项通常来自税务机关对税务事项通知提醒,企业主动学习税收政策与税务机关沟通交流意识不足。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税务风险管理思想认识欠缺,企业组织结构缺乏独立税务事项处理机构,财务部门主要核心任务是财会核算,设置税务岗位负责日常涉税业务,包括发票申领开具、对税收政策的收集汇总等,设置税务岗位不够科学合理。税务岗位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企业对所得税研发费用管理不到位,分摊比例不够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问题的后果,寻找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调整处理,企业对进项税额填报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低级的计算差错。
企业内控视角下未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导致企业税务管理出现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未形成税务风险内控环境、缺乏有效的税务风评体系、税务风险信息沟通不顺畅、税务风险反馈与控制机制缺失等。企业对税务风险控制以财务部门申报为主,管理层更多关注部门业务层面,企业战略中心放在生产销售,内部制度到重大事项会议决策无法从会议纪要中发现。财务部门认为更应关注资金风险,管理层则关注生产经营,缺乏对内控下税务风险管理。董事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对税收政策法规不了解。税务风险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根据我国发布的系列法规,企业应从内外部环境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内控措施,企业生产经营中要通过风险识别分析构建税务风评体系。税务风评体系存在经办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公司治理机构缺乏税务合规意识,内控制度设计未含税务管理层面等问题。
内控环境直接影响其他要素的成效,重要的是人员的职责能力。健全的内控环境为有效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税务风险内控环境包括企业高管与内控重要性态度的行动政策,及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涉税规章制度等[6]。企业组织结构安排中可以设立税务管理部门,税务经理负责领导管理,设立税务管理等岗位,相互分离监督。建立财务总监、采购部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各类重大事项涉税层面的沟通交流。明确税务管理部门职责包括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对纳税申报情况综合分析;正确掌握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制定涉税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为企业战略制定等重大决策及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风险管理建议。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建立有效的涉税事项管理办法,确保各环节涉税活动有序规范进行。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指出,企业要系统收集内外部相关信息,通过风险识别分析等查找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部门的影响。企业可以建立税务风险识别评估体系识别税务风险,进行税务风险评估首先要识别风险,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全面分析税务若干问题的成因,需注意找到关键因素,采用内部测试方法确定风险是否存在。税务风险识别指标可以从财税指标中进行选择,通过财务数据间接地反映企业的税务问题,包括会计资料等,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细分指标,如企业所得税指标细化为收入成本等指标。企业存在复杂涉税问题时要与税务机关主动联系,以控制事后的审查追究。
税务风控活动可作用于各类风险,能对未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控制。企业要对日常税务风险采取事前防范控制管理,区分不同风险种类采取对策。要注意增强信息系统对风险防控功能,严格控制重大税务风险。企业要积极制定相应流程,降低人工差错产生涉税风险,通过对企业内部涉税流程监控分析,结合业务特点合理设计税务管理流程,对关键控制点判断,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环节拆解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实现税务风险事前防范目标。搭建税务事项数据系统,实现各类税务事项管理,包括备案等税务事项,做好历史时期业务事项的记录,确保重要事件有完整的痕迹管理。若对税务风险无法掌控,就会变成危机,造成企业损失。企业进行税务风险内控要注意极端事件,制定应急可综合措施,组建应急团队等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