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惠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近年来,随着经济运行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人口红利的需求转向人才红利的需求。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世界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当前中美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科技。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来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的“芯片之殇”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核心技术的自主性事关国家安全。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本质则是关于人才的竞争。2021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前3 位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包揽;在前十排名中,美国高校占5 席,英国高校占4 席,瑞士占1 席。不难看出,一流人才源自于一流的高等教育。
2015 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了《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和国家继“211 工程”“985 工程”之后,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中国高等教育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 年,教育部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中指出,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它涉及课程设置、教材规划、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内涵。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探讨,而缺乏培养过程结束后对人才质量逆向性的跟踪评价。在一定程度来讲,就业就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最为直观的反馈。同时,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以就业跟踪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诸多契机。
首先,就业信息化使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动态化。一方面,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自建国以来也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从最初的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再到持续至今的双向选择和一定范围的自主择业,国家不再包分配,就业逐渐市场化。政府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扮演着宏观调控的角色,市场作为需求方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高校自身则根据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负责就业的培养、管理及服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这种就业模式优化了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的机制和环境,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三者互通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逐渐成为国家、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对信息化程度的依赖愈发明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数据比较客观地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果是否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部每两年一次的学科评估中,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指标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在校生和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等多个方面,前几个方面的指标主要侧重于传统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化评估,而对于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则体现了对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逆向动态化的评估。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评价,才能及时有效地将问题和经验反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从而推进人才培养的优化和改革。然而,大规模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回访,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进一步推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通过就业在动态中把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
曾经,人们将就业理解为一个经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和市场成为就业供需双方,高校的职责是培养并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市场则根据人才质量的评估来获得有效的劳动力。然而,就业本身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高校扩招带来的是愈发庞大的待就业群体;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国际经贸环境恶化,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2020 年7 月,习近平[1]总书记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面临就业困难,但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作任务,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此可见,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市场、社会三方联动的结果,那么,对它的跟踪评价不仅仅需要来自市场/用人单位单方面的反馈,同时需要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力的回应。只有通过就业信息化的推进,才能基于数据共享,使高校、市场、社会三方基于共有的信息化平台,获取透明化的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包括从招生的生源质量,到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材建设等,到毕业就业质量评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招生、培养、就业3 个环节往往是彼此孤立、缺乏互通机制的。2017 年12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作用。高校人才培养相关各部门开展协作、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联动,需要打破各层级和部门的“信息孤岛”,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高效的信息对接和顺畅的反馈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
就业信息收集、就业率统计、编写就业质量报告,不仅是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向全社会以数据的客观形式展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高校就业数据的统计直接影响着国家战略层面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回溯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2020 年,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已高达874 万人,同比增长40 万人[3],传统的人工化统计管理已经难以负荷如此庞大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推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一方面,可以增强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曾经的人工化无法避免“有水分”的统计和数据造假,信息化则增加了数据统计过程的透明度,例如网络签约等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的上线,使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公开化、透明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信息的实时化和及时性,使就业管理服务工作能在动态中把握问题,并对形势作出预判。
在数据获取源头的质量得到保证之后,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发掘,便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价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成较为完备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分析系统计划,在2013 年年底,教育部便已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工作。虽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提出了要求,但对于数据如何统计、就业率的计算应当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划定不同就业群体 正是这些数据分析缺乏统一的标准,使最终的统计结果难以客观地反映高校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差异化,从而影响着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的准确把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就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评价的作用,并将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地反馈至招生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衡量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成效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吉林大学为例,吉林大学是党和国家布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应届毕业生年均17 000 人左右,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吉林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全部十二大学科门类,毕业生去向多元化取向明显。“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评价体系的导向性,要在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能简单以就业率为衡量标准,又不能扔掉就业率这个重要参考。在国家宏观就业形势下,结合学校实际特点,围绕“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在多元化的就业去向中梳理出专业匹配度、岗位满意度、职位发展度等内在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要素,探索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吉林大学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 年,华为公司开启百万年薪聘“少年天才”计划,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面临美国制裁关口,集中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4]。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在国内经济启动内循环的背景下,高校不仅需要向产业输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需要向市场和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在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终端,扮演着“指挥棒”的作用,就业质量的评价不仅展示了人才培养的成果,同样也是对招生和培养过程的再审视,而整个再审视的过程则有赖于对就业数据的深度挖掘。
随着信息技术在就业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掌握了海量的相关数据,但是,就业信息化并非是将就业工作生硬地转移至网络,而是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手段来实现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构、再造与挖掘[5]。当前,高校对于就业数据的使用大多局限于就业率、考研率的统计上,对于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将线下工作线上化,例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就业服务媒介,招聘信息发布数字化等等,这些信息化的手段实质上依然处于就业信息管理的粗放化阶段,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段时期内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在前期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被迫全部转为线上运行,高校就业信息化程度空前强化,但前期的发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例如,近年来吉林大学在就业信息化方面虽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就业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对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影响程度不断深入,但整个就业体系的市场、管理、指导等工作模块依然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未能集成到统一化的信息化平台,在今后工作中,就业信息化的全链条属性应更加突出,信息化平台下的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指导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通过年度就业数据分析,对就业趋势作出预判;通过对就业领域数据的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学科设置作出反馈;通过对学生就业意向数据的分析,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调整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偏差等问题[6]。
以就业为指标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价,需要完善各层级、各部门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在纵向上,不仅需要各级教育系统内部各级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同时需要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在横向上,高校内部需要从学生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到就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信息化平台却呈现出不联不通的景象,主要的原因除了主观上的不愿共享,客观上由于不同部门在信息开发技术、信息内容上存在差异,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信息资源条块分割,也使得数据互通困难重重[2]。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7]统计,截至2017 年,仅有36.5%的学校建成了数据交换平台,50%的高校系统间数据存在同步不及时、有效性差等问题;同时31%的高校使用国家标准,而63%的高校使用的仅仅是学校标准。首先,信息化平台之间的不联不通影响了就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无法作出动态化的科学评估。其次,各层级之间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不仅增加了全社会就业相关工作的工作量,同时会使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无法通过全方位、实时地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来准确把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市场和社会反馈。最后,高校内部人才培养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平台之间的不联不通,不仅违背了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初衷,同时也会弱化其作为就业“指挥棒”的作用,无法使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结果及时传递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目前,吉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对就业工作领域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显著提升,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信息统计模式和标准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质量效能进一步发挥产生一定的瓶颈效应。首先,不同学科门类毕业生的社会定位不同,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别,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标准不能千篇一律,但现行工作模式下的信息统计方式还存在上下衔接不通畅、横向区分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将遵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就业信息统计方式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分类指导,优化评价指标、突出评价反馈指导效用尚需提升;二是学校内部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同时,各学科门类的质量跟踪评价特点不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刀切”现象,亟需构建一套主体明晰、分支合理,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
数据是信息化的基础,而如何使用数据则决定了信息化的水平。只有就业信息统计遵循同样的标准,才能使之后的人才质量评价具有可比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便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全盘的基础上深入调研、立足实际,根据地区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校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等差异化特征,对高校就业质量评估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数据统计标准。数据统一是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也只有建立在数据统一基础上的信息共享才有价值。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制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培养综合评价体系相关文件,新体系从3 个维度出发,细化为12 个一级指标、54 个二级指标,全面系统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从对就业率的跟踪提升到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各种“度”的考量,以就业为切入点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更加科学完善。
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慢就业的问题凸显,提升就业率需要精准化地施策。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海量数据的处理和运用成为可能。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为数据的获取奠定了基础,但是过去对数据信息的粗放化管理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深挖各类数据之间的关联度问题,例如毕业生就业意愿与就业率的关系、行业变化与毕业生去向的关系、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关系 只有通过大数据技术发掘这些相关性的因果关系,才能做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另一方面,依托各层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和算法设计,根据毕业生的个人情况、专业培养、个人意愿、职业兴趣等参数,精准匹配招聘企业的信息推送,实现更加高效的“精准就业”。例如,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对创业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非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影响创业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是创业态度,其次是感知行为规范,而后是主观规范,而创造力对这3 个因素均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8]。那么,就需要在高校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精准化”的培养,使更多的毕业生投入创新创业。
例如,吉林大学注重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就业信息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平台下的精准指导与服务。首先,对全体应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周期实行审核准入制,毕业生通过网络注册提交包括个人自然信息、学籍信息、职业发展意向信息等在内的相对完备的就业档案,并填写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上述信息将作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参考依据,并汇总到学校就业工作信息库,对招生、培养、专业优化调整等进行科学指导与反馈,有助于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跟踪评价体系建设;其次,学校就业主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技术集成求职信息,根据毕业生个人情况及其求职意向为其定向推送就业信息,有的放矢地提升对毕业生就业的精准指导和服务水平。
关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表明,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集涵盖了驱动力与背景因素、本级政府的条件因素、外包实施团队条件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以往取得成果因素等[9]。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就业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实践、从管理到运行全方位的过程。在完善数据统一基础上,一方面,教育系统内部要实现国家、地方与高校3 个层级的互联互通。2003 年,教育部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到2008 年,教育部将其升级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新职业),依托各层级的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平台,需要各层级主体及时同步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就业指导等就业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需要推进教育系统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部门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高校内部,要打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信息化壁垒,推进招生、教务、学生管理、就业工作全方位的数据融合与共享。高校必须对内部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体系,理顺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的关系,打破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方面限制[4]。校内各部门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对学生而言,可以使他们在接受培养的过程中随时把握就业形势,并以此为参照,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全面掌握应聘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更好地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对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而言,不仅可以从学生入学起便开始实行更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同时还可以推进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序契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例如,吉林大学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100 所就业状况布点检测高校,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布点检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依托信息化背景下的数据融通推动互联互通需要更为迫切。2019 年,学校启动了毕业生网络签约系统平台,实现毕业生签约的“一站式”线上服务,毕业生的就职意愿、签约违约状况、岗位供给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选人标准、个性化需求等各种客观详实的信息,以大数据形式集成于就业信息化平台,对于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状况反馈人才培养跟踪评价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为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就业定点监控要求,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融通共享,学校搭建了与国家行政部门有关数据直连通道,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数据在国家、省级就业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学校学院间的实时同步,这项改革举措有助于通过更大的信息化平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提高精准性和客观性,以广泛的数据融通提升精准的相关成果共享。
就业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为直观的评价结果,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以就业跟踪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诸多契机。本研究结合吉林大学就业工作实际,提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信息统计标准不统一、信息管理方式粗放化和各层级、各部门之间信息平台“不联不通”等三大核心问题;随后,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认为,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跟踪体系提升就业工作信息化,需要在以标准化推进评价体系公正化、以大数据技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化、以数据融通实现就业工作相关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等3 个方面做文章。
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叠加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就业工作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信息化建设作为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载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也更有助于高校在逆境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以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等教育成果的核心指标,而就业则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器”,只有稳就业、促质量,充分用好以就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手段,才能使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理念清晰、目标明确、流程完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