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艳春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揭晓,宁夏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评论《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获得二等奖。这篇作品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原因有多方面,最能直抵人心的是洋溢其中的情怀。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有了记者的关注与记录,历史事件更加清晰,历史价值更加凸显。因此,秉持时代情怀,记录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是记者最庄严的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伟大时代,记者更要怀着深沉的时代情怀去记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直面时代课题,展现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络。
秉持时代情怀,脱贫攻坚是必须记录的历史创举。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脱贫攻坚行动。在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之际,记者聚焦西海固,精心采制了广播评论《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从一个侧面见证中华民族即将到来的光辉时刻。该广播评论紧紧抓住大时代背景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以设问为标题,在一开始便有力地抓住了受众的目光。在接下来的四个篇章里,作品深入分析了西海固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及脱贫答案,从新闻的角度为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性深度脱贫目标提供了解题思路。
在众多脱贫攻坚题材报道中,如何让作品脱颖而出?《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以评论为切入点,在千丝万缕的素材中,清晰地整合出西海固脱贫进程中四项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西海固脱贫攻坚的答案。
这篇评论用翔实的调查记叙和采访语录,从西海固人民群众的自身内在动力如何被激发、各级政府部门如何贯彻“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落下”的部署,到全国力量如何无私支援西海固脱贫事业,串联出一组“西海固脱贫答案”。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谨,又有感性表述的动人,具有“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社会效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时代情怀的观照之下,该广播评论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生硬的面孔,从文稿写作到记者采访,从播音员配音到后期片花制作,有温度,有厚度,处处彰显着记者的时代情怀。
怀着情怀去记录伟大时代,诠释时代主题、立意高远且富有表现力,是该作品的独到之处,也为广播评论树立了一个范本。
新闻工作者来自人民,是人民的一分子,理应根植于人民,关注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情怀是初心,也是落脚点。
《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时长12 分40 秒,采访对象有9 人,其中有造林队队员、经果林种植户、生态移民等。在他们身上,记者捕捉到了朴实无华的劳动者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西海固地区,面朝黄土背朝天,曾经饱尝贫困之苦;他们又是不屈不挠的奋斗者,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不向命运屈服,凭着勤劳的双手改变环境,改变命运,用奋斗换来幸福。
经过几十年的苦干,如今他们摆脱了祖祖辈辈被贫困束缚的枷锁,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他们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一员,也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奋斗故事最接地气,也最感天动地。作品中写道:“天当被,地做床,盛夏烈日无处藏,晚秋风吹透心凉,喝着凉水吃干粮,干起活来还争强。”“彭阳人民创造出的巨幅画卷——层层叠叠的梯田,像黄土地上的‘年轮’,或者是超级巨人的‘指纹’。”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来自记者翻山越岭,走进田间地头的实地采访,他们脚上沾着泥土,笔下饱含真情,用心去接触劳动者,用情去感受百姓的生存状态,用灵魂去讴歌创造奇迹的人民群众。
作品选取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身上特有的坚韧、不屈、勤奋、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之所以将他们作为报道的主角,就是记者心中坚守着人民情怀。只有怀着深沉的人民情怀,才能全方位地展现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人物图谱。
记者的采访是扎实的,从点到面,几乎涵盖了西海固地区,触角伸向最基层,与人民群众心贴心,真诚以待,没有隔膜,没有距离。基于此,采访对象才能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经历、故事、想法不加矫饰地告诉记者。而记者才能提炼出感人的素材,锻造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必然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驱动力。创新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创新则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传播手段的创新还是写作技巧的创新,都是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锤炼的职业品格。《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的创新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的时长超过10 分钟,如何将一篇较为宏大的夹叙夹议性质的评论安排得条理清晰,结构工整,让听众听得明明白白?这就需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作品以分段落的方式将 “脱贫人努力、人退山川绿、金融做杠杆、全国支援你”等四个章节独立开来,借鉴平面媒体分标题和电视以字幕分段落的方式,创新性地用节目提示片花的方式将四个篇章串联起来。分别如下:
(1)节目提示——这里是在联合国都挂了号的穷地方,“贫困”似乎就是它的标签。请听述评《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
(2)节目提示——这里有堪称奇迹的人造梯田,还有世界少有的大迁移。述评《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继续呈现。
(3)节目提示——如此大规模的有计划移民,世界罕见。西海固还创造了大规模金融扶贫的经验。述评《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请您收听。
(4)节目提示——述评《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正在播出。没有全国支援,西海固就不可能改变面貌。我们要记住:吃水不忘挖井人。
(5)节目提示——脱贫人努力,人退山川绿。金融做杠杆,全国支援你——西海固给出了脱贫答案。
前四个节目提示片花都是对下一个章节内容的提炼预告,起到了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作用;第五个节目提示片花则是对全篇报道的高度总结。这样一来,作品结构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这种创新很好地解决了长篇广播评论的弊端,听众听起来毫不费力。
在此基础上,每一个章节结束之时,记者都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英杰进行点评解读,以教授的点评为每个章节画上句号。这样的点评一改广播评论一般由主持人表达观点的方式,由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中央党校教授进行点评,有力地提升了作品的理论高度,使得广播评论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杨英杰教授的许多观点也非常有创新性。比如第二个章节“人退山川绿”,介绍的是宁夏涉及百万人之众的异地搬迁从而脱贫的创举。对此,杨教授评论道:“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安土重迁,不愿意走啊。但是为什么村民跟着党委,跟着政府走呢?首先,这是对我们党和政府高度信任。其次,我们党委和政府投入很大,重大的基础设施都投入了。所以,生态移民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就在怎么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对于“脱贫人努力”章节中植树造林的做法,杨英杰评论说:“不仅让自己重新回到了绿水青山的怀抱,同时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是实践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非常生动鲜活的例子。还是要靠自己,这样才有可持续性,这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能长久、持久。”鲜明的观点,巧妙的布局,不仅升华了主题,还给广播评论提供了新的借鉴方式。
总之,作品四个部分都是叙事→说理→评论的模式,事例生动,表达有情。脱贫人、扶贫企业家、基层干部和党校专家的叙说声、理、情并茂。四个部分分别从人、生态、资本、机制四个层面剖析,从具体到抽象,夹叙夹议,环环相扣,次第展开,终篇以西海固脱贫答案落笔,干净利落。
后期编排技巧犹如龙的眼睛,恰到好处的运用会让广播作品神采飞扬。
作品的第四章节着重介绍了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建立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下,福建省干部群众帮扶宁夏的感人细节。作品借鉴电视字幕飞屏的表现手法,将四五十位为宁夏脱贫做出卓越贡献的福建籍人士的姓名用男女声朗读出来,并以压混的方式呈现给听众,表现全国人民支援西海固脱贫的伟力。在一定层面上,这段编排很好地发挥了类似论据的作用,将其和语言表述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深化了广播评论主题,别开生面,新颖而又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