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简庸化”及规避

2021-01-02 07:09
青年记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众

● 王 晶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主流媒体做好主题宣传、践行主流媒体责任的主要形式。当前,一些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存在“简庸化”问题。本文所说的“简庸化”主要是指主流媒体在进行主题报道时,为了突出正能量、传播典型事迹,从而使报道出现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此种现象的出现,一般是媒体人思想守旧僵化、力度运用失当所导致的。这不仅未能使报道达到预定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从而在无形中降低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

主题报道“简庸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报道力度运用失当。从采编人员角度来看,“简庸化”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生发于采编人员强烈的“使命感”,采编人员希望从笔头下出来的典型能感染到更多的人,同时也希望取得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往往由于用力失当,在撰写报道时忽略了一些客观实际,在报道中常会出现为了突出典型而贬低他人、将典型描述为超人、典型只为付出而六亲不认等现象。结果既没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反而成了主题报道的反面典型。

例如:封面新闻于2020 年6 月17 日报道了一位护士在烈日下采集咽拭子,由于气温过高晕倒,事后却对大家道歉的新闻。在大家心疼这位护士、向护士致敬的同时,也引发了质疑:“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措施哪里去了?”还有人说:“最不喜欢这种所谓的感动,一味地体现人的伟大、高尚,弄点实在的、人性化的措施不好吗?”这则报道出发点固然很好,但是也存在主题报道“简庸化”的特征,即报道为了突出医护人员甘愿付出的精神,而在无意间暴露了后勤工作的滞后,从而顾此失彼,引发质疑。

此外,每到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力度失当”的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比如:2019 年春节期间,中国新闻网曾刊发的《浙江义乌一环卫工春节坚守岗位,近20 年未曾回老家过年》一文,得到人们赞赏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读者的质疑。诸如此类的,还有屡屡见诸报端的“公交司机20 年坚守岗位不回家过年”“杭州交警10 年未见老家父母”等类似报道,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但是过度强调其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的同时,忽略了其承担家庭责任之亏欠,也令人无法完全认同甚至产生质疑。这些都是“简庸化”的表现,它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将这些模范工作者的正能量传递到全社会,但这样的报道难免会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时常会引起民众的质疑,从而导致主题报道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向着反方向发展。实际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主流媒体不应过度讴歌这种超负荷的、过度的付出,不能为了树立典型而进行违背人性和共通价值的描绘。

2.新闻思想守旧僵化。媒体人的思想僵化首先体现在对主题报道认识的偏颇,不少媒体人将主题报道作为“既定任务”或“政治任务”,无论面对何种题材、何种内容都使用同一个“套路”。所以,这样的主题报道免不了会出现言之无物、枯燥单调等问题。

例如:有些媒体在主题报道中容易预设观点,而后拿着观点去找例证,一味地讴歌、赞美,这样的报道不仅让人觉得“假大空”,而且极有可能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此外,还有些媒体在主题报道活动中一味地宣扬政策而缺乏实地调研的例证,这种“干巴巴”的条文难以吸引读者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注意。此外,主题报道的“套路”还体现在遣词用句上,比如:高度重视、领导牵头、亲自指挥、特别指出、多次强调等词语频繁出现于主题报道中。

其次,部分媒体人在主题报道中总想着尽可能地凸显政府或个别领导的作为,完全不顾民众和社会舆论可能产生的反应。例如:《黄冈日报》于2020 年1 月25 日曾刊发一篇报道《深夜碰头会》,里面详细报道了湖北黄冈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万小勇、主任唐志红等人连续多天加班至深夜,报道内容可谓写得“事无巨细”,连吃饭这样的小事也描绘得细致入微。可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唐志红却“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结果让民众对之前的报道产生了怀疑,而且纷纷嘲讽该报道是一篇“马屁文”。由此可见,一味地拔高、歌颂并不利于媒体主题报道活动的开展,而且很有可能收到反效果。

主题报道“简庸化”的规避策略

媒体要规避“简庸化”问题,就要求新闻从业者不仅对主题报道有正确认知,而且在报道活动中秉持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不盲目拔高、刻意夸大,脚踏实地地做好主题报道。

1.坚守“客观真实”原则,不过度拔高、不刻意夸张。主题报道要让他人信服,首先要有真实的素材作为依托。所以,媒体在主题报道中必须客观、真实,不盲目拔高、不刻意夸张,更不能扭曲事实、搬弄是非。

例如:2018 年8 月《浙江日报》曾开展的“大江奔流”系列主题报道,记者在采访云南绥江县的扶贫情况时,并未采访当地政府安排好的采访对象,而是驱车到村民家中,在和村民蒋仕荣的闲聊中知道了他通过扶贫而改善生活的故事,同时也知道了他内心的一些烦恼。也正是因为这些真实的素材,当报道刊登之后,当地政府特地派专人来蒋仕荣家中了解情况,并邀请他加入合作社帮助他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此外,在“大江奔流”系列主题报道的另一站“三峡工程”的报道中,记者以“三峡大坝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主题,深入采访了流域枢纽管理局的专家、中华鲟研究所的负责人。在采访这些专家的过程中,记者不仅知道了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标准、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专家手中得到了很有权威性的新闻素材。据此,记者结合自身感受以及采访素材,撰写了题为《满身“世界之最”的三峡工程一肚子委屈,你怎么看?》的主题报道。此篇报道刊登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除了在浙江日报客户端推送之外,还被中宣部全网推送,最终有100 多家主流媒体转载该篇报道,全网阅读量高达300 多万次。

2.重视“力度掌握”原则,把握新闻报道力度和舆论引导力度。所谓“力度掌握”是指媒体无论在主题报道活动中还是在引导舆论走向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力度”,要掌握好民众情感共鸣的契合点,真正使报道入耳、入脑、入心。

在以往的主题报道中,往往将被报道者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形象,而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也从不说苦,从不喊累,只讲付出、只谈奉献。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类主题报道不再受民众欢迎,而他们无所不能的形象也难以贴近民众,难以引起民众的效仿心理。所以,在新时期的主题报道中,要真正让人物鲜活起来、真实起来。

例如,《中国慈善家》于2020 年2 月19 日刊登的《首批支援武汉医生:从通知到出发仅1 小时身心承受极大压力》就很好地诠释了前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心理活动。在谈到家人是否支持前往支援武汉时,被访者李珊告诉记者,支持肯定是支持的,但是担心还是有的;在谈到来到武汉后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她讲道:“尽管做好了心理建设,但依然还是被眼前的情况震惊了,在来到武汉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每天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此外,李珊还讲到,他们其实也和普通市民一样希望疫情尽早结束,可以早点回家。此篇报道就脱离了以往只讲贡献、只讲付出的套路,而是将医护人员的真实所感、真实所想完整地表现了出来。这种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大家觉得医护人员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担心有压力,就算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依然坚决前往抗疫一线支援,能够激起众人的效仿动力。

3.注重“形式创新”原则,做亮眼、入耳、动心的主题报道。主题报道的“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遣词用句和传播形式。从遣词用句层面来看:主题报道要做到亮眼、入耳、动心,就要用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报道,努力将鲜活的事例融入报道中,使主题报道“接地气、有活力”;其次,从传播形式角度看:民众的信息接收和阅读习惯均产生了较大改变。媒体要注意把握受众这一变化,努力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报道,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矩阵式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作为重大主题,许多主流媒体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报道。以人民网为例,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人民网特意于2019 年5 月23 日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派出三十余名记者,向陆军所属的70 个界碑进发,记者用镜头、话筒、笔杆记录了我国边防官兵为国守土的边防故事。在该主题报道活动举办期间,人民网还创新主题报道形式,共推出图文报道140 余篇,视频126 个,H5 内容1 个,这些内容使人民网短视频账号浏览量突破11 亿,微博浏览数超过6 亿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又如,《乌海日报》在疫情期间,除了在报纸上刊登关于疫情的主题报道之外,还利用融媒手段,以图文、短视频、H5、直播等形式将疫情主题报道呈现给用户。截至2020 年4 月25 日,《乌海日报》在“两微一端”累积推送图文、短视频、H5 内容多达2600 余条,在抖音、央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累积发布视频270 余条。《乌海日报》利用纸媒、新媒体方式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矩阵式传播格局,在创新主题报道形式的同时,也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覆盖面,使疫情主题报道达到了亮眼、入耳、动心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民生新闻要避免“唯民众化”倾向
政府帮民众排解孤独感
如何科学地化解民众对基站辐射的误解
环境信访应当回应民众的环境诉求
建国以来民众参与反腐的历程与特点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宋维: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