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粉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 郑州 450046)
1.1.1 玉米 2020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341.65万hm2,比2019年的329.69万hm2增加了11.96万hm2,增幅为3.63%。18个地市中,郑州、南阳、信阳面积减少;10个直管县中邓州、鹿邑、固始面积减少;巩义、滑县与2019年持平,其余地市和直管县面积均增加。其中驻马店、安阳面积增加最多,分别为2.33万hm2和2.03万hm2,其他增加面积比较大的地市或直管县依次为周口1.64万hm2、洛阳 1.54万 hm2、新蔡 1.47 万 hm2、新乡 0.93 万 hm2、许昌0.83 万 hm2、长垣 0.82万 hm2。
2020年河南省玉米总产241.64亿kg,比2019年增加12.05亿kg,增幅达5.25%。18个地市和10个直管县中郑州、信阳、邓州总产减少,其他地市总产均有所增加,增幅超过10%的地市依次为安阳23.54%、三门峡16.63%、许昌13.61%、洛阳11.9%,增幅超过10%的直管县依次为新蔡38.56%、长垣22.85%、鹿邑11.6%。总产减幅超过10%以上的地市分别是信阳38.34%、邓州17.65%。
2020年河南省玉米平均单产7 072.8kg/hm2,比2019年增加了121.35kg/hm2,增幅为1.75%。18个地市中除开封、焦作、信阳减少外,其他地市单产增加,增产幅度较大的地市是三门峡和安阳,分别增产11%和7.7%。10个直管县中巩义、兰考、汝州、新蔡、滑县、鹿邑等6个县(市)单产增加,鹿邑增产幅度最大为12.31%,邓州单产持平,其余3个直管县减产。
1.1.2 花生 2020年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为151.95万hm2,比2019年增加了0.48万hm2,增幅为0.32%。18个地市和10个直管县的花生种植面积与2019年相比,郑州、开封、安阳、濮阳、新乡、许昌、信阳、长垣、新蔡、固始面积减少,其他地市和直管县(市)面积增加或持平。增加面积较大的依次为驻马店1.17万hm2、周口0.67万hm2、邓州0.33万hm2、漯河0.31万hm2、洛阳0.25万hm2。
2020年河南省花生总产64.58亿kg,比2019年的66.05亿kg减少1.47亿kg,减幅为2.23%;全省平均单产4250.4kg/hm2,比2019年的4360.5kg/hm2减少110.1kg/hm2,减幅为2.52%。18个地市和10个直管县中许昌、三门峡、兰考和新蔡这4个地市和直管县单产增加较多。
1.1.3 水稻 2020年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为60.39万hm2,比2019年的60.33万hm2增加了0.06万hm2。其中籼稻面积50.53万hm2,粳稻9.86万hm2。全省水稻总产50.56亿kg,比2019年50.98亿kg减产0.42亿kg,减幅为 0.82%;水稻平均单产8372.7 kg/hm2,比 2019 年的 8449.5kg/hm2减少 76.8kg/hm2,减幅为0.91%。
1.1.4 大豆 2020年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为52.71万hm2,比2019年的58.17万hm2减少5.46万hm2,减幅9.39%。18个地市和10个直管县中,除濮阳、南阳、信阳、长垣、汝州5个地市和直管县面积略增加外,其余地市和直管县面积均略减或持平,面积减少较大的依次是周口2.10万hm2、许昌1.52万hm2、新乡0.69万 hm2、漯河 0.59万 hm2、平顶山 0.26万 hm2。全省大豆总产13.2亿kg,比2019年的14.14亿kg减少0.94亿kg,减幅为6.65%。全省平均单产为2505.2kg/hm2,比 2019 年的 2431.5kg/hm2增加73.7 kg/hm2,增幅为 3.03%。
1.2.1 气候因素对秋作物生长的影响 2020年河南省气象条件整体来看对秋作物生长利大于弊。有利因素:一是6月下旬降雨偏多,有效缓解了前期干旱,增加了土壤墒情,利于秋粮作物苗期生长需要;二是8月中上旬河南省降雨较往年偏多,有效缓解了玉米营养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三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效积温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籽粒灌浆,粒质量增加;四是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草害、高温热害、倒伏倒折与前几年相比发生相对偏轻,未造成重大的危害。不利因素:一是6月上中旬干旱少雨,并且干旱持续时间长,对秋作物出苗不利,尤其是对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影响较大;二是7月中上旬和8月中上旬出现连续阴雨寡照天气,造成部分低洼地块内涝灾害,同时对部分秋作物授粉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品种出现结实差的情况。
1.2.2 品种布局合理、种子质量安全有保障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结合2019年各级种子部门的秋作物考察报告和2020年品种试验及展示田考察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2020年春夏播作物新品种布局利用意见,提出了明确的主导品种及搭配品种。同时,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加大种子法宣传和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层层严把种子质量关,大大减少假冒伪劣种子上市下田机会;河南省种子企业也不断增强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认识,提高供种质量,加强售后技术服务指导,良种良法结合,为秋作物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3 多方联动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 河南省连续5a主持开展了国家黄淮海南片小麦新品种和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同时还开展了国家小麦、玉米区域性集中展示,河南省多年来建立了一套上下结合、分工合作的省、市、县三级展示体系,展示点依托种植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子企业。河南省展示品种主要来源于近3 a国家、河南省新审定的优良品种和特殊用途品种,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市、县级主要展示本市县生产应用的品种,服务农民选种用种。2020年国家、省级、地市级种子部门分头组织开展了品种的观摩推介,并组织专家对展示品种进行综合考察、跟踪评价。河南丰德康种业承办的国家小麦展示、河南秋乐种业承办的国家玉米核心展示均采用专家现场点评和网上云直播同步、省种子管理站联合新乡、开封等地市水稻产业体系开展的沿黄粳稻食味鉴评会网上云直播、许昌种子管理站和中国农科院联合举办的大豆地展观摩会、郑州市种子管理站承办的玉米地展会,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省级展示点次71个,展示主要农作物品种585个;示范新品种51个,展示示范面积达2.12万hm2;组织展示示范现场观摩活动51次,观摩人数达到20100人、网上点击率100万人次。品种权单位及种子企业利用观摩暨品种展示平台,增进了品种供求信息交流,实现品种供需双向选择,有力促进了品种转化,有效解决品种数量井喷式增长造成的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民选种难的问题。
1.2.4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优质高效、特色专用品种推广成绩显著 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在豫西、豫西南等低质低效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推广种植高产、高蛋白质的大豆品种,增加芝麻、高粱、山药、谷子等耐旱型小杂粮种植面积。优质高产品种、特色专用品种种植比例明显增加,如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高淀粉玉米、高油花生、高蛋白质大豆、优质水稻、优质蔬菜等,由过去的注重产量向优质高效转变。在稻区,积极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形成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循环农业,增加了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节约了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
1.2.5 秋作物生产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 随着种植方式和制度的改变,对品种的生育期、种植密度提出新要求,河南省陆续开展了玉米机收试验、水稻早熟直播、大豆高密度试验,目前,郑原玉432、丰德存玉10号、豫单9953等一批玉米籽粒机收品种,中作豆1号、郑1440高密度大豆品种已审定应用。2020年各地农业部门牵头,以品种权单位及种业企业为主体,进行了多场玉米籽粒机收、大豆机收现场展示示范观摩活动;机收品种审定推动河南省玉米、大豆、水稻等品种向机械化、轻简化生产迈上新台阶。目前,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红薯等秋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收面积快速增加。
1.2.6 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秋作物生产管理的关键期及时印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秋粮中后期管理及防灾减灾的技术意见》指导农业生产,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狠抓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提高了河南省秋粮生产科技水平;同时河南省继续加大了强农惠农支持力度,2020年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直接补贴农民用于农业生产。
2.1.1 玉米品种利用情况 2020年秋作物品种考察统计显示,2020年河南省种植面积在666.67 hm2以上的玉米品种209个,比2019年减少23个;6.67万hm2以上的品种14个,分别为裕丰303、郑单958、中科玉 505、豫安 3号、迪卡 653、登海 605、郑原玉 432、先玉 335、联创 808、隆平 206、豫单 9953、伟科 702、泛玉298、浚单20;3.33万~6.67万hm2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安玉308、豫单132、德单5号、嘉禧100、秋乐368、北青340;0.67万~3.33万hm2的品种47个;666.67~6 666.67 hm2的品种142个。
2.1.2 玉米品种利用特点 一是主导品种比较明确,搭配品种相对合理。从布局利用情况上看主导品种突出,裕丰 303、郑单 958、中科玉 505、迪卡 653、豫安3号、登海 605、郑原玉 432、先玉 335、联创 808、隆平206、伟科 702、泛玉 298、浚单 20、豫单 9953,这 14个品种总种植面积达190.22万hm2,占2020年玉米种植总面积的55.71%,主导地位十分明显。种植面积在3.33万~6.67万hm2的豫单132、安玉308、德单5号、嘉禧100、北青340、秋乐368等6个品种种植面积为26.45万hm2,占2020年玉米种植总面积的7.74%,这些品种根据其品种特性,在适宜区域种植面积较大,起主导作用。由此说明,河南省玉米种植利用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做到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二是多渠道审定品种数量增多,品种多元化态势凸显。从主导品种看,2020年已经连续7 a没有超过66.67万hm2的品种,从2018年开始连续3 a没有超过33.33万hm2的品种。主导品种占有面积超过50%,单品种推广面积占有比例下降;搭配品种数量逐年增多。从品种类型看,普通籽粒玉米、机收籽粒玉米、粮饲兼用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等种类更加丰富,多元化程度提高。
三是机收品种数量增多,机械粒收面积扩大。近几年国家和河南省机收玉米品种的审定数量不断增加,2017年以来国家审定适宜黄淮区推广应用的机收品种已有16个,河南省也先后审定了19个。玉米机械粒收品种试验审定、展示观摩、宣传推广,促使了粒收品种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机收品种如郑原玉432、豫单9953面积达到6.67万hm2以上,丰德存玉10号、新单58、云台玉39等机收品种发展势头较好;目前,河南省籽粒机收面积已达总玉米种植面积的15%左右,随着品种性状和机械性能的改良提高,粒收面积会逐年上升。
四是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专用品种需求和种植面积增加。随着畜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需求增加,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河南省相继开展了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联合体试验,加大品种筛选力度,逐步满足市场需求。青贮玉米品种如郑单901、郑青贮1号等市场发展势头较好;鲜食玉米如万糯2000、洛白糯2号、郑白甜糯1号、郑白甜糯2号等市场发展前景较好。随着“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河南省“四优四化”草畜专项青贮玉米专题示范带动,依托种养一体化的模式,加快青贮玉米产业链条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推动了青贮玉米品种需求和推广。青贮和鲜食玉米发展空间巨大,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
五是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区域定位重要性凸显。随着品种审定数量、引种数量剧增,品种选择度增加,连年的异常气候,促进了品种更迭加快。2014年和2015年白轴黄改系品种表现欠佳;2016年以先玉335为代表的美系及改良美系红轴品种种植面积增加;2016—2019连续4a高温及干旱,不耐高温干旱的红轴美系品种面积下降,黄改系品种种植面积回升。过去多数种业推广一个品种都是全线推进,现在推广品种首先做好广泛试验示范考察评定,进行品种区域定位,找准适宜区域才重点推广。因此,区域性主导品种发展迅速:登海605在新乡、周口、许昌、南阳种植面积较大;迪卡653、德单5号、隆平206等抗性突出的品种在安阳、濮阳、驻马店、周口有大面积种植。
六是规模化种植快速发展,种植大户用种比例上升。随着河南省新型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快速发展,土地经营权转移、集中度提高,玉米的规模化种植比例大幅度提高。玉米种植大户已经成为种子管理服务机构、种子企业的重要服务对象。他们对品种的选择更加认真、对配套技术要求更高,对种子质量要求更严、对售后服务要求更细,对种植效益更加注重。因此,需要对这个服务群体进行全面研究,要研究气候状况、土地情况、区域特点、耕作习惯,做到针对性、配套性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2.1.3 主要玉米品种评价 郑单958:属广适紧凑、中早熟、中穗品种。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穗位适中,适应性广,因抗热性和稳定性突出,仍为河南省主导品种,但因抗南方锈病能力一般、抗茎腐病能力下降,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裕丰303:夏播生育期102d。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适中,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适应性、抗病性较好。种植密度3 800~4200株左右,果穗较长。近2~3 a种植面积增加较快,预计2021年保持稳定。
中科玉505:夏播生育期98~104d。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高适中;果穗筒型,果穗长,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适宜种植密度6万株/hm2左右。近2~3 a种植面积稳定,预计2021年保持稳定。
迪卡653:属中密度、中晚熟、中穗品种。夏播生育期100d,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穗位偏高、出籽率高、抗倒性好、抗高温较好,抗锈好,近3 a在豫南推广迅速,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登海605:属中高密度、紧凑型、中穗品种。夏播生育期101d。株型紧凑,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抗病性较好。耐热性差,部分雌穗畸形。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会稳中有降。
先玉335:属中密度、早中熟、中大穗品种。夏播生育期98d,株型半紧凑,植株高大、穗位较高,穗子细长、脱水快、籽粒品质好、出籽率高;但抗逆性一般、区域间差异大,近几年高温热害部分地区偏重,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略有减少。
联创808:属中密度、中早熟、中穗品种。夏播生育期98d,株型半紧凑,植株高大、穗子细长;田间长相清秀,品种抗倒性一般,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会略有减少。
伟科702:该品种属中高密度紧凑型、中熟、大穗品种。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株高、穗位适中;苗期生长势强,下部叶片稍宽,上部叶片窄小,竖叶型,透光好,半马齿型,品质中上。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郑原玉432:机收品种。株型紧凑,株高穗位低,耐密性、抗倒性好;中穗,穗层整齐,结实性较好;早熟,籽粒脱水块;机收性能好。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增加。
豫单9953:机收品种。属中高密度、中穗品种。株型紧凑,生育期短,后期脱水快,抗倒性一般,抗病性较好,适宜籽粒机收。
豫单132:机收品种。属中密度、中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籽粒硬粒型,商品性较好,后期脱水快、轴硬,适宜籽粒机收。
2.1.4 展示中表现突出的苗头玉米品种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和各地市种子管理站、省直管县在全省布置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点(30个)及国家在河南省布置的新品种展示点(10个),经9月份组织专家进行全省品种考察,有如下一批综合表现比较突出的新品种:百玉 9337、宝景 186、高玉 99、豫单 188、郑单 5179、机玉 332、郑单 6122、浚单 1668、郑品玉 495、怀川 82、承玉 68、先玉 1466、浚单 658、登海 1717、隆平 673、京科815、京科812、迈新276、硕秋702等,这些品种在展示中表现出良好的抗倒、抗病、稳产、丰产性。
2.2.1 花生品种利用情况 2020年河南省花生种植品种共122个。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豫花37、豫花23、开农71、濮花28。种植面积3.33万~6.67万hm2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宛花2号、远杂 9102、远杂 9307、开农 1715、豫花 9326。
2.2.2 花生品种利用特点 一是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农业发展“四优四化”的战略推动下,河南省近几年花生产量及价格稳定,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其中驻马店、周口、商丘种植面积增加最快。2020年全省总种植面积达到151.93万hm2,稳居河南省第二大秋收农作物地位,也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二是主导品种比较明确:据统计,超过6.67万hm2的4个品种种植面积达到43.04万hm2,占总面积的28.32%,在全省花生生产起主导作用,种植面积3.33万~6.67万hm2的品种种植面积为23.40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15.4%,在河南省局部地区起主导作用。这9个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共66.43万hm2,占总面积的43.72%,说明河南省花生生产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
三是品种更换由慢加快,老品种仍有一定种植面积。新品种如豫花37、豫花23、开农71、濮花28种植面积增大,老品种远杂9102种植面积减少,多年绝对优势作用逐步丧失。此外,豫花15和白沙系列等在生产上仍有一定种植面积。
四是小果型品种占绝对优势: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品种中除开农71外全部是小果型品种,河南省花生主产区驻马店、南阳、商丘、开封等地均以种植小果型为主。此外,种植利用的122个品种中多数也是小果型品种,由此可见小果型花生在河南省花生生产中处绝对主导地位。
五是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增加较快:在省“四优四化”政策推动下,优质花生成为河南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抓手,2016年出台河南省推进优质花生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的优质高油花生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努力下,选育登记了一批高油酸花生品种,2020年豫花37、开农 71、开农 1715、开农 61、开农 176、开农 1760等高油酸花生品种种植面积达38.47万hm2,占总面积的25.31%,较2019年增加了3.60万hm2。目前高油花生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2.2.3 主要花生品种评价 豫花37:高油酸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113 d左右。疏枝直立。叶片黄绿色、椭圆形,荚果茧形,果嘴钝,网纹细、浅,缩缢浅。籽仁桃形,种皮粉色。抗网斑病、根腐病,中抗叶斑病、病毒病;感锈病。近几年种植面积增加较快,预计2021年保持稳中有增。
豫花23:属直立疏枝型、珍珠豆型品种,夏播生育期113 d。荚果为茧形,果嘴钝,网纹粗、深,缩缢稍浅,百果质量188g,饱果率80%;籽仁桃形,种皮粉红色,有光泽,百仁质量80g,出仁率72.8%。近几年在南阳、驻马店、开封、新蔡种植面积大,2020年在全省推广面积第一,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保持稳中有增。
开农71:高油酸高脂肪中大果花生品种,生育期114~115d。疏枝直立。叶片绿色、长椭圆形;荚果普通形,果嘴不明显,网纹细、较深,缩缢稍浅。该品种抗性好,在南阳、商丘种植面积较大。
濮花28:普通型疏枝直立中早熟中粒花生,生育期110~130d;该品种抗青枯病、叶斑病、锈病,抗病毒病,抗旱耐瘠,抗逆性强;植株矮,抗倒伏,适应性广,高产稳产。2020年在河南省濮阳、驻马店、南阳种植面积增加快。
宛花2号:属珍珠豆型、直立疏枝型品种,夏播生育期112d。单株饱果数12.8个;荚果茧形,百果质量160.8g;籽仁桃形,种皮粉红色,百仁质量68.4g,出仁率75.0%。该品种2020年在南阳、驻马店、邓州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保持稳定。
远杂9102:珍珠豆型,梳枝直立,出仁率高,抗病性好,尤其高抗花生青枯病。该品种在河南省种植多年,是河南省的主导品种,2020年种植面积减少,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还会减少。
2.3.1 水稻品种利用情况 2020年河南省利用水稻品种99个,其中,粳稻品种39个,籼稻品种60个。粳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为新科稻31、郑稻19、新丰2号、宛粳096、9优418、获稻008、黄金晴,种植面积均在0.33万hm2以上。籼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依次为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C两优华占、两优688、荃优822、广两优916、珍珠糯、隆两优 534、特糯 2072、F两优6876,种植面积均在1万hm2以上。
2.3.2 水稻品种利用基本特点 一是品种多元化但布局合理:沿黄粳稻品种,以河南省自育品种新科稻系列、郑稻系列、新丰系列、新粮系列、豫农粳系列、方欣系列为主,天津的津稻系列也有一定种植面积。籼稻品种中华占、隆两优、晶两优水稻新品系市场占有率提高较快,在2020年前期干旱、中后期雨水较多情况下,这些品种充分发挥分蘖能力强、多穗、高产、品种综合抗性好的优点,为稳定秋粮增产提供坚强支撑。河南省自育糯稻系列面积增加迅速,能够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二是集成技术推广到位,直播稻面积发展较快:水稻小拱棚育秧、两段育秧、塑料盘育秧等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及轮作倒茬等技术广泛推广。南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的丘陵地区及沿淮稻麦轮作区、沿黄一年两熟区水稻旱直播、水直播面积发展较快,水稻直播相比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具有省水、省工的优点。据统计,目前全省水稻直播面积10余万hm2。随着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田间管理扎实,有效地应对了2020年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是优质品种推广发展加快:根据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生产上对优质稻品种的需求增加,迫切需要育种单位转换育种思路和更新育种材料,培育更多的优质品种,推动生产上优质稻的发展。河南省沿黄稻区种植大都是优质品种,近年来优质籼稻面积逐年扩大,一些订单生产促进了优质特色品种的推广应用,优质品种万象优系列、兆优系列在河南省罗山、光山等种植面积较大,常规粳稻方欣系列品种、特糯2072糯稻系列、水晶3号种植面积在豫南稳定增长。
四是环境胁迫增强,对品种抗性要求提高:6月中下旬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降雨量少,干旱导致幼穗发育畸形,形成旱青粒;7月份降雨偏多且持续时间长,局部地区短时间降雨量大,影响水稻的正常授粉,特别是水稻扬花期间雨量较大不利于开颖受精,从而形成空秕粒。连年的生物、非生物胁迫,对品种的抗逆性、稳产性要求增加。
2.3.3 主要水稻品种评价 粳稻品种:新科稻31:中熟常规粳稻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好,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会增加。
郑稻19:该品种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
新丰2号:中熟常规粳稻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和抗倒性一般。该品种是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种植多年,种植面积稳定,预计2021年还会稳定。
宛粳096:中晚熟常规粳稻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在河南省南阳种植面积大。
获稻008:中熟常规粳稻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在河南省新乡种植面积大。
郑旱10号:粳型常规旱稻品种,随着直播稻面积的增加,该品种也在濮阳、新乡等沿黄稻区种植。
籼稻品种:晶两优华占:全生育期143 d,株高115.7 cm,穗长24.7 cm,有效穗数255.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93.2粒,结实率82.1%,千粒质量23.6 g。该品种抗病性较好。
晶两优534:全生育期142d,有效穗数243.0万穗/hm2,株高119.1cm,穗长25.5cm,穗粒数203.2粒,结实率83.5%,千粒质量24.0g。
C两优华占:全生育期145d,株高118.3cm,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短上举,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抽穗期耐热性中等;有效穗267.0万穗/hm2,穗长24.4cm,每穗总粒数177.3粒,结实率75.6.%,千粒质量24.2g。
两优688:全生育期平均145.5d,株型略散,长势繁茂,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有效穗数258.0万穗/hm2,株高120.3 cm,穗长25.8cm,每穗总粒数152.0粒,结实率82.3%,千粒质量29.8g。苗期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中后期剑叶较长,熟期转色好。
荃优822:中熟籼型中稻品种,穗层较整齐,中等穗型,着粒均匀,后期熟相较好,全生育期136 d,株高115.1cm,穗长25.2cm,每穗总粒数183.3粒,结实率85.8%,千粒质量27.9 g。
珍珠糯:中籼中熟型糯稻品种,全生育期142d。株高114.1cm,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剑叶中宽斜披。
2.4.1 大豆品种利用情况 近几年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对黄淮地区实行大豆轮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但随着玉米价格回升和近2a来夏季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全省2020年大豆面积有所减少。2020年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共52.71万hm2,较2019年减少5.46万hm2,减幅为9.38%。大豆产区集中在周口、商丘、许昌、永城、漯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新乡、濮阳等9个直辖市和1个直管县(市),种植面积均在2万hm2以上。生产上大豆品种数量也越来越多,各个品种对夏季高温干旱和病虫害的适应能力不同,田间表现差异较大。
目前河南省种植大豆品种83个,其中种植面积3.33万hm2以上的品种1个,为中黄57;种植面积1.33万~3.33万hm2的品种9个,分别是郑1307、周豆23号、中作豆1号、周豆21号、周豆18、濮豆857、菏豆19号、中黄13、商豆151。
2.4.2 主要大豆品种评价 中黄57: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6 d,株型半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椭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深褐色。2020年在河南省多地均有种植。该品种抗性好,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会稳中有升。
郑1307: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4d,熟期早,株型收敛,抗倒伏性较好,结荚集中,落叶较好,加工品质好,适宜机械化种植。2020年在商丘、永城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增加。
周豆23号:属有限结荚中晚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07.4~115.0d。株型收敛,抗倒性较好,2020年周口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稳定。
周豆18号:夏播生育期平均107 d。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2020年在周口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中作豆1号:该品种夏播平均生育期105d,2019年通过河南高密度大豆组别审定,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耐密,抗倒高产,有推广前景。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会增加。
周豆21号:中早熟品种,生育期99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抗倒伏性较好,品质优,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稳定。
濮豆857:夏播生育期平均103 d,比中黄13偏晚。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叶,白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种脐浅褐色。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在濮阳、周口、新乡、永城都有一定种植面积。
菏豆19号:该品种生育期105d,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6.9 cm,主茎14.0节,有效分枝1.4个。单株有效荚数32.3个,单株粒数74.7粒,单株粒质量17.1g,百粒质量23.1g。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2020年许昌、永城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中黄13: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5~108d。春播为130~135d,系半矮秆品种,适于密植,抗倒性强,商品品质较好,中抗孢囊线虫和根腐病。本品种在河南多地均匀种植,预计2021年种植面积稳定。
郑196:该品种夏播平均生育期105d,株高74.7 cm,卵圆叶,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5.3节,有效分枝2.8个。单株有效荚数47.3个,单株粒数87.5粒,单株粒质量15.0g,百粒质量17.4g,籽粒圆形、黄色。该品种在许昌、驻马店、南阳种植面积较大,预计2021年保持稳定。
为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稳产作用,促进河南省农业生产发展,根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不同市场需求,秋作物气候特点,生物及非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力求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现提出2021年主要秋作物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农业生产管理部门、种子企业和种粮大户选择品种时参考。
玉米:以推广裕丰303、郑单958、中科玉505、迪卡 653、登海 605、郑原玉 432、先玉 335、伟科 702、隆平206、联创808、豫单 9953、德单5号、泛玉 298、北青340、安玉308、豫单132等品种为主,搭配秋乐368、农大 372、鑫丰 6号、H1509、郑单 1002、洛单 6号、浚单 29、秋乐 618、豫禾 988、怀玉 208、郑单 988、泛玉98、怀玉5288、滑玉168、吉祥1号、美豫5号、圣瑞 999、宝玉 168、黎乐 66、玉迪 216、怀玉 23、MC703、洛玉114、圣瑞565、云台玉39等新品种,加快试验示范推广百玉9337、宝景186、高玉99、豫单188、郑单5179、机玉 332、郑单 6122、浚单 1668、郑品玉 495、怀川 82、承玉 68、先玉 1466、浚单 658、登海 1717、隆平673、京科815、京科812、迈新276、硕秋702等苗头新品种。
花生:以豫花 37、豫花 23、开农 71、濮花 28、宛花2号、远杂9102、远杂9307、开农1715、豫花9326、开农 1760、商花 5号、开农 61、豫花 22、开农 69、开农176为主,搭配商花21、驻花1号、远杂9847、商花11、周花2号、豫花9327、濮花36、漯花9号品种。
水稻:粳稻区以新科稻31、郑稻19、新丰2号、宛粳096、获稻008、黄金晴、五粳04136、郑旱9号、玉稻518、五粳519、方欣4号、豫农粳11等为主,搭配水晶3号、原旱稻3号、郑旱10号、新丰7号、豫粳6号、郑稻18等品种;籼稻品种以晶两优华占、两优688、C两优华占、晶两优534、隆两优534、丰两优四号、广两优916、珍珠糯、特糯2072、兆优5431为主,搭配种植隆两优华占、C两优9号、荃优607、Y两优粤禾丝苗、桃优香占、荃优522。
大豆:以中黄57、郑1307、周豆23号、中作豆1号、濮豆857、中黄13、商豆151、郑196、豫豆29号等为主导品种,搭配郑豆0689、齐黄34、豫豆22、周豆19号、驻豆19、洛豆1号、中黄37、周豆25号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