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2021-01-02 05:53张晓帆
科学咨询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作业改革

张晓帆

(上海市鲁迅中学 上海 200000)

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得到了深入的推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相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更新。教育部提出教师需要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高中数学是三门主学科之一,在高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和家长对高中数学科目的关注度也从未衰减过。然而事实是,提起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内容的把控、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讲解、课程结束后对作业的布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没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使得“减负增效”成为了一种口号,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不少学校的教师针对此类现象调整了教学方式与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学生、考试以及社会的需求。高中数学教学经过不断的推进与改革,是否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减负增效”,在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上有何独到之处?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

依然盛行。不少学校认为课程改革单纯是指课程教材的改革,从而导致在许多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并未得到了充分的落实,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有些甚至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整节课从头至尾都是由教师自己来讲授,不需要学生回答任何问题,与学生之间也没有任何的互动交流。此类教师并未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到了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度。

其次,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与教学实际的脱节导致教师们盲目扩展知识点,最终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不单单是指课程教材和课程内容的改革,还包括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师实际运用教材解决问题能力的改革。只有当这些改革有效地融为一体,三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教师在实际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补充相应的知识点,公式等,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加以适当的总结,更好地适应考试的需要。其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不得不去机械地记忆更多的知识点、公式、解题方法等,因而他们的学业负担不减反增。

二、高中数学减负增效的具体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具体来说,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学、练”三位一体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1]。例如,教师在教授“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将数学课堂有机地分解为“阅读、理解、操练”三个环节。在“阅读”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先要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在“理解”环节,教师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向老师或其他同学反馈自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鼓励他们合作学习,由学生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如果学生之间仍然无法解决,教师再适时地进行点拨,从而构建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交互作用,从而达到高中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其次,根据学生的学情,布置分层作业。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会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使得不少原本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个人数学学习档案,记录下学生平时的具体表现,从而更加有指向性地布置作业并对学生进行辅导[2]。另外,分层作业的布置还有一个优势,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逐步提升学生作业的层次,可提高学生的成绩。举例说明,“函数”是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重要章节,刚开始学习函数时,不少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等概念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不清,不知道遇到具体问题该使用何种方法去解决才最为有效。但也有少数好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入,更多的学生对函数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利用不同的层次来定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再次,不少学生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经常让人倍感压力。分析其具体原因在于,相较于小学和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本身难度较高,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较大的差距。不少教师由于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上课时完全游离在课堂之外,无法将数学知识学进脑子里,始终不在状态,当然也体会不到数学学科的乐趣。这样的数学课堂往往表现为学生上课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完全缺失,学生缺少学习热情,教师授课缺乏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高中数学课堂除了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构建符合自己班情的教学内容。如何将以往固定呆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充满活力、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自己上过的一节校级公开课“解斜三角形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例,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很难调动起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人类探索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作为引入,揭示了天文学家借助天文知识和正、余弦定理等数学知识解决了这样一个实际应用问题,从课程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自己开展一节成功的校级教学公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的这节课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和好评,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

最后,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3]。高中生虽然比初中生、小学生成熟一些,但是对于一些未知的事物同样存在好奇心,并且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具备更强大的思维研究能力,不少高中生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中生的这些特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探寻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2020学年虹口区高三数学一模试卷为例,第17题的第2小题是一道求三角形某一边上的高的题目。标准答案只给出了一种,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此题有许多种方法来求解。有利用正弦定理的,有利用余弦定理的,也有利用初中时学过的几何方法,通过添加辅助线,结合勾股定理求解。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照本宣科地将标准答案呈现给学生,而是充分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我提出问题后,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鼓励一题多解。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减负增效,从而使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落实。在推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浪潮的同时,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更为有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经历了近几年的沉淀之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课改之后存在的一些实质性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作业改革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作业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