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郭凤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浙江 杭州 311217)
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时,一位教师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如下:教师以音乐为背景,借用古装戏导入对话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当时处境与胸怀。
师:古人喜欢以诗会友,今天,让我们随着袅袅的音乐,和诗人一起演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请问:这出戏该怎么演?
(同学开始兴奋地小声交谈起来,有些同学还跃跃欲试,学古人摇头晃脑拈须吟诗的样子)
师:现在序幕拉开,演出正式开始——如果你是诗人刘禹锡,在酒馆里借酒浇愁,恰遇上好友白居易,会说些什么?
生:“乐天你好!”(学生大笑)
师:哦,梦得好久不见!那接下来你又会说些什么?
生:(沉默稍许)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师:这么快就演到结尾了?我们必须关注诗人当时的处境。“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的意思是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老师开始尽情讲述“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好像忘了课堂上还在演出这出古装剧。讲完典故,继续提问)喝完闷酒作者又会怎样?
生:(学生沉默,等待老师作答。课堂气氛凝结)
反思:案例中教师的预设一开始时较有创意,以音乐为背景,以戏入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教师后来对话的注意力大都放在思维逻辑上,中途生硬地套入典故和古诗词的讲解,打乱了“戏剧演出”的连贯性。而且又不时以归纳和演绎的预设取代学生的直觉与情感体验,其结果是学生思维中断,兴趣逐渐降低,最终以保持沉默来应对教师作答。这堂披着“对话”外衣的语文课,实则重归平时围绕讲解知识的原点,甚为可惜。所以,语文课堂在对话时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要有留白,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没有发散性、推进式的对话,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疲软,必须有更大的包容度与自由度的预设,才能生成良性的生态环境,创设有效课堂。
对话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活动,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对话主体取得更大的视界融合的互动过程。较之以前传统教学的“独白式”,以“沟通”“交流”为主的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师生的课堂自主性。
【现象一】教师主宰的“假对话”
课例《界河》课堂再现
教师要求学生们边听老师朗读边考虑两个问题:(1)两位敌对的士兵进入界河游泳之后的立场和态度。(2)小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听得比较认真,但基本未动笔标注。老师再次提出这两个问题,只见很多学生满脸困惑,一个个为难地低下头,课堂陷入了僵局。
师:大家再仔细找找,哪些句子能表现两位士兵的立场?从中你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立场?
生:我觉得是无奈又害怕的。通过作者对两位敌对士兵下河之后的内心纠结丰富的描写,我觉得作者反对战争。
师:“他”都已经不开枪了,为什么最后另一位士兵又开了枪?这和主题不是矛盾吗?
【案例评价】这位老师话题的提出,缺乏一定的铺垫和指引,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看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找不到答题切入点。 学生很难在片刻思考之后给出准确而深刻的回答,老师只得勉强把学生的回答拽到预设的答案中。因此,这样的对话课堂,教师看似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却忽视了学生自我阅读解理解的过程,把控绝对的话语权。课堂虽然有问有答,最终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走进老师预设好的答案中,没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情感,造成心灵缺失的“假对话”。
【现象二】脱离文本的“空对话”
课例《胡同文化》课堂再现
师:曾老先生对北京胡同的衰败和没落,是什么感觉?
生:惋惜、眷恋。
师:如何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生:因为北京人怕事。皇城脚下,大佬太多。(学生笑)
【案例评价】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对第二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的回答游离于主题之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跳出了教学,任由学生自由发挥,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类课堂与现象一的课堂模式刚好相反,教师为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看似热闹非凡,却严重脱离文本,是一种没有内涵的“空对话”。
【现象三】 琐碎问答的“浅对话”
课例《清兵卫与葫芦》课堂再现
老师请同学阅读全文,要求大家思考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
师:有人说“我”父亲是既严厉却爱孩子的,你认为怎样?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包括文中用的精彩的词句看出来?也可以谈谈你的不同看法,或对同学的发言提出不同意见。
生1:我从“呵叱、揍、骂、砸”等动词中,感到父亲的严厉。生2:我认为父亲也有慈爱的一面,如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说明他关心孩子的发展。生3:我认为不是慈爱,是对孩子的不赞同,干涉孩子的爱好。生4: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我的父亲也经常干涉我的爱好,对我曾经反对我看手机,但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大家纷纷举手,畅所欲言)
【案例评价】这堂课对话话题过于分散,题目多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头绪,点到的问题也都流于表面,浮光掠影,散而不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做整理归纳,学生把握不了课堂中心,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是近乎无效的“浅对话”。
语文作为对话教学,它是有多个对话者彼此“沟通”、不断融合的一个过程。怎样才能学会对话?
我们习惯把语文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倾听在语文学习中是最具初始影响的一个阶段,作为语文对话的前理解。
1.倾听文本
阅读存在着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空距离,通过“倾听”这个媒介,可以接近这种距离。当读者在倾听文本时产生的交流与融合,就是眼、耳、心的共同交流,文本与读者产生碰撞,对话也就随之产生。
案例《讲故事的人》“追忆母亲”片段
师:大家认为这一部分,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全班大声答:深沉。齐声朗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儿子,你让娘丢脸了”,同学试读一下这句,想一下为什么这么读?
生:为了读出母亲自尊的形象,着重读了“心存善良,多做好事”。
师:重读是一种很重要的朗读技巧,通过重读,我们可以把握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倾向。文中还有哪些可以重读。(学生一一找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部分。
【案例评价】本节课中用了15 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师生共读,整节课以朗读为主线,通过各种朗读技巧的多重训练,引导学生融入人物形象的解读、语言品味及作者情感表达分析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文本与读者的心灵沟通,教学线条流畅,教学过程生动。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中的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文本与心灵产生了撞击,知识与感情进行了交融。在倾听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语气、动作及微表情,并予以及时正确的反应,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有效倾听,进行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心灵碰撞。
设计对话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中职学生容易激动、兴奋,好奇心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我,这是对话教学很好的课堂环境。但同样中职生较情绪化,注意力容易分散,又缺乏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设计对话时,必须考虑学生以上特点。良好的课堂情境创设,能最快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生活体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记承天寺夜游》月下抒怀片段
师:让我们再一次随着苏轼、张怀民两位大家,走进月夜中的承天寺。此时,空山寂静,月悬夜空,两位夜游之人一般会聊些什么?
生:夜半寺中赏月的感受;他们可能会谈诗文创作或朝廷之事;他们会感慨一下彼此的不如意,但苦恼在美丽的月色中释怀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好一个无声胜有声,大家请想一下,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像苏轼和张怀民一般,去冬夜赏月呢?(课件展示:诗意的栖居。板书:闲雅之人)
师:如果你是苏轼你会怎么来抒发感慨。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悠闲之人如吾两人。
师:从中你读出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读出了自豪和满足。这是恬淡旷达的感觉,是一种对知音甚少的感慨。
【案例评价】诗歌语言高度凝练,中职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让学生比较容易且能深刻理解文章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蕴?笔者大胆设置情境展开丰富的对话,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文本的内在意义,并进行思辨和创新,从而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使文本对话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
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是关系到课堂对话如何预设和生成的一个重要量值。如果问题太难无法调动他们研讨的兴趣,问题太过简单又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思维的触发点,给他们提供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平台,能和文本及作者进行深刻的“心灵对话”,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文本写作意图。而一旦成功打开了这个“触点”,同学将开启思维风暴,成为课堂的主人。
案例《项链》片段
师: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称呼她为“亲爱的”,一般这样的称呼,只有感情很深的两人间才有的昵称。 但也有人说,称呼不一定代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你们觉得两人间是真情还是假意?
生1:我认为,丈夫是爱妻子的。因为文本中提到他把原本用来买猎枪的400 法郎都给妻子做衣服。 而为还债,他拿出了他父亲给他的18000 法郎,并和妻子同甘共苦,共同还债。
生2:我觉得丈夫不爱妻子。比如说到的400 法郎,他一下子脸都白了。他太小气了,据我所知,法国男人非常浪漫,如果身上只剩最后的2 法郎,其中一个法郎会给爱人买玫瑰。(哄堂大笑)
生3:我认为,妻子也是爱着丈夫的。妻子做衣服时,只报了一个可以让丈夫能够接受的金额,说明体谅丈夫。 等后来还债时,她牺牲了她的美貌,懂得穷苦人家的生活,一个子一个子的节约。因为作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这时完全可以抛弃丈夫,寻求另外一种生活。
师:你的意思是她本来可以另觅高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再次大笑)
生4:我的观点是妻子不爱丈夫。首先她和丈夫没有感情基础。她在婚后对现实不满,各种不快乐,梦想奢华的生活,文中说到最后“只得”嫁给她丈夫,说明嫁得很无奈。其次,在舞会上,她沉醉在舞蹈里,沉醉在别人的艳羡里,根本不顾及她的丈夫。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玛蒂尔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喜欢前面的她还是后面的她?为什么?
生: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红颜薄命的人。善良坚韧、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因为她虽然没有了美丽动人的面容,却拥有了完整的人格。我们不是经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吗?(全班再次大笑)
师:看出来了,同学对玛蒂尔德的评价既有正面、又有反面的,小说人物性格比较丰满形象,复杂和多面,如同一个圆,这就是“圆形人物”。
【案例评价】这堂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破教学常规,由传统的“资产阶级虚荣心”论,转化为以“爱”为出发点的主题。老师通过有效提问,采用“提问、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思维。由浅入深,提问一环接一环,完成小说人物的解读。这样的“科学对话”“科学多元解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目标。
总之,“对话”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各方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过程。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把由教师主导的课堂“移位”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由“问导”走向“导问”,师生互动,情感共鸣,教学相长。在融洽的“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对话,学会学习,享受对话的快乐。通过对话,学会分享合作和沟通,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