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文
【摘要】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检测样本100例,抽取入院患儿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传统试管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技术检出阳性率98.84%高于传统试管法检出阳性率74.42%,具显著性差异(P<0.05);微柱凝胶技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65%、85.71%,均高于传统试管法检测的61.1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采取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新生儿溶血病;传统试管法;血型检测
[中图分类号]R72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189-02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常见类型为ABO 溶血,一般母亲血型为 O 型,患儿血型为A 型或 B 型,母体内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同种免疫性溶血[1]。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体内存在母亲抗体,无法按照常规方式输血,不当输血则会加重溶血反应[2]。因此对新生儿溶血病,需早期诊断,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既往是采用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但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影响疾病治疗[3]。微柱凝胶技术是现今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新型技术,检测快、操作简单,笔者特对新生儿溶血病采取微柱凝胶技术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9年 10月至2020年 10月接收的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0例,患儿出现黄疸或进行性黄疸加重;男婴52例,女婴48例;日龄1~12d,平均(4.83±1.35)d;母亲均为O 型血,Rh 阳性;排除存在凝血机制异常、血液疾病、全身感染者。
1.2方法检测仪器与检测试剂:TD-2Y 型微柱凝胶卡式专用离心机(中山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生产)、FYQ 免疫微柱孵育器(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久保田 ka-2200免疫血液学专用离心机、37℃水浴箱、56℃水浴箱、抗 A 抗 B 血清和ABO 标准红细胞均购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1)微柱凝胶技术:用EDTA 管抽取患儿血液样本2mL 后,离心2min,3500r/min,分离血清及红细胞;将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离心1min,3000r/mi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取一滴红细胞配成1% 悬液加入50μL 于检测卡,置离心机1800r/min 1min,2500r/min 1min,取出,判定结果;游离试验:将ABO 标准红细胞加入微柱凝胶检测卡三孔中各10μL,分别标明A、B、O 细胞,每孔加患儿血清40μL,37℃孵育器孵育15min,置离心机1800r/min 1min,2500r/min 1min,取出,判定结果;放散试验:取压积红细胞400 至500μL 用生理盐水洗涤6次(约1:8稀释洗),每次低速离心2min,2000r/min,棄去上清液;取同体积的压积红细胞(300μL) 和生理盐水(300μL)混匀,置于56℃水浴箱孵育10min,期间不断摇动,然后离心3min,2000r/min,取上清液即为放散液;将 ABO 标准红细胞加入微柱凝胶检测卡,各孔分别加入10μL,分别标明A、B、O 细胞,每孔加放散液40μL,37℃孵育器孵育15min,置离心机1800r/min 1min,2500r/min 1min,取出,判定结果。(2)传统试管法:抽取患儿静脉血3mL 作为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及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红细胞,连续清洗6次,配制成5%悬液。于1滴悬液内加入2滴广谱抗人球蛋白试剂,离心,观察结果。取两组三支分别标明A、B、O 细胞的试管,分别加入患儿血清及放散液,在对应试管内加入标准红细胞;放置37℃水浴箱,孵育30min,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加入抗人球蛋白试剂离心,观察结果。
1.3观察指标观察新生儿溶血症三项试验阳性的检测率,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传统试管法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敏感性= 真阳性/(真阳+假阴性),特异性=真阴/(真阴+假阳性)=d/(b+d);参照《儿科急诊科学》第4版[4]中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采取 SPSS2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数据。数值变量资料经( x ±s)表示,采取 t 检验;无序分类资料经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1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共有86例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 溶血80例,占93.02%;微柱凝胶技术检出阳性率85例,占98.84%;传统试管法检出阳性率64例,占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076, P=0.000)。(2)微柱凝胶技术、传统试管法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微柱凝胶技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65%、85.71%,均高于传统试管法检测的61.1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常见贫血、黄疸等症状,病情进展可继发胆红素脑病,危及新生儿正常成长发育。当胎儿遗传了母体不存在的抗原,该抗原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而母体 IgG 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不相容,引起胎儿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诱发新生儿溶血病。一般新生儿溶血病与血型关系密切,母体妊娠20周后,主要是由 IgG 抗 A/B 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一般溶血反应程度是与母体内免疫抗体进入胎儿体内量的水平相关[5]。临床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时,多选择输血方案,但在输血时,需考虑患儿体内是否存在游离抗体,以免不合理的同型输血,加重溶血反应。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传统试管法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的主要技术,但传统试管法操作环节多,操作时间长,重复水平低,灵敏度差,容易出现漏诊[6]。微柱凝胶技术首次应用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具特异度高、灵敏度高、标本量少等优势。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取微柱凝胶技术,选取符合相应的稀释液,合理配制为一定浓度的红细胞悬液,随后开展微管柱灌注。通过离心机离心,在微柱中凝胶颗粒的分子筛作用下,使单个红细胞经过其间,对已形成凝胶的红细胞无法通过,形成不同的凝集反应。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观察无需使用显微镜。可在直视下观察检查结果,检测阳性为红细胞于凝胶上层分散或中间分散,阴性为红细胞于凝胶底部;通过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7]。本组研究中,微柱凝胶技术检出阳性率98.84%高于传统试管法检出阳性率74.42%,具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发现,与传统试管法检测相比,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可准确鉴定患儿血型,降低血型漏检率,其原因为新生儿血型抗原发育较低,容易出現弱A 型或弱 B 型,导致血型漏检或误报,若血型漏检或误报,会导致错误输血,进而加重溶血反应,因此微柱凝胶技术可作为检测新生儿血型的常规技术。本组研究发现,微柱凝胶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采用的三项试验检测,其敏感性均高于试管法检测,微柱凝胶技术可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具较高应用价值。
直接抗人球蛋白检测、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三项试验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常用试验方法,而三项试验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性,一般是抗人球蛋白试剂检测结果较弱,多是因ABO 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体内抗原尚未发育完善,抗原位点较少,在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时,使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难以与抗人球蛋白试剂产生凝集,造成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结果假阴性,但与其他两种试验方法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时,无法单纯依赖一项试验方法,需结合三项试验法,以此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对妇产科医生而言,应进行当前女性优生优育宣教,开展产前夫妻血型鉴定;尤其是对O 型孕妇,丈夫非 O 型,进行IgG 抗 A、抗 B 效价测定并开展孕妇免疫性抗体筛查,尤其是对死胎、流产、早产等孕妇,更应加强产前检查,以此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并为早期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干预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与传统试管法相比,对新生儿溶血病采取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具有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好及准确性高,可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检出阳性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彬. 丙种球蛋白联合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 溶血效果观察
[J].中国民康医学 , 2018, 30(20):49-51.
[2] 杨璐 , 王彦 , 陈麟凤 , 等.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热放散效果与红细胞量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17, 24(9):973-975.
[3] 李洪兵 , 冉柏林 , 王纯 , 等. 黔江区某三甲医院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河北医学 , 2018, 24(11):177-180.
[4] 赵祥文. 儿科急诊医学[M].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248-253. [5] 杨冬梅 , 李志坚. ABO 新生儿溶血病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三项试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7, 17(6):911-913.
[6] 谭兵 , 李青 , 杨婷 , 等. 2种方法检测孕妇免疫球蛋白 G 抗-A(B)效价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7, 14(4):492-494.
[7] 田晓妍. 微柱凝胶技术对 ABO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电子版), 2017, 6(3):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