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
摘 要:纵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单的设置,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单演化成纯粹的布置任务,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有效指导,严重削弱了教学活动设计单的实践性价值。因此,笔者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单的设置,应强化对学生活动导学效能的彰显,引领学生由任务转向活动。
关键词:活动导学单 應然原则 精准对接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一、实践活动单的教学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彻底摆脱传统教学中机械的讲解和生硬的分析,搭建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散思维、大胆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但是,纵观当下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单的设置,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单演化成纯粹的布置任务,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有效指导。
二、 教学活动设计单的特点
在教师的带领下,教学活动设计单能让学生能真正经历“合作、探究、思考、创新”的学习过程,并获得属于自己的能力。具体来说,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单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设计的导学单,应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将要进行哪些内容的学习,需要采取哪些策略来达成,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例如,在教学《落花生》(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设计这样的导学内容:(1)许地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哪些与花生有关的内容?请通过列表或思维导图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借助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你读到了许地山哪些抒发感情的方法?(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笔者把教学活动设计单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二)有充分的合作探究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实践时,教师要给足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在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中,扬长补短,查漏补缺。比如,在设计《落花生》一课的教学活动单时,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辩论活动:“作者将普通的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作对比,是在抬高花生的身份吗?”“你是否愿意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如此,通过充分的讨论,让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预设与动态的生成
教学活动设计单一经制定,学生的活动流程就会相对稳定固化,但不应成为学生实践的枷锁。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单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成。在《落花生》的教学活动导学第三部分,笔者设计了阅读链接材料,有《白杨礼赞》《小草》,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知借物喻人的手法,生成属于自己的表达,从而落实好单元语文要素。
三、教学活动设计单的原则
(一)精准对接有效的教学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指出,语文教学如果没有适切的教学内容,无论树什么大旗、耍什么花招,都无济于事。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单要对准有效的教学内容,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其单元语文要素是由阅读的内容想象开去。这一要素指向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拓展性想象,从而获取更丰富的认知,能更好地解读和内化文本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该文描写了不同状态和环境下的丁香结,这样的描写仅是作者对丁香结的认知吗?”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介绍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当时作者的弟弟正与病魔搏斗,作者想借助丁香结的精神鼓励弟弟战胜病魔。因此,教师必须关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这段话可以送给生活中哪一位认识的人。”这一教学活动单的设置就将导学的内容聚焦在最需要教学的内容上,将活动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效对接,提升了教学活动设计单的实用性价值。
(二)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难点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单时,应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准绳,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提升导学的针对性。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文,其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会简要复述。针对这篇课文中最核心的语段(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的),学生难以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提炼出简要复述的方法。于是,笔者设置了相应的探究活动:一是梳理西门豹惩治官绅的过程;二是关注西门豹在惩治过程中的言行,了解这些言行背后所蕴藏的独特智慧;三是有效串联文本信息,尝试以转述的方式,向其他人讲述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过程,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一教学活动设计,不仅明确了整个活动的目标,也渗透了相关的方法和操作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复述,同时将活动的效能最大化。
(三)精准把握适切的教学契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教学策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原始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特点及课堂动态生成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因此,对于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和运用,教师要充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运用,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跳水》一文中,当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时,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其背后却有船长深思熟虑的过程。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船长之所以逼孩子跳水,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处于危急之境,只有跳水才能从绝境中解救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船长出于自身的经验,考虑到周围风平浪静,同时所有的水手都集中在甲板上,这就为孩子跳水逃生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进行综合性的梳理,从而智慧地处理和运用信息。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在前期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整理、调整、串联所有的信息,从而高度还原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这一行为背后经过的思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并在学生零散学习的基础上,及时运用教学活动设计单,引领学生的认知意识不断地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机械的追问和烦琐的分析,应以板块状搭建有意义的活动平台,在践行和运用教学活动设计单的时候,不能将活动窄化为布置任务的平台,而要着力于教学活动设计单的功能,点拨和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散思维、积极探求,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介)(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4).
[2]沈春媚.全息学习视角下的语文课前导学[J].江苏教育,2016(33).
[3]王春艳.学生语文课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初探[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0(5).
[4]张心科.再说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J].语文建设,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