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
【摘要】目的:评价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价值,分析对于平均动脉压、心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且资料完整的116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探究,通过随机平衡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纳入58例。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予以实验组急诊护理,评价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后的 MAP水平较高,HR、DBP 以及SBP水平均较低,急诊室停留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护理抢救时间、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恢复情况较好,组间各项差异显著, 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施急诊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存在采纳的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平均动脉压;心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129-02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排血终止,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且心脏射血功能停止的一种情况,为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在短时间内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呼吸停止,同时还可让重要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危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心肺复苏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实施可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病死率,但是随着操作标准程度与医疗手段的发展,仅实施心肺复苏难以保证抢救的效果。急診护理是不同于常规护理的一种模式,此种护理模式更为精细化和有序化,可有效缩短急诊抢救时间,减轻病情危害[1]。本研究以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作用为内容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我院治疗的116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与急诊护理实施评价,护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控制本次研究时间是2018年4月 15日~2020 年4月15日,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以随机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成2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58例。实验组中有30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是23~79岁(均龄51.03±3.79岁);6例有机磷中毒,21例急性脑出血,31例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中有29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是24~78岁(均龄51.02±3.81岁)。7例有机磷中毒,20例急性脑出血,31例急性心肌梗死。以专业数据软件对两组资料情况进行分析后并未发现差异, P>0.05。
1.2研究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研究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患者的同意,且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患者各项资料保存完整;(3)经检查,未检测到血压,且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4)经心肺复苏后心脏跳动;(5)年龄在18-80周岁。
1.2.2排除标准 (1)血液系统疾病;(2)死亡患者;(3)严重肝肾疾病;(4)合并有其他组织功能疾病;(5)心肺疾病。
1.3方法均给予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常规组所接受的基础护理内容主要是密切监测患者心跳、呼吸频率、心电图、脉搏、生命体征、体温等变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告知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营养支持,限制家属的探视次数,护理期间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同时做好与家属间的沟通工作,取得家属配合与理解。
以上述护理措施为基础,给予实验组急诊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1)环境干预。患者进入抢救室后,快速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环境温度过低引起低体温,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同时保证定时的气体交换,创建安静、舒适的抢救环境,减轻不良环境刺激,提高抢救效果。(2)病情护理。一旦发现患者有心跳暂停情况,应立即连接除颤仪。将电极片贴于皮肤方便用电,同时将电极片贴于心尖部与肋骨右缘,加强心率变化监测。治疗期间绝对保证呼吸道通畅,辅以心脏进行按压,对于自主呼吸未恢复的患者,应采取吸氧措施,并立即行气管插管。为缩短抢救时机时间,可开放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尽可能建立于心脏大血管的附近,给予相应的输液、营养支持。(3)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待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同时密切注意用药后的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副作用情况。抗心律失常首选药物为乙胺碘呋酮,首先需要静推150mg,后以静脉泵入方式进行治疗,控制泵入速度为0.5~2.0mg/min。(4)呼吸道护理。在心肺复苏成功后,需注意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给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氧流量浓度是6-8/min,依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氧浓度实施调节,避免患者发生氧中毒。(5)脑部服务护理。完成心肺复苏后,调节室温至19℃,可给予冰毯,进而降低脑组织的氧代谢率与再灌注受损情况,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预防冻伤。(6)循环系统护理。加强心率、心律、血压、动脉压等的观察,密切分析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尽早发现和处理异常问题,可使用中心静脉穿刺、除颤器,同时加强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1.4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和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舒张压(DBP)以及收缩压(SBP)。(2)不良事件:对比在护理期间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压疮、肺部感染、记忆减退、休克、胸部不适等不良事件,对比发生率。(3)急救治疗情况:记录两组的急诊室停留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护理抢救时间、药物应用时间,同时记录住院时间、通过平均值进行对比。(4)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主要是血压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平均值实施分析。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包括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前者以“[n/(%)]”进行表示,取“χ2”实施检验,后者以“x ±s”进行表示,取“t”实施检验,若P<0.05,可证实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 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指标实施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 MAP、HR、DBP 以及 SBP 水平并不存在差异, P>0.05;经护理后差异明显, P<0.05。表1为详细数据。
2.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经统计得知,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间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 P<0.05。表2为具体内容。
2.3急救治疗情况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急诊室停留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护理抢救时间、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 P<0.05。具体对比数据如表3统计。
2.4恢复情况分析表4中的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血压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有显著差异, P<0.05。
3 讨论
心脏骤停一般指的是心脏射血功能突然中断后导致重要器官功能发生缺血、缺氧,例如脑组织,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疗,可丧失生命[2]。心脏骤停是一种因多种原发疾病而发生的心脏病,为急诊科的危重疾病之一,对于患者存在的危害较大。心肺复苏为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之一,可显著的提高疾病的救治成功率,但是在心肺复苏后仍旧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进而促进患者良好康复。
心脏骤停是因为心脏功能和射血功能降低或者停止的一种情况,可造成意识丧失、瞳孔散大等反应,不仅会增加室颤、室速等发生率,同时还可增加病死率。通过实施有效的治疗,可在最佳时间内给予患者抢救措施,进而改善预后[3]。但是鉴于心脏骤停的危害,仅给予心肺复苏难以保证有效治疗效果,同时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急诊护理可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缩短急诊救治的空白时间,保证各抢救环节有效衔接,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4-6]。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的效果,促进患者血流动力恢复稳定,同时还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值得采取。
参考文献
[1] 王万东 , 刘利梅.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双足与保健 , 2018, (16):49-50.
[2] 陈金玲 , 黄秀峰.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 2018, 40(5):781-783.
[3] 刘晓霞. CCU 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8, 10(17):155-156.
[4] 钟南媛 , 杨娟娟.对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综合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 2018, 16(6):266-267.
[5] 杜琳琳 , 张志勇.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7, 21(6):11-1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