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大先生”的风格与日常

2021-01-01 21:24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先生特勒李政道

杨振宁先生拄着手杖在清华校园里走着,他100岁了,人生绕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路边的槐树和银杏继续繁盛着,身边走过的是正值青春的学生们,就像90多年前他和小伙伴们。清华大学对杨振宁来说,是儿时嬉戏的地方,是少年时代课余活动的场所,也是青年时代科学启迪的殿堂。

在许多物理学家的回忆中,1957年是兴奋、激动和传奇。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年轻人——杨振宁和李政道,一位35岁,一位31岁。用美国的原子弹之父、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的话说:“他们的发现,为困在黑暗的屋子里面的高能物理学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杨振宁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由此迅速出圈,英国利物浦一个很小中餐馆的厨师都会自豪地谈起杨振宁的成就。因为他和李政道的获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在科学领域也能够取得顶尖的伟大成就。

在杨振宁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块小小的黑色大理石立方体,这是清华大学送给杨振宁的90岁生日礼物。4个侧面依次刻上了他这一生在物理学领域的13项主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有3项,分别是1954年与米尔斯合作的杨-米尔斯理论、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和1967年的杨-巴克斯特方程。

杨振宁喜欢用美、妙、优雅这一类的词描述物理学家的工作。他说,“就像做文学一样,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各个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风格”。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受父亲的影响,杨振宁一直对数学有审美上的偏爱。杨振宁1952年的一篇论文,就是对一个不重要问题的漂亮(漂亮得让人叹为观止)的计算,丝毫不关心物理结果重要与否,此时的他享受于自己数学的技艺。

这种科学性的审美风格,也体现在写作上,“能够10个字讲清楚的,他绝对不主张用20个字、30个字”。杨振宁的博士论文导师、“美国氢弹之父”特勒说起过一个故事——特勒建议杨振宁将一个“干净利落”的证明写成博士论文。两天后杨振宁就交了,“1、2、3,就3页!”特勒说:“这篇论文好是很好,但是你能写得长一点吗?”很快,杨振宁又交上了一篇,7页,特勒有些生气,让他“把论证写得更清楚、更详细一些”。杨振宁和特勒争论一番后走了,又过了10天,交上了一篇10页的论文。这次,特勒“不再坚持,而他也由此获得他应该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

这种简洁之美也延续在杨振宁的日常生活中。朋友们发现,他爱吃的就那几样——辣子鸡丁,酸辣蛋汤,加个蔬菜,有时再来个红烧肉,少有变化。在他的学术生涯里,从不赶时髦做“热门研究课题”,他也从不赞成“苦读”,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工作感到非常苦,那是不容易出成果的。

與大多数睡眠少的老人不同,杨振宁现在还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睡懒觉”。晚上,有时和妻子翁帆在家里剪辑一些家庭录影,素材的时间跨越了大半个世纪。如今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杨振宁,需要靠得很近,借助助听器才能和人交谈,但他有一双依然明亮的眼睛,说话时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几十年前的细节回忆起来一点也不吃力。

从2003年起,杨振宁定居清华园,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归根居”。一度还给本科生上过课,讲授物理知识之余,杨振宁也经常讲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这些物理学家更多的是杨先生身边的熟人,因此故事更加精彩、真实和细微。2021年5月14日,他决定将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全部无偿捐赠给清华。“我希望将来留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的,不只是我的科学工作,还能够保留‘杨振宁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形象。”杨振宁说。(辑/小黑,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人物微信公众号等)

猜你喜欢
大先生特勒李政道
在星期六刻下乌特勒支字母
李政道先生画中的科学元素
李政道和秦惠箬的芝城之恋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大先生》剧本分析
谢谢曾经看轻我的人
“大先生”
嫌路上太堵,美国男子15年划船上班
让“大先生”走进“小时代”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