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圆(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作为民间文化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内的学者针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所要传承的根本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解释,认为需要注重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传统造型、题材样式、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具体根本的内容[1]。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代表着中国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生存环境日益堪忧[2]。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手工艺的“活化”带来了契机,移动互联网平台为传统手工艺新时期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媒介[3]。在尊重和还原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之根本的基础上,如何提升传统手工艺类APP 文化内容传播的有效性、趣味性、艺术性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传播传统手工艺文化为主要内容,结合数字化媒体技术的移动端APP,使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能以一种更加贴合大众生活场景的传播形式出现,且被大众所接受。例如,在ios 应用平台上线的《每日故宫》《折扇》《榫卯》等一系列的优质APP,关注传承传统手工艺、民艺、民技等内容。笔者对安卓端与iOS 端的应用商店中已有用户且使用度比较高的传统手工艺类APP 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当前很多传统手工艺类仅将传统手工艺内容与元素直接迁移到界面的设计中,很少能深入挖掘设计对象的文化内涵与特征,导致了界面设计上存在较差的审美性且功能与形式割裂,这使得用户的认知学习在交互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用户的认知与体验感较差。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更加基础、准确、深入的传承与转化,从而达到对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的最佳转译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转译是指传统文化信息通过互联网媒介传输和转移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对传统文化信息中的图案纹样等视觉元素的提取加工,也包括了对用户行为习惯的提炼、编码,以及对文化精神内涵的升华[4]。本文所界定的“文化转译”是指对文化信息准确且全面的解读,并对其进行信息提取、解释转译、设计表达、重组与传播的过程。将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信息与移动端APP 的交互设计相关联,使交互设计作为转译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将其泛化的文化信息转化成为具有识别特征的设计符号并且适用于传统手工艺类 APP 的交互设计之中,让用户在感受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流畅的操作体验,以及有深度的文化内涵。
“文化三因子论”,即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器物层,表示国家、社会用什么样的工具、器物来生产、生活;组织层,表示社会如何将个体组织并集合,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互动;精神层,包括各个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标准等,三个层次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5]。本文将基于文化转译理念的“文化三因子论”,以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传统造型、题材样式、工艺技法、材料工具等具体内容为目标,分别从器物层、组织层与精神层选取较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元素作为设计表达目标,并且应用直接转译、延续转译、间接转译的方法,实现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系统性的解读、转译与传播[6]。
基于器物层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物质层面转译:器物层,则表示传统手工艺的显性视觉要素,如可以传递传统意味的图案纹样、器物器型、色值配色等物质层面的特征,大众通过视觉语言较为浅表地理解传统文化物质层的审美价值。基于组织层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行为层面转译:则表示传统手工艺隐性行为要素,如传递传统技艺方法、流程以及工具等。基于精神层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精神层面转译:精神层,则表示传统手工艺延续下来的哲学思想、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人文理念等,文化精神层的转译将大众的体验从视觉审美、行为层面提升到了文化内涵层。两者之间映射关系为梳理传统手工艺的转译层次提供了理论支撑,见图1。传统手工艺文化信息的转译核心是如何将其器物层、组织层、精神层的代表性文化要素真实自然地转译到传统手工艺APP的交互设计之中。文化转译的应用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延续与间接转译的方法[7]。直接转译是通过模拟对象外形,将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中有代表性且可视的内容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具有识别性的图像符号,这些图像符号将作为界面设计元素的视觉载体;延续转译是表达内容可视化程度不高、需要进行一定联想才能相互关联的信息,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工具、流程等情景内容延续转译为APP 界面中的交互手势、动画效果、操作反馈的情境契合之中;间接转译则是用来表达暗示性意味较强、作为完全不可视的信息,如传统手工艺的哲学思想、历史人文等,将不可视内容与视觉符号进行隐性关联,然后以客观事物为参照进行再创造,将其精神文化融入到视觉图像之中并通过具象且多感官的交互内容间接转译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核。通过运用直接、延续与间接转译的方法对传统手工艺不同层次的代表性文化要素合理转译并应用于传统手工艺APP 的交互界面、交互设计、交互内容之中,从而将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由表及里、真实自然地转译到传统手工艺APP 的交互设计中。基于文化转译的传统手工艺APP 交互设计架构,如图2。
图1 基于文化转译中“文化三因子论”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转译
图2 基于文化转译中“文化三因子论”的传统手工艺APP交互设计架构
(1)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的直接转译: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的文化内容主要由一些显性的视觉要素所组成,如可以传递文化意味的装饰纹样、样式形制、色值配色以及文字符号等内容。在进行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的直接转译时,首先从较为庞杂的文化内容中筛选出独具象征意义的典型性文化元素,将筛选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转译信息的提取与加工,对每个元素的色彩、构图、形态、质感、手法以及韵律等抽象、具象、静态或动态的要素进行提取,提取之后将具备相似特征的要素进行拆解,然后运用解构、同构、重复等图形设计方法构建出新的、具有识别性的图像符号[8]。这些具有识别性的图像符号将作为界面设计元素的视觉载体,比如导航栏、Banner、标签栏、功能性按钮以及背景图等。这个过程将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的典型性文化符号与APP 交互界面的控件互相关联起来,大众可以通过界面中的图像符号直接理解传统手工艺物质层面的审美价值。传统手工艺的物质层面的直接转译见图3。(2)传统手工艺行为层面的延续转译:传统手工艺行为层面的主要内容为制作工艺、制作工具以及制作流程等。移动端交互设计关注的是用户可能实施的行为操作,以及产品该如何配合和响应用户行为[9]。行为层面的文化转译可以通过引导与模拟的方法,将用户感知传统手工艺行为层面中的制作工艺、工具、流程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联想并且进行迁移,延续转译到 APP 界面里的交互手势、动画效果以及即时操作反馈的情境契合之中。通过将工艺制作情境以及所需的工具相契合,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工具的行为习惯,转化为界面交互操作与界面反馈的设计,从而引导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操作控制各种专业工具来完成整个制作流程。将用户自然的行为习惯延续转译并应用于界面交互设计之中,可以带给用户自然流畅的操作体验,以达到提升产品一致性、易用性、易学性的目标。传统手工艺行为层面的延续转译见图4。(3)传统手工艺精神层面的间接转译:传统手工艺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为传统文化中延续下来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人文理念等,通常是非物质性、抽象、隐性、内敛的。大众需要通过体验与联想去感受其精神内核。在进行传统手工艺精神层面的间接转译时,首先应对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层面主要内容进行信息提取,选取最具代表性且符合主体性的传统手工艺文化精神,因为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精神通常是非具象并且隐性地,所以将非具象的文化精神与视觉符号进行隐性关联,并且以客观事物为参照物进行二次创造,然后通过故事性、叙事性、情感化的方法构思场景意象的交互内容,搭配空间、时间、光感、声音以及互动效果等感官体验增强大众体验时的融入感,在具象化且多重感官的交互环境中去体验与联想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核。同时,交互界面与交互设计层次也影响着用户与精神层次的感知与互动。传统手工艺精神层面的间接转译见图5。随着国家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传统手工艺类 APP 作为重要的传承媒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基于文化转译理论提出新的传统手工艺类 APP 的交互设计架构以及交互设计策略。希望在尊重和还原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本身的基础上,提升传统手工艺APP 文化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趣味性、艺术性,让用户感受到传统手工艺文化内容的同时,也能获得流畅的操作体验,增强民众参与传统手工艺的积极性,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图3 传统手工艺的物质层面的直接转译
图4 传统手工艺的行为层面的延续转译
图5 传统手工艺精神层面的间接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