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渗透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

2020-12-31 11:29赵洁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策略文化

赵洁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化价值与意义的渗透,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学科课程目标的关键,教师要注重渗透的方法与策略、渗透的梯度与过程。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文化;策略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不仅需要大家从心底认同,更需要大家现实生活中积极地践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这璀璨的文明成果之上,这些历史带给我们的记忆与财富,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需要在历史课堂上注重文化的渗透,通过多种手段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与热爱,增强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灿烂的文化,这些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尊自爱的品格,优秀的发明创造都影响了我们民族的发展与走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展现民族的历史,更要在带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组织专题讲座,召开班级辩论会等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便于学生更加真切的感知文化。

比如在进行《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组织学生召开了以青铜器讲座为主题的历史实践课。在这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详细地了解了青铜器的种类、用途、制作方式和几件传世的青铜名器,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上课之前为每个小组都分配的任务,有的小组负责收集青铜器的种类,有的负责研究青铜器的工艺,之后形成发言稿进行课堂展示。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青铜工艺的精巧,教师还准备了缩小版的模型,让每组同学根据之前的介绍来描绘器物的花纹,推测手中器物的用途、制作工艺等。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了青铜器在中国发展史中的作用,了解了青铜器作为重要的文物史料,为历史学家们还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作证。

这节实践课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走进青铜器,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以及发达的手工艺。激发了学生对青铜器发展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谈论青铜器时不自觉的产生自豪感,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

二、深挖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等的认同,如此才能增加学生对我们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新部编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历史图片、史料以及细节的介绍,这些内容丰富了特定时代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教材的史料,丰富史料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在锻炼学生提炼史料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在进行《盛唐气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仔细研究了教材的史料,丰富了教材史料的来源。比如教师在讲述唐朝商业繁荣这一知识点时,在教材中长安城平面图的基础上标记了一些名人的住所,比如白居易、颜真卿的故居,唐玄奘所在的大慈恩寺、李白曾经醉酒写诗的兴庆宫等。在展现唐朝商业行制的基础上,加入了学生熟悉的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的感知大唐的气象。使得坊市制与繁荣昌盛的大唐与学生熟悉的诗人、故事结合起来,变得生动形象。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建立,还激发了学生对大唐盛世的向往,强化了学生对“唐人”一称呼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内在认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材选择适当的史料进行丰富,可以从侧面向学生展现更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以这些优秀的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让其从思想上更热爱我们民族的历史,热爱我们的祖国,进而达到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

三、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合格人才的保障。历史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有着丰富的资源。从传统文化到革命故事、从抗争历程到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历史课堂德育教育的落脚点。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促进学生积极的掌握教材上,历史中的优秀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努力将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自发的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比如在进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以长征精神作为落脚点,对学生展开了德育教育。为了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教师组织学生结合《长征》一诗绘制了红军长征路线图,并让同学间互相描述了长征的路线,分享了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之后教师设置问题:“同学们通过诗词、故事都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哪些动人的精神?”学生可以回答出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等。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联系实际讨论:“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回答。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重温了长征的艰难岁月,让学生认识到了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感激之情,深化了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识与传承,为学生人格的塑造打下了红色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总之,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塑造,要合理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尊重、认同与热爱,确保学生思想的发展方向。为将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青年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策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Passage Four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