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2020-12-31 07:56林东雄李广兴周孝琨金培群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3期
关键词:头针肌电生物反馈

林东雄,谭 峰,李广兴,周孝琨,金培群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的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口眼、面部斜及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脑梗死后偏瘫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经济负担。现代医学多采取步态训练、作业疗法等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但疗效不理想。本研究采取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12月在佛山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5~66岁,平均(50.2±8.3)岁;发病时间3~24 h,平均(6.1±1.6)h;合并高血压病19例,2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1例,其他疾病7例;梗死部位:内囊基底节区24例,脑叶13例,小脑8例,脑干4例;偏瘫侧:脑梗死致左侧偏瘫25例,致右侧偏瘫24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6~65岁,平均(50.2±8.2岁);发病时间4~24 h,平均(6.1±1.5)h;合并高血压病22例,2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3例,其他疾病3例;梗死部位:内囊基底节区26例,脑叶14例,小脑5例,脑干5例;偏瘫侧:脑梗死致左侧偏瘫26例,致右侧偏瘫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斜、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头颅影像学(CT、MRI)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 h以上;排除非血管性病因;颅脑影像学(CT/MRI)排除脑出血。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中风的诊断[2]。半身不遂或伴口舌斜,舌强言謇,半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神昏;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多因情志刺激、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5~66岁;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后单侧肢体偏瘫;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生后期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发病时间≥24 h者;合并意识障碍者;脑梗死合并脑出血者;非首次脑梗死发病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既往有晕针、凝血障碍等针刺治疗禁忌证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选用仪器为生物刺激反馈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SA9800),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偏瘫侧上下肢,用75%医用酒精[广东茂名市消毒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粤卫消证字(2002)第0003号,规格:60 mL/瓶]消毒皮肤后,上肢取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下肢取股四头肌、胫前肌,分别贴上电极片,将电极导线与治疗仪相连,启动治疗仪,选取治疗模式,调节肌电数值开始募集肌肉收缩或放松,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强度为15~25 mA。引导患者根据反馈信号自我控制调节肌肉收缩或放松,重复训练。每次收缩和放松为一组训练,每次上下肢各做50组。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上星、双侧太阳穴,选用华佗牌毫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mm×25 mm],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用75%医用酒精消毒皮肤后,沿皮下刺入并使针固定,针刺四神聪时透刺百会,印堂透刺上星,均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施以手法1 min,以患者有酸、麻、重、胀为佳,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个月时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包括坐位、站立位等体位反射活动、肢体联带运动、伸肌共同及分离运动、反射亢进、肌肉运动协调性及速度等方面,每项0~2分,无法完成动作计为0分,部分可完成计为1分,可充分完成计为2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②临床疗效。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2]。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个月时,两组患者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2个月 治疗第4个月 治疗第6个月观察组 50 28.20±2.32 42.10±2.56△▲ 48.25±2.76△▲ 54.18±2.56△▲对照组 49 27.94±1.94 38.13±1.90△ 45.20±2.16△ 50.43±2.11△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当血管狭窄或闭塞严重时,局部侧支循环代偿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脑细胞水肿、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软化、坏死的脑组织逐渐被吞噬细胞清除而形成空腔,深部脑白质软化,即出现缺血性脑梗死[4]。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多因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在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情况下诱发,其病理性质多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基本病机为肝肾阴阳失调、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而发病[5]。临床上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手段如步态训练治疗、肢体康复锻炼等往往效果不尽人意,而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治疗该病具有较大的优势。基于此,本研究采取西医康复手段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和传统中医特色头针针刺干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作用机制阐释如下。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在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时,患者处于主动运动状态,对偏瘫侧骨骼肌进行有意识地放松、收缩训练,可通过中枢神经刺激感觉运动皮质、皮质下核团[6],发挥患者对自身肌肉运动的掌控能力,改善患者上肢精细运动和下肢运动功能,增强关节活动度,防止出现关节僵硬[7]。②该方法可自动检测瘫痪骨骼肌的肌电信号,根据患者自身信号设定个性化阈值,这种人机互动式方法对大脑重新掌控肢体有重要的意义[8]。李发坤[9]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肢体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头部针刺选用百会穴,该穴位居颠顶,头为诸阳之会,可疏通头部经络之气,疏调气血以养脑髓。谷诗浓等[10]研究发现,电针百会穴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自噬蛋白P62的表达,抑制神经元自噬,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初期运动功能,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四神聪健脑益智、养神开窍,针刺四神聪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代谢[11]。印堂穴调和阴阳、畅达气机、安神定惊、醒脑开窍、通经活络,该穴与督脉相通,督脉入于脑髓,故可治疗脑髓病证[12]。头为诸阳之会,邪扰清窍则头痛、眩晕,上星穴能升清降浊,清热息风,故可治头痛、眩晕[13]。太阳穴能清利头目,通络止痛,该穴深层脑组织是大脑颞叶,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位于颞叶,支配着听神经,可以通过中耳感受听觉和外界声音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内耳前庭装置感受体位在空间的变化,并由此来调节全身肌肉紧张度,以维持身体平衡[14]。头针通过针刺时的行针手法刺激头皮穴位,能激活脑部组织传导功能,对脑组织病变位置的血液及营养供应有确切的改善作用,有利于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15]。汪瑛等[16]对92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常规康复联合头皮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岚榕等[17]对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0例采用头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头针联合体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胫骨前肌肌力、FMA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证实头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疗效肯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取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加快其康复,促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本研究的不足有以下几点:未系统评估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未深入分析头部穴位针刺对脑梗死病灶吸收的潜在治疗作用,未关注心理干预支持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以上不足需在日后临床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猜你喜欢
头针肌电生物反馈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探讨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