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20-12-31 05:22:46张澜艺李海亮李继海张树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髌骨克氏张力

王 奇,张澜艺,李海亮,李继海,张树泉

髌骨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髌骨骨折患者逐渐增多。髌骨骨折治疗不当,常常会导致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僵硬,甚至关节运动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方面,手术方式较多,不同术式预后不同,基于目前患者对手术预期较高,寻求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成为治疗髌骨骨折的焦点[1-2]。本院主要采用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和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基于此,本文对我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期间6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2例,本研究纳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髌骨环内固定组32例,对照组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组3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25~83岁,平均(56.67±3.53)岁,摔伤致髌骨骨折患者51例,车祸致伤患者11例,均与伤后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纳入研究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骨与关节损伤》,纳入标准:(1)诊断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分离>2 mm ;(2) 单侧闭合性髌骨骨折;(3) 新鲜骨折,满足手术指证;(4)手术方式为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或髌骨环内固定。排除标准:(1) 既往膝关节功能受限;(2)髌骨骨折合并骨缺损;(3)髌骨骨折合并同侧下肢其他部位骨折;(4)病例资料不完整及未按期随访者。

1.3 手术方法 患者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取髌前正中切口约6~8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髌腱膜后向两侧适当游离,充分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断端间血凝块及嵌入软组织,复位骨折块,对于粉碎骨折块采用钳夹法临时固定,环扎缝合临时固定,C臂透视下见髌骨关节面平整。

观察组行髌骨环内固定术,根据骨折类型选用不同型号髌骨环,骨折均为粉碎骨折依情况采用8~10枚髌骨钩固定,钩加压器使髌骨向心性固定可靠,C臂透视观察髌骨关节面平整,屈伸膝关节骨折块不发生位移,修复关节囊及髌旁支持带,彻底冲洗,逐层缝合,加压包扎。

对照组行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术,采用2枚1.5 mm克氏针从远折端向近折端固定,钢丝拧为双股,绕克氏针外露部分,于髌前“8”字交叉结扎固定。C臂透视观察关节面平整,活动膝关节骨折固定可靠无移位,修复关节囊及髌旁支持带,彻底冲洗,逐层缝合,加压包扎。

1.4 术后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取出内固定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根据随访 X-Ray片评估骨折愈合时间。按照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指标包含: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根据评分结果判断临床疗效,优:大于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小于59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6.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没有患者中间退出临床随访。

2.1 两组患者指标对比结果 手术时间对比,张力带内固定组(73.33±8.74)min,髌骨环内固定组(59.38±11.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张力带内固定组为(135.83±13.83)mL,髌骨环内固定组(119.38±11.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张力带内固定组(12.90±1.09)周,髌骨环内固定组(12.91±1.20)周。取出内固定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张力带内固定组(13.87±2.66)月,髌骨环内固定组(15.25±3.96)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带内固定组(80.10±6.84)分,髌骨环内固定组(88.41±3.87)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结果 髌骨环内固定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固定钩退出,但骨折已愈合,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患者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伤口感染渗出1例,经抗生素,伤口换药治疗后伤口愈合,有2例克氏针松动退出,骨折块无移位,膝关节疼痛,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骨折愈合后予以取出。另有3例患者克氏针松动,粉碎骨折块分离,术后进行了第2次手术,见表2,图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髌骨骨折属于膝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对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要恢复髌骨关节面解剖复位,还要尽早恢复髌骨生理作用及膝关节功能。

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是经典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3-5]。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手术中常需克氏针反复穿入髌骨,造成髌骨再次损伤,增加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破坏髌骨血供,增加骨折不愈合风险[6-7]。术后克氏针常因过长或术中折弯保留过长,刺激髌骨周围软组织引起膝关节疼痛,产生滑囊炎,影响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过程中克氏针可能出现松动、断裂等,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再次骨折,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

髌骨环内固定是基于髌骨爪改良而形成的手术方式,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8-10]。髌骨环内固定由髌骨环、髌骨固定钩等组成的内固定装置。术中可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数量、不同型号的髌骨环及固定钩,对髌骨骨折进行固定。该手术方式可以避免对髌骨造成再次损伤,保护骨折端血供,并可对骨折块之间进行三维空间方向加压,使髌骨骨折恢复解剖关节面,有利于术后膝关节进行早期各方向的功能锻炼[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张力带内固定与髌骨环内固定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愈合时间上并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愈合与手术方式关系不是特别紧密。这与康治林等[1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取出内固定时间张力带内固定组相对较早,但并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张力带内固定造成的并发症如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多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中术中出血量张力带内固定比髌骨环内固定出血量大,这与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时间长,术中需要多次打入髌骨克氏针造成髌骨二次损伤等有关系。这与Zhang Y、张俊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其他手术方式较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有更少的并发症[13-15]。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数量有限,未排除合并内科疾病患者,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结论有局限性。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比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髌骨环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低、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可尽早开始康复功能锻炼,改善膝关节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髌骨粉碎行骨折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髌骨克氏张力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中华诗词(2018年4期)2018-08-17 08:04:12
张力
宝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2
张力2
宝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1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